陆金所计葵生:科技金融重组整合或催生中国特色的开放银行模式
金融科技将往哪里走,科技与金融还将怎样融合,金融科技的机会点、行业格局将会如何改变?近期,陆金所控股CEO计葵生在一场论坛上分享了他对金融科技未来的看法。在他看来,金融科技市场巨大市场空间仍待激活,但此前唾手可得的果实已然殆尽。金融科技已经不再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场景、数据、突破性的核心技术是未来竞争的核心能力,越来越多的平台与平台间的合作出现。
金融科技格局重组加速
中国的金融科技格局正在加速重组。重组已历时12到18个月,计葵生认为此过程仍将持续12到18个月,“在重组开始之前,有数千家公司涉猎金融科技领域。这个数字很快将下降到数百。”
然而,计葵生不认为此番重组会导致赢家通吃、一家独大,而是会形成十多家头部公司占领大部分市场的新局,“金融科技的竞逐虽然激烈,却也不乏生存空间。在这个门槛越来越高的时代,赢家往往是拥有金融DNA、数据质量双全、掌握突破性技术的公司。”
行业的重组与调整是一剂良药。 “早几年,在淘宝上买个几百块钱的系统就可以开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重组在短期内可能会很痛苦,但从长远来看,将是良好而必要的一步。”
平台间的合作潜力无限
中国金融科技界的运营方式也在正在根本上发生变化。计葵生指出,“四五年前,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各自完全独立经营,更多强化相互间的壁垒与竞争,力争端到端地控制业务全部流程。但未来,无论是金融科技公司之间,还是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间,都亟需发展并加深伙伴关系,就像最近谷歌花旗的合作一样。”
未来平台之间将有更多的合作可能以及市场,平台之间的合作潜力无限。计葵生呼吁各类平台提升合作。计葵生认为,正如电商平台正在利用社交平台实现惊人的增长一样,金融科技公司也可以效仿:“这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银行模式——尚未进入金融科技领域的高流量平台为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场景,帮助最大化场景内大量的流量和数据。”
“场景化”将驱动金融科技故事新章
未来几年金融的“场景化(scenarioization)”将推动很多增长。计葵生分析,“金融科技强大的变革能力在支付领域初露锋芒。而今,消费金融正迅速发展,显示出巨大潜力。但是在二线和三线城市,资产和资金的不足仍时有发生。”
寻求技术解决方案,助力资产管理和普惠金融的时机已经成熟。“随着金融科技被更深层地应用到‘资本去哪里,怎么去’这一资源分配课题,资产管理行业在未来五年中将释放出更多机会。金融科技帮助匹配正确的客户与正确的产品,用更高的透明度、更成熟的智能、和更多的投资者教育,将资金引导至最需支持、最有发展前景的正确领域,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科技果实不再“唾手可得”
驻扎在既有融资场景中,为客户提供无障碍服务,真正懂得客户需求的机构将获得最大份额的利润。“金融科技的利润周期很少会超过三年。曾经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型已在强弩之末。价值属于那些继续领先于创新曲线的人。”他表示,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建立更多对话将是前路的关键。
在计葵生看来,中国金融科技的成功模式输出其它新兴市场将获得最佳应用和最快增长,“金融科技在中国的成功需要归功于‘世界一流技术+新兴市场增长’这一独特配方。金融科技的下一阶段仍将由快速增长、新兴市场的主线延续。”
“唾手可得的果实已然殆尽。要更上层楼,金融科技需要以规模、技能为阶梯提升能级。拥有可观的客户群,纯熟的金融DNA、整合各类数据,内容和产品的能力将会愈发重要;而兼具三者则将是持续创盈的致胜组合。”
金融科技市场发展才刚刚开始
金融科技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目前的市场基数依旧非常有限。“在当今的银行和金融领域,就收入和资管规模而言,金融科技在中国金融市场中仍然只占5-6%;这个基数虽小,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与可借鉴性却巨大,未被满足的金融需求仍预示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计葵生分析,增长背后的关键将是人工智能(AI),尤其是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他看好AI帮助金融服务跳出手机屏幕的限制,赋能真正的双向交互体验,专注投资者教育,让财富管理更健康。
计葵生是在美籍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2019大中华年会上做出上述分享。美国百人会成立于1990年,创始人为著名建筑师贝聿铭与享誉大提琴家马友友,由在商界、政界、学术界、和艺术界取得杰出成就的美籍华人组成。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