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M1914 280毫米攻城重炮,法国为俄国研制的重型武器
在日俄战争中俄军遭到日军280毫米克虏伯重炮的打击,这些火炮甚至左右了战局的发展,受此打击的俄军也决定发展重炮,他们与法国施耐德公司接洽,希望能研制一种射程在6000米的新式11英寸(279.4毫米)口径攻城榴弹炮,这就是后来的施耐德M1914 280毫米攻城重炮。
施耐德在1912年向俄军展示了原型炮,火炮轰击了测试用的防御工事,尽管穿甲弹无法有效击穿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大口径榴弹巨大的爆炸力仍然非常可观,总体上达到了设计预期。
设计师曾打算标准的280毫米口径,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改为使用俄制口279.4毫米,不过人们仍然称呼它为280毫米攻城炮。
火炮采用12倍径炮管,间断螺纹炮闩,使用了液压后坐系统,耳轴安装位置较高,这样是为了在大仰角射击时更好的吸收后坐力,火炮炮架安装在一个箱型底座上,底座需要安装在事先挖掘好的坑内,底座后方还有两个带有钢垫的支腿,展开后可以在高仰角射击时辅助稳定火炮。
火炮弹药为分装式,可以发射3种类型的高爆弹,作战时弹药需要与火炮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遭到反击时造成更大伤亡,可是弹药非常的沉重,其中两种弹药重205千克,另一种重275千克,因此火炮后方会铺设60厘米宽的铁轨,通过专门的车辆运输弹药。
发射药允许多种使用剂量,它能让炮弹初速度在178米/秒~418米/秒之间变化,在发射205千克弹药时能达到11980码(10950米)的最大射程,这一技术指标在一战期间还比较可观。
整套火炮重16吨,需要12名士兵操作,它可以拆解成4个大件:炮管、液压后坐设备、炮架和底座,火炮炮盾可选择是否安装。火炮运输方式有两种,法军自己用拖拉机牵引,而俄军使用马匹牵引,设计师并没有用专门的牵引拖车承载部件,而是直接将车轮安装在火炮部件上,这样虽然可以简化结构但是相关部件不够坚固,牵引速度只有7千米每小时。
在使用该炮时需要在预选阵地上挖掘一个2.1米×1.8米×0.9米的坑,然后安装底座等设备,正常情况下安装一门火炮需要6~8小时,实际上这个过程需要更久。安装好的火炮具有20°的水平射界,俯仰射界在10°~60°,大约5分钟发射一次。
由于当时局势紧张,法国方面搞的战争动员耽误了火炮生产计划,虽然火炮在1914年设计定型,但第一门火炮实际上在1915年才交付,法军自己也觉得这款火炮很好,经过反复纠结还是购买了一百多门,在凡尔登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战期间俄军总共获得26门火炮,法军获得126门,法军并没有用这些攻城炮打击敌军堡垒工事,因为后来也没多少这类目标需要打击,实际上法军经常用它进行炮战,它巨大的破坏力和更远的射程能够对当时的许多野战炮形成优势。
一战结束后法军和苏军(苏联成立了)都继续保留了这款重炮,二战爆发后法军还用它打击意大利军队,后来被德军缴获一些投入到列宁格勒包围战中。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