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同裳、青山明月和风月同天,我们差了些什么?
今天下午的微信朋友圈,被两句古诗刷屏了。这两句诗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好几个朋友都在发这个诗句,我不知道出处,也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发。但过了一会儿,我就明白了,这是日本舞鹤市捐赠物资上的两句诗。随手搜了一下,是王昌龄的诗。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比较熟悉他那首《芙蓉楼送辛渐》,至今许多小朋友都会背诵:“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当然,还有那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这两句诗还是生僻一些,搜到了原诗,名字是《送柴侍御》,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是: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写给柴侍御的,最后是劝解朋友:虽然分手两地,但一道青山却共同承担这白云雨露,我们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这两句非常的巧妙,就像说相声的包袱,把全诗的精神抖了出来。诗的意思明白了,可我感慨的是日本人能用的如此巧妙,尤其是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这两句诗读来非常贴切,文雅而有温度,让人颇为感动,能够感受到日本人的友情。用的中国古诗,让人感到了文化的力量。 无独有偶。前两天,日本汉语水平事务局支援物资的纸箱上,赫然印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是让人让人叫绝。这两句话我是知道的,因为《圣教序》集联中,就有这对联。我以前肯定是读过,却不知道出处,甚至误会是圣教序中的内容。平时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在具体问题面前暴露无遗。我的朋友圈中多是书法界的朋友,那两天很多朋友都在写这个内容。为什么,因为这个内容文雅、贴切,和那些动辄写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不啻是天壤之别。那么这诗句是谁的呢?有人说是鉴真和尚的。但经过考证,这不并是鉴真和尚写的,鉴真只是受赠人,作者是日本的长屋。长屋是天武天皇之孙,曾任右大臣,柄执朝政,曾托遣唐使赠袈裟若干予唐僧人,上绣韵语4句,就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诗被收入了《全唐诗》中,长屋的事迹见汪向荣校注本《唐大和尚东征传》。依然是唐诗,依然文雅贴切,心中不禁对这些日本朋友产生了敬意。 除了上述的两首唐诗外,在这次日本捐助的物品纸箱上,还贴有诗经里先秦的诗,更加古老了。这两句诗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两句诗我是读过的,也知道是出自《诗经》,当我第一次看到朋友圈这个图片的时候,还是搜了一下,全诗如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出自《诗经》的《秦风 无衣》,意思也非常简单,大意是说“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原诗应该是一首战歌,在秦军中合唱的那种,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表达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两千多年前的诗句,读来却并不难懂,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日本人用在这次疫情上,也显示出他们对中国的友善。无论怎么说,日本对汉文化的继承,从这次捐赠物资贴纸上,已经让人感到不容小觑了。反观我们的书法家,基本都是“加油、必胜”,或者是“风雨同舟、人定胜天”一些陈词老调,很难让人眼前一亮。再看同胞们挂的那些宣传口号,粗陋直白,脏话粗话都有,赤裸裸的阶级仇恨都出来了,我们和日本相比,相差的不是一半点。知耻近乎勇。多读点书,到什么时候都不是坏事。素质的提高,和拥有的知识、读过的书成正比,此言不虚。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与子同裳”你读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