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为啥说“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今天终于知道啦!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2 阅读数:人阅读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有需要向别人借东西的时候,大到一件生活工具,小到一些纸笔小器具。

尤其是在古代,当家里缺米少盐的时候,就向关系比较好的邻居家里借一点,就是在这一来二往中,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就拉近了。

但是,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借,农村有句俗语就说到:“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意思是不能借柴和鞋,那为什么这两样东西不能借?

虽然柴和鞋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但是却不可以轻易借出去。这其中有着怎样的道理学问?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

1

“借米不借柴”

从2个方面来解释这半句。其一,“米”指的是粮食,“柴”指的就是柴火。

在农村,如果有人来你家里借米,你可以借给他,有借有还,等到粮食收获的时候再还上。不过有个前提,别人家有余粮的情况下才会借粮,如果别人家的粮食也不够,一般是不外借的。

但是如果来借柴火,是没有人愿意借的。因为没有粮食情有可原,可能是由于天灾所导致,但如果去借柴火,大概率说明这个人很懒,别人都能去捡柴火,他自己不想去捡罢了。

延伸一下寓意,代表的是一种“救急不救懒”的思想,如果一件东西非常急,大家基本都愿意去帮助,而如果是因为懒,而去找人帮忙,基本上都不会相助。

也能从中学到一些道理,懒惰是不行的,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努力奋斗,别人可以帮助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

其二,按照民间的一些说法,“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居首位,代表着是生活的基本,没有柴火,就没有办法生火做饭。

另外,“柴”字和“财”基本同音,古人认为,如果借柴给别人,也意味着把自己家的“财气”借走了。

如果财运被借走了,自家可能就要面临落魄,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有了“借米不借柴”的说法。

2

“借衣不借鞋”

这半句的意思也从2个方面来说。其一,“衣”和“鞋”指的就是字面意思,分别是衣服和鞋子。

衣服可以借给别人,可能是别人有急用,衣服大了能穿,衣服小了也能穿,只要不是特别小就行。

而且用完还回来以后还可以接着穿,如果自己有洁癖,把衣服洗洗就是了。

而鞋子则不一样,必须要有合适的尺码才能穿,小了穿不进去,大了穿着会拖拉,从这点来说,就有很多限制条件。

古人说:“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可以看得出来,古人把鞋子看得比自己的棺材还要重要。

首先,不管鞋子是否合脚,借鞋的人是否有脚气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而且古人认为鞋子被别人穿过后就是“破鞋”,寓意不好。

况且,在古代社会,农民穿的鞋子都是手工缝制的“千层底”。只要勤劳一点都可以自己制作,完全没必要和别人借。

所以如果有人找你借鞋,可想而知,家里基本都是好吃懒做的人,这样的人不值得你去帮他。

其二,鞋子不外借的原因,不是从字面意思来解释。

按照民间的说法,一方面,从女性的角度来说,古代的女子,鞋子是“定情信物”,不会借给他人,如果借给了他人,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婚姻。

另外一方面,在南方的一些地区,“鞋子”的土话,或者谐音是“孩子”,借鞋子等于借孩子,而孩子是不能外借的。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即便真的是借鞋子,人们也不会外借,因为借出去之后,等于把自家的孩子借出去了,这是大家不愿意的原因。

综合这几方面的因素,就有了“借衣不借鞋”的说法。

古人云:“救穷不救懒”。

借米和借衣是在别人生活困苦的时候给予帮助,别人自然会念着你的好。

但是,如果有人找你借柴或者借鞋,那只能说明这人好吃懒做、不思进取,如果借给他只会助长他的懒惰习气,还可能落得好心没好报的结局。

虽然到了今天,不管是柴还是鞋,一般没人借了,但我们依旧可以通过这句俗语来懂得一些道理,比如向他人借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对方借的是什么、是否可以按时归还。

一借一还虽然只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在这一借一还的关系中,体现的不仅仅是道德涵养,也是对人性善恶的一种考验。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许小六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