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特辑 | 老爸,别来无恙
有人玩笑说,父亲是家中最吃力不讨好的人,既要养活全家,又要受全家敌视。的确,父爱不及母爱般细腻,有时还容易受误解……尤其对于企业家们来说,做企业不容易,做好“二代的父亲”更不容易。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借着父亲节这一天,让我们来听听“二代”和父亲间的故事,有理解,有默契,有体谅,还有永不消退的爱。
陈琦伟&陈勉一:随心所欲不逾矩
和父亲一起出镜接受采访时,让从中学时代起就留学美国、思维和社交能力都很强的陈勉一,说话字斟句酌,行为也仔细谨慎。像端着一杯水,不想洒出带着纰漏的水花。父亲是什么气场,让陈勉一收起了年轻人敏捷的个性和口才呢?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在商场上骁勇善战,在投资届颇有名望,同时还是国内著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丰富的海外经历,半职业旅行家……这么多头衔,无论哪一个方面,都让人产生敬重。没有学院派的严肃,也没有家长制的权威,事实上,生活里的陈琦伟很有童趣。在现场,我们讨论起星座,陈琦伟非常疑惑地望着我们,追问“这个东西有那么神奇吗?它有什么原理呢?”孜孜不倦像学生一样好奇,寻求依据,就像做学术研究一样。陈琦伟在自己微博简介上写着“随心所欲”,现场拍摄的时候,摄影师要求父子二人在打斯诺克的房间里摆拍,陈琦伟对儿子说我们直接打一局吧!没有束缚和不自然,使得拍摄效果出奇的好。陈勉一说,父亲会在一个限度内自由随性的释放自己的天性。“我们天生可能会自带屏障,做自己,听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是件很难的事,但是有一定经历和历练后,你会发现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追随自己的内心,听从内心的使唤。”陈琦伟补充到。
的确,1988年,身处中国改革启动的年代,刚回国不久的陈琦伟便带着热情组建了亚商,也并非奔着致富。身为学者、教授的他,觉得不能“唯钱是图”,要追随自己的内心,更希望能做一些对国家与社会有益又具备创新性的事。但阴差阳错下却又将亚商做大了。陈琦伟现在是亚商集团董事长,亚商集团旗下的亚商资本已管理了十多只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已有几十亿人民币,投资过80家企业,项目数量并不是很大,但投资的成功率很不错,仅有两家企业失败。而作为儿子的陈勉一,面对父亲的光环,他更愿意把这种压力化为动力,看成机会。借助这样的平台,他承认自己和前辈们学习了很多东西并深深获益。
成长和教育必须有章法
陈勉一的教育似乎从小贯穿着中西合璧,小时候父亲就会以“High Five”的形式表达庆祝,这种方式在当时还是很新潮。陈勉一15岁的时候就去了美国求学,在那之前他刚刚初中毕业,被国内的考试教育折磨的苦不堪言。陈琦伟回忆,小时候的陈勉一腼腆内向,和朋友在一起玩也就圈定在2-3个人之间,直到老师都下达命令强制让三个小朋友分开。这种扎堆的中国社交陈琦伟不是很认可,而自由开放民主的美国教育,能打破国内教育的一些封闭环境,灌输的自由思想、阳光心态将塑造一个处在青春期交叉口少年的性格。言谈过程中,陈勉一毫不掩饰对那段国外求学经历的感激。他不断强调积极向上,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这些已是深入他骨髓的东西。
回国后的陈勉一,先是进入到亚商历练了一段时间后,在陈琦伟的支持下转向自己出去创业。当儿子不在自家的企业里做事,主动去寻求外部的压力时,这样可以走出父辈带给他的圈子,去结识不同的人,当没有人给他照顾的时候,他自己就能独立起来。现在陈琦伟对于儿子的状态很骄傲,这份骄傲并不是指成就方面,而是指独当一面的这份担当,陈父甚至一度希望陈勉一去经历创业失败。陈琦伟着重看过程,在陈勉一碰到问题时,陈琦伟都是耐心聆听,第一反应都是反问陈勉一自己是怎么看待的,甚至俩父子在对问题有分歧的时候,陈琦伟也希望对方能拿出例证说服、推翻自己。培养儿子好胜心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的去追求结果,而是凡事积极争取的心态。当他们一起打球时,输掉后要惩罚对方做俯卧撑,陈琦伟愿赌服输,做起俯卧撑来也让儿子刮目相看。
给儿子传承最好的财富
说起企业传承,陈琦伟说这可能是一个伪命题,陈琦伟告诉我们,因为时代发展太快,比如国外的Facebook、Google这些企业,它们在十几、二十年前都是没有的。在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下,接下来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新兴、未来将会有哪些主导的行业。所以与其说是企业和所属行业的接力与传承,更多是要继承父辈们在面对挫折时的乐观精神。陈勉一觉得自己超越不了父亲,因为这种超越不是财富和金钱物质上的,而是一代身上的精神和经历,都让他觉得佩服。陈琦伟也说,与其给他一大堆责任,不如先培养他们在人格塑造上更加独立,释放天性,有原则的去追求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时光能倒流的话,陈琦伟还不主张陈勉一按部就班的高中毕业就去上大学,反而希望他有1-2年的“gap year间隔年”,在旅行的过程中了解这个世界,增加阅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懂得快乐后,才能更好的成为自己。“如果不快乐的日子多过快乐的日子,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曾经在国外生活的陈勉一有很高的自由度,只要不违法,一定限度内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但现在,他考虑很多,“我在外面不能有福气的单纯代表自己,我学会三思而后行,很多事会考虑得比较多”,这份谦虚和谨慎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陈勉一来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着更远的方向前行,是他目前愿意做的事。他作为典实资产的创始合伙人,致力于为家族办公室提供非固定收益类的另类投资产品以及独立理财办公室。现实是用来经营,理想是用来实践,没有不切实际,言谈之间都是一个务实投资家的态度。从父亲那里传承下来的踏实稳健且不惧困难的作风,会使自己的道路越走越远。
张醒生&张含雪:人生就像一部电影
张醒生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告诫她,人生就像一部电影,有的人走十步,有的人走一百步。如果你想让你的人生变得精彩,你尽可以在十步的距离创造出一百步的精彩。
张醒生第一次感觉女儿长大了,是在张含雪去英国读书后的第二年。
那时他快要过生日。女儿在学校附近摘了一些野花,夹在书里压干,制作成生日卡片。这份礼物从英国漂洋过海,最后传递到北京的家中。张醒生打开卡片,看见一小簇一小簇淡紫色的勿忘我。瞬间,愉悦和骄傲涌上了父亲的心头。他说:“哇,女儿长大了。这样的礼物,比买其他任何东西都要有意义。”
不安分,父女性格最像
听张家父女聊天,特别有意思。父亲谈吐温润儒雅,是谦谦君子;而女儿古灵精怪,吐语如珠,时刻有新想法在脑海中翻飞。就是这样一对性格看似截然不同的父女,却在行动处事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不安分!
2009年张含雪回国,先后供职于CCTV2, New Alliance,Zenith Media等多家知名媒体,工作的同时还完成了香港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课程。这样的短工作经历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三心二意,张含雪却自有一番道理。“我就是想试一试,从进入一个未知领域到产生了解,以此来看看自己是否合适。”
张醒生对此的评价是:“我们有太多的相同性,我知道她不会是个安分的人,所以我试着让她在这个年纪去经历一段不同体制的生活。”在央视和WPP分别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张醒生对女儿说:“好了!你给别人打工的日子应该结束了,你需要自己创业了!”。此后,张含雪就行走在自己创业的艰辛路上。
2013年,张含雪和好友一起创办了一个纯女性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一个让女性互相分享生活兴趣和爱好的平台;之后她又参与打造了为女性安全约会的社交APP “约你”;目前,张含雪是云联牧场合伙人。“云联牧场”是一个主打全透明化、专注于互联网农牧业投资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平台,旨在通过互联网金融、O2O模式及物联网技术的深度整合实现畜牧养殖,为市场提供放心的安全羊肉,让普通百姓也能作为投资者参与更多的项目经营。云联牧场发展很快,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做到营业额过亿。
不安分,不断在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不断追求新鲜事物,是父女俩最相似的地方。回顾张醒生的事业轨迹,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国企骨干到跨国企业老总,再到美国上市公司的CEO,张醒生每次做出离开的决定,开启下一站新旅程时,内心都是充满勇气。他谦虚地表示,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只不过是顺势而为。
父亲是智者,我受他影响很大
张含雪第一次涉足公益是集合了几个小伙伴共同创办了一个青年环保公益组织,并发起了一项主要针对年轻人的环保公益活动,即提倡国内外青年在婚礼上不要吃鱼翅。这一举动,多少是受了张醒生的影响,因为父亲是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区首席代表,该协会是全球最大的生态环保公益组织。张含雪上学时就眼看父亲游遍世界各地,探访了许多人没有去过的地方,所以她说:“这可真酷!以后我也想这么做。”
去年,父女俩又发起了一个“让中国的大马哈鱼回家”的公益活动,获得了七十多位商界领袖和黑龙江省当地政府的支持。2004年,张醒生和四十多位企业家发起成立了“阿拉善生态保护协会”,这是目前中国民间最大的环保组织,推动着中国环保事业的进步。
张家父女不经常庆祝父亲节,因为在女儿眼中,对于父亲张醒生的爱和尊敬并不需要借助一个节日来特别表达,感情应该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张含雪说:“我父亲是个有故事的人,是个智者。我有点急性子,常常想今日事今日毕今日见结果。但我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一个拥有年轻的心、大爱和不断追求梦想的人。”
郑永刚&郑驹:有一种父爱叫远远守望
郑永刚和郑驹这对父子,一个表面上强势霸气,一个外表上温和内敛,都不善于表达感情,不说肉麻的话,连父亲节都省去了。但父子之间是那种远远守望的爱,不多言,不泄露。郑永刚选择言传身教,但不亲自手把手去教,只为郑驹安排好师父,教着他开始传承和创业之路。
有一种父子之情,是远远的守望,保持距离,不太靠近。父亲悄悄安排好一切,让儿子有一个自由成长和充分放飞的空间。而儿子不管曾经与父亲相隔多远,但终有一天,努力让未来的自己变成曾经的父亲。不多言的父子之爱,可能沉默,却坚实厚重。只到有一天,他们终会再在另一个高峰相会。
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和郑驹便是以这样的距离,开始了这一场父子之间的对话。从小到大,聚少离多,又不善表达。父子二人这样接受采访和合影也是第一次,二人的性格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品
采访这天,郑永刚先到,大踏步地走进来,声音宏亮,直奔主题:“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我一会儿还有事。”霸气强大的气场,立刻让所有人精神一振,立刻进入采访和拍摄状态,不自觉地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最高效的速度完成工作。
郑驹来的稍微晚一些,采访正在进行中,他没有言语,只是微微向父亲和我们点了个头,便悄无声息地坐在旁边,静静聆听着。这时候的郑永刚正在说:“郑驹的性格、神态和身材都跟我很相似。”
的确,父子二人的身材相近,脸型相像。看着郑驹,仿佛看到另一个年轻版的郑永刚,青春中带着一点稚嫩。如今的郑永刚,仿佛看到郑驹的成熟版,霸气外露、刚毅果断。
但他们外在气质却截然不同。射手座的郑永刚风风火火、出口犀利,如出鞘的宝剑,锐气逼人。直接省去繁琐礼节,直奔主题。对于拍照这事,他速战速决:“我就给你们两下,拍完就好。照得再好看,没有智慧也不行。我们做实业的,这样搞是搞不好的。”
而水瓶座的郑驹,平和低调,礼节周到,父亲离开后一再向我们道歉。不张扬,更感受到他身上水瓶座的包容、平和、沉静和理性的特质。但他们在许多方面又高度一致,务实、正直都是他们主张的价值。郑驹说他和父亲并无太大的差别。
郑永刚眼中的郑驹,品德好,有智慧,没有许多公子哥乱花钱、吹牛皮的毛病,“他的智慧人品都没有问题,这点我很欣慰。跟我在一起创业的许多人,99.9%的人都被淘汰了。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品,所有的成功人士到最后一定人品很正,讲规矩,讲规则,没有欺诈行为。有些人的成功是投机分子,只能是短期行为,似乎也成功了,但不会太长。”
作为父亲最担心的是郑驹生性纯良简单,会容易受骗:“怕人忽悠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有我们这棵大树的保护,没有人欺负他,他对人的依赖度和信任度都很高,但会造成伤害。希望他多一点心眼。现在忽悠的人太多,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五花八门的事情会出现。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付一点学费也是不可能的。”
自己的儿子不能自己教
2013年,郑永刚赞助3000万元,出任新沪商大商学院名誉院长,收年轻的企业家们为徒,亲自当师父,希望培养一些在理念、模式与能力上超越时代的生意人。
但是,郑永刚却不愿意亲自带郑驹:“儿子不能自己带的,要拜师的。父亲主要是言传身教。有血缘关系,有很亲切的亲情和爱在其中。看到了他的问题,但不会很严格。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跟着父亲反而不一定能学会。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他们一定要有他们自己的东西,要学习优秀人才之长。”
郑永刚又一次选择了放手,安排了几个师父给郑驹,原则是 “成功人士,人品好”,这样才能博采众长。
目前郑驹主管的业务主要是投资和旅游版块,其中投资版块的师傅是一位在重组并购领域做了二十多年的资深人士,而另一位也是在旅游行业多年五十多岁的师父,出任杉杉下属旅游公司董事长,郑驹任总裁,贴身带教。这家从零开始做的公司,师父带了几个高管加入,但是其他的事情都是要一点点做起来,郑驹经历了其中的各种繁琐,从法务部的细节,到去谈并购公司,以及各种复杂的财务问题。他的目标是从零开始,目标是三到五年做到上市。
也如同郑永刚的言传身教告诉郑驹的:“投资基本上是虚的,没有落地的,你最好还是从一个实业开始,一点点做起来。”
父亲教给儿子的那些事
郑永刚纵横商场多年,火眼金睛,犀利直接,不给对方任何躲闪的机会。采访期间,他接了一个电话,评点起要投资的项目,一针见血,直中要害:“他们的理念和价值观和我们差的好远,对方想的是全面结合,又想通过小项目结合起来,想法也没错,但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勾兑。而且他们还不够层面,没有全局观。不要界入太深,有机会赶紧出手。”
郑驹则生性淡然,心态平和,不管是实业还是投资,都努力学习着,逐渐体会到生意的艰辛。而也深刻体会到父亲首先教他的:“一个人做一个企业,一定要小气。如果不小气,是当不了老板的。不能说这个给你五亿,那边给你五亿。”
父亲还对他说:“但做人要大气。要有一种胸怀,能够包容。人的一生,就是合作的一生,在妈妈肚子里跟妈妈合作,出生的时候跟医生合作,在幼儿园跟小朋友合作,死的那一天还要跟火葬场合作。要有包容性,既能表达你的思想,让对方接受,存大同,求小异。此外,要低调,要务实,所有的事情都要落地。在中国高调,可能就是死掉的前兆了。”
但对于传承这事,郑永刚反倒没有给郑驹很大的压力,“所有的父亲没有不想儿子传承的,但是真正传承的少而又少。不是想传承就能传承下去,成功的人更多的是个体的事,有时候家族能出一代,已经非常厉害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孩子的教育做好,管那么多干嘛。”
但郑驹笑笑说:“他只是说说的。”这个笑中,有他对于父亲的了解和会意,也有着对自己未来的憧憬。才刚刚25岁的他,刚刚上路,来日方长。
叶永青&叶甫纳:做生活的艺术家
在外人看来,“艺二代”是令人羡慕不已的一群人,他们从小看父母在工作室泼墨挥彩,听艺术家在身边畅谈灵感,天生享有父辈给予的种种“福利”;与此同时,他们又格外身肩压力,害怕被外界拿来与父辈比较,或是被误会凭借父辈的名声而优先入行。他们清楚,唯有加倍努力,才能在作品上署下自己的名字。
作为典型的“艺二代”——知名艺术家叶永青的女儿,叶甫纳的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头顶父亲的光环,脚下的路却必须靠自己去走。从“炸金花”到“家春秋”再到“指甲计划”和即将在798空间站举办的新作个展,叶甫纳以每年在全球各地数个个展及群展的速度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其作品主要通过幽默和反讽的手法探讨现实生活中权威结构和多元文化的关系。她的创作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是看似沉重的话题;有时又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个小的现象,但无论如何,她却总能用轻松、调侃的方式呈现。作为一位年轻的艺术家,甫纳是幸运的,她做艺术非常纯粹,“我是一个理想化的人,不会去考虑太多现实层面的东西,不会去想做这个作品能给我带来什么,从不。也许这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也许是因为他给我营造了一个可以随心所欲进行创作的环境。”
说到父亲叶永青,叶甫纳很淡然,既没有那种失去自我的顶礼膜拜,也没有被父亲在艺术领域里的成就所压迫而惴惴不安。同样拥有艺术家身份的父女对艺术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于是,我们的谈话就从“艺术”开始。
不同的艺术见解,一样的父女深情
叶甫纳和父亲叶永青极少同时出现在媒体面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够亲密或者思想相背,相反,从坐下来开始聊天的那一刻起,甫纳和爸爸就展现出非凡的默契。尽管在外人眼中,甫纳已经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办展讲课,到哪儿都能独当一面,然而在爸爸眼里,甫纳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言语间尽是对女儿的疼爱和温情。
“第一次意识到她和我是同行,是2006年上海双年展。 当时甫纳和他们班同学的一个项目入选了上海双年展,而我刚好在上海做一个文艺片展。即使同在上海,我们俩也只是各忙各的。”突然有一天,叶永青接到女儿的电话,她说,我能不能去你住的酒店洗个澡。叶永青感到很奇怪,就问甫纳,你到底在忙什么?甫纳告诉爸爸,她每天去收集一些废旧的垃圾,然后把垃圾又变成艺术,去做作品。爸爸这才知道,女儿为了一个艺术作品,每天在收购站跟垃圾打交道。“当时挺震惊的,因为即使她进了中央美院,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她会成为一个艺术家。”那天晚上,父女两人促膝谈心,才使父亲意识到,我和女儿干的是同一件事!“那天,我们为了同样一个目标在同样一座城市里各自努力着。这让我感到很欣喜。那是我们第一次谈论艺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慢慢地把她视为同行。”
叶永青曾经这样评价女儿,说她是“固执的重口味历史女青年”,虽是句玩笑话,但是父女在艺术作品趣味和取向上的不同却表露无遗。叶永青位于北京的工作室由于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叶甫纳就擅自征用作为自己的创作基地。“那天我去工作室接她,一进门我吓了一跳,硕大的一个工作室全都堆满了她的作品。而那些作品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当代艺术的垃圾。”叶永青毫不顾忌地调侃女儿,“我就跟她妈妈说,我们家怎么就养了这么一个天马行空的孩子。”叶甫纳的这些东西让父亲彻底头晕目眩。而这正是叶甫纳创作的来源,她所感兴趣的东西都是来源于生活,和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即便如此,父亲对甫纳的艺术创作仍然报以理解,从不评头论足或是横加干涉。“年轻的一代,像纳纳,他们正奋力投身到今天这样的一个洪流里。所有的这些物质上过剩的东西,都变成了今天新一代艺术家的资源,变成他们的营养,但这也可能是淹没他们的一个洪水,这要靠他们自己去体会去成长。”
即使父亲像风筝,线的那头始终牵在女儿的手里
工作之余,叶永青和甫纳经常一起去旅游,每到一处,他们会第一时间一起奔赴当地著名的美术馆看看画,去公园跑跑步。如此和乐的家庭氛围,却仍然不能让叶永青给自己作父亲的考卷上打上一百分。谈起过去,叶永青言语间仍然透露出对女儿的亏欠。
由于父亲总是出差在外,纳纳小时候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那时候叶永青在全世界到处旅游,居无定所,生活都是片段式的。“但我心里知道,即使我的生活像风筝一样飞来飞去,线的那头连着的永远是女儿。”叶永青和夫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规定,就是女儿在哪里,哪里就是核心,无论出去多久,都要抽空回家一起陪陪女儿。
“那时候纳纳还在读小学,有一次她跟我说,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的爸爸妈妈跟他们生活在一起,而你们只是回来陪我。”当时叶永青的心里一阵酸楚。他突然意识到,女儿懂事了,虽然自己到处为所谓自己热爱的事业奔波,却不能给女儿一个安乐的成长环境。
正是女儿的这一句话,让父亲下定决心放弃他所有的一切回到昆明,回到纳纳身边。然而这个城市当时没有任何艺术氛围,这也让叶永青一度找不到自己。“但是为了纳纳,我必须改变。”叶永青和朋友一起从无到有,建起了上河会馆,那是中国最早的一个艺术家自营空间。“我从一个只热衷于自我表达的艺术家开始慢慢地变得能够换位思考,开始关心所谓的市场,开始去关心别人的诉求。”
在昆明一呆就是八年,直到纳纳考取中央美院,叶永青和全家再一次大迁徙,跟着纳纳的脚步,把家搬到了北京。今天,纳纳和父母一同定居北京,他们也会各自奔波于世界各地,也会在自己的艺术事业上拼搏努力,但是,他们知道,爱让他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本文刊载于接力杂志2016年6月刊专题策划《如父如子》,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微信号:jielimag)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