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500多亿的上海滩金融大佬,58岁资本大佬“豪赌”葬送后半生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诈骗500多亿的上海滩金融大佬,58岁资本大佬“豪赌”葬送后半生
投案自首三年后,这位擅长以小博大、单车换法拉利的上海滩金融大佬戴志康,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迎来了最终审判,自此,初代“私募教父”戴志康的商业帝国算是彻底终结。三十余年的闯荡,58岁的戴志康因为集资诈骗案,面临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罚金2550万元,结局不免令人唏嘘!
回首当年,在喜提银手镯之前,“私募教父”、“资本大佬”、“地产大亨”,都曾是戴志康身上的标签。风光时位居胡润富豪榜65位,身家100亿。在风云际会的九十年代,戴志康可以说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代表人物。
1985年,21岁的戴志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当时还没有985、211的说法,毕业就是包分配的国家干部,毕业后就进入了人民银行总行的金融研究所,进入到人人羡慕的体制内工作。
然而金鳞岂是池中物,戴志康追求的岂能是这碎银几两,他追求的是更加快意恩仇的江湖。拥有铁饭碗的戴志康只呆了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眼下的旱涝保收并不会让戴志康满足,一心想要在自己的老本行金融业有所发展。但是此时的戴志康万万想不到当年的决定会一步步把自己带上金钱的巅峰,也将自己变成阶下囚。
1988年,国家正在开发海南。创业初期,戴志康想要搭上国家开发海南的东风,然而此时的戴志强就像是游戏中打怪升级的玩家一样,血不够厚、装备也不够多,毫无背景可以依靠,也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戴志康很快就体验到了年轻人的第一次创业失败。毕竟出来混,光靠学历在瞬息万变的创业环境中,坚持不了多久,即便出身“五道口”,也没能逃过首次创业失败的结局。
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当然是越挫越勇的勇气和屡败屡战的韧性。失败不怕,先上岸,补完血再战。恰巧,戴志康脸皮不薄,脑袋够用。海南创业失败后的戴志康重返北京,找到了一份在德国德累斯顿银行担任中方代表的工作,养精蓄锐,准备随时再次下海。
多个朋友多条路,戴志康再次回到海南这个福地 就是在大学校友张志平的邀请下,去筹备海南证券公司。
再次回到海南,面对海南股票市场一片空白的情况,戴志康许下豪言壮语。“没有股票市场,就去创造一个股票市场;没有股份公司,就去创造股份公司;没有股票,就去自己创造股票;没有法规,我们就帮助设立法规。”
二年后,也就是1992年,戴志康再度创业,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岛基金”,在其运作下,富岛基金第一笔投资基金就募集到了6000万元,主要是用于炒股票和房地产。与此同时,戴志康也已悄悄开始组建他的“证大”。
别看戴志康后来在基金投资上总有神来之笔,其实早期戴志康也算是基金中的绿韭菜。戴志康的早期基金投资正赶上股市雪崩,宏观调控等政策相继出台,高杠杆融资的戴志康,由于杠杆放大赔得倾家荡产。
这股票基金的投资远比其他商业投资来的刺激,也更让人痴狂。没有点赌徒心理还真在股市待不长久。戴志康正好个性好赌,即便人生处境陷入低谷,但他坚信自己一定能翻身,这像极了我们在面对基金的满江绿时的想法,再加一次仓,下次一定赚。只不过我们是依旧绿,戴志康却是真的“红”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戴志康赶上了那次著名的“327国债事件,1995年,戴志康遇到证券市场大事件“327国债”,恰巧万国证券管金生做空头,而戴志康做多头,最终戴志康在一刻钟时间里赚得600万。完成了最初的资本原始。
如果说600万是小赚,那一个多亿总算得上大赚了。戴志康抓住1995年的股票市场低迷,甚至有的股票已经跌到了净资产以下的这个机遇,看准了这是一个抄底的绝好机会,利用“先现金后借贷再透支”的方法“圈”来了2个亿资金,购买了市场上80%的苏常柴股票,到1996年春节过后,这只股票领涨为戴志康带来了一个多亿的收益。
用类似的手法,戴志康在长虹等牛股上斩获无数。世人惊讶于戴志康的判断力,就称他为“中国私募教父”,这个名头,可能比徐翔的“宁波敢死队”还要早几年。但戴志康对股市的判断,让他在2000年左右正式清仓退出。
在有了资本后,戴志康开始考虑做实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商界大佬们,似乎都会对房地产赛道芳心暗许,努力跻身其中。和万达的王健林不同,戴志康涉猎地产行业更早,圈下的地也更核心,开发的地产也更精致一些。
恰逢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证大于1994年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务,此时证大在房地产界只能算是新手,也就干一干“倒爷”的活,直到后来,戴志康在杭州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才算是带着经验正式在房地产业大杀四方。
马云创业之初,还曾经购买过戴志康的地产项目,但如今,二人的境遇已经天差地别。是非成败转头空,从地产大佬再到锒铛入狱,归根到底还是戴志康自己的“赌性坚强”作祟。在马云带着自己的十八罗汉在西湖边创业时,戴志康早已经圈下了西湖畔的地,建起了自己的地产大业。马云阿里巴巴的办公所在地就是戴志康投资的“湖畔花园”。
在杭州房地产投资的成功,不仅让戴志康大赚一笔,还积攒了不少成功经验,1999年,戴志康又将目光瞄准了上海滩。圈下连陆家嘴腰腹位置的多块土地,以如今不敢想的价格拿到了10年开发权,一度成为上海地产界的代表人物。
在上海房地产投资的顺利发展,让戴志康考虑上市,戴志康出资1.5亿全面收购上海世纪,借壳上市,在港交所将证券名称更改为上海证大。
可能是戴志康与其他地产商相比所特有的高学历有关,和带有暴发户土豪属性的大多数房地产成功者不一样,戴志康对房地产有自己的理解,立志做极具个人情怀的地产大亨。加上戴志康对传统文化的迷恋,戴志康决定在上海以中式住宅为理念,打造自己在上海的地产帝国。
这样有情怀有实力的地产大亨,开发的地产自然受到诸多富豪的青睐。马云就再次成为买家,极具江南风格的九间堂就被马云看中。
对于戴志康来说,地产只是创业生涯的一部分,金融才是他的主战场。但这位叱咤风云的资本大佬,对P2P的判断出现了难以弥补的失误。戴志康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所谓盈利,就是把别人的钱划入自己的账户”,虽然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并无太多出格之处,但戴志康身处P2P行业,这种认知也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他的败局。
也正是这种将别人的钱划入自己口袋的融资,让证大的集资之路如滚雪球一般,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将戴志康拉下神坛。
戴志康携证大的管理层等人向警方投案自首是在2019年8月29日,据警方的通报,戴志康等人说在证大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存在设立资金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而目前证大公司已经无法兑付。但戴志康最终被判刑入狱还要从2011年说起。
戴志康和证大很早就懂得集资就要一步到位,线上线下双开工。通过线上理财平台和线下理财门店,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从2011年11月至2019年8月,证大企业累计向35万余名出借人销售理财产品共计596.66亿余元。
必须承认,戴志康每次转型,都踩在了历史的风口上,戴志康有意识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布局。正是看中了银行贷款之外小微贷款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机遇,戴志康才频频向外界推广,至少在监管风暴尚未到来之前,戴志康眼光没错,P2P确实是个很大的风口。不到几年,戴志康的金融业务规模就膨胀到几百亿,几百个网点和上万名员工,共同组成了戴志康的P2P帝国。
虽然当时已有不少P2P暴雷跑路事件,2017年底,钱宝网张小雷投案自首;2018年6月,唐小僧董事长陶蕾自首;7月,成都雅堂控股杨定平投案自首;8月上海警方抓获联璧金融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不到一年,P2P行业的“四大天王”就被警方集齐。但是证大从2015年到2018年间,仍然保持着连续三年盈利。
然而,P2P业务的天然短板导致它只能不停的融资、投资,没有自己的造血渠道。风险极大,不能有准确的预测,投中独角兽的几率极低,因此戴志康的最终暴雷,显然只是时间问题。
说来也巧,就在戴志康宣判的一周前,另一家P2P公司,团贷网的老板唐军也被宣判了,他被判决的时间比戴志康还多一年,是二十年。到此为止,横扫中国互联网金融业界的P2P也算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
其实,证大前几年的融资金额并不大,只是到了后来P2P最疯狂的时候,证大融资金额难以兑现。其实在不能兑现的初期,证大尚还可以收手。这戴志康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以小博大”了半辈子的戴志康选择硬撑, 最终才导致证大旗下金融平台“证大财富微金融”暂停所有贷款新增业务、全体裁员。证大旗下另一家网贷平台——捞财宝也被银行单方面切断存管接口,被迫停业、清盘。最后的豪赌,最终葬送了他的后半生,与身后几万名投资者。
戴志康成名早,也有30年的风光时刻,在资本市场起起伏伏,却被P2P项目的收益诱惑,面对既定风险,也选择视而不见。最终,满盘皆输,到头来落得个锒铛入狱的结局,不免令人感慨。
在市场叱咤风云的三十余年里,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戴志康的每一次投资和选择都很敏锐和果断,投资房地产,退出房地产,斥巨资为文化买单,到最后锒铛入狱。就像戴志康自己所说,不想做昙花一现的人,成就过自己的野心,算是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商业传奇。
抛开受害者不谈,不知在坐的各位认为,不甘平庸的戴志康这一生是否活得值得。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