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重庆“地票制度”的创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大学派短评(原创)
文/昌辉
重庆“地票制度”是黄奇帆在中国重庆乃至在全世界的一个独创!同时重庆的“地票制度”又是在国家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内做出的一个“非规定动作”,一点不犯规。经过7年的孤独运行,“地票”一词终于正式写进了中央文件。
重庆的“地票制度”创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启示之一:机制创新有时比体制创新更管用。体制创新在中国大地上一向是一个低频率的事件,而机制创新的供给则更为稀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常听到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企改革、金融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等,但经常是,只听门铃响,不见人进来。为什么?因为没有创新的机制安排出炉啊,所以大多数的体制改革和战略部署最后都飘浮在空中,一飘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重庆的“地票制度”就提供了一个战略落地的机制样本。
推进新型城镇化,消弥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这些战略怎么落地?重庆“地票制度”告诉你。
所谓“地票制度”就是把地处偏远农村闲置的、利用不充分的、价值很低的宅基地通过复垦,经验收合格,折算成地票,然后将一批地票集中起来,统一在政府设立的土地交易所挂牌交易,交易成功后,农民可以获得一定比例(总收益的85%,另外15%归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性收入。通过指标流转,地票跨界转移到利用水平较高的城市区域,使城市的“极差地租”惠及偏远乡村百姓,让身居偏远乡村的农民分享到城镇化进程的红利。
启示之二:制度创新的灵感和动力来自于解决现实困境或“痛点”,类似于创业项目方案的出炉。重庆“地票制度”正是这样诞生的。
全球城镇化的普遍规律是,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则农村建设用地(一般为宅基地)相应减少由于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使得中国城镇化建设用地反常怪异:城市人口增加,建设用地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建设用地不减甚至增加。新型城镇化造成农民“两头占地”,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刚性增加,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耕地保护陷入只减不增的困局。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已将“耕地红线”划定为18.65亿亩,谁敢触碰这条“红线”?但城市建设总不能就此停步吧。
困局和“痛点”就在这里。怎么办?闯“红线”不行,停止建设也不行,按照既有的体制机制,则完全打不开这个死结。出路在哪里?出路在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而探路不仅需要政治勇气也需要经济智慧。黄奇帆就是这样双料的“创新大咖”。
享有“金融市长”称号的黄奇帆敏锐地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现实困局中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地票交易机制。这个灵感也可能得益于20年前他接受朱镕基的委派考察美国纽交所的那段经历吧,不管怎么说,“金融市长”黄奇帆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原理,又突破了既往“拆旧区”,“建新区”那种“点对点”的挂钩方式,采用“跨区县,指标对指标”的新模式,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远距离、大范围的空间置换,再经过平台交易,让市场发现价格。这样,此前的条条死路就演绎成农村、农民,城市、政府与企业等共赢的崭新格局。
面临困境,很多人知难而退,一筹莫展,既无政绩又心灰意冷,而锐意改革,则可能成就斐然,决策者也会获得极大的自我实现的快感。
启示之三:重庆“地票制度”七年孤独运行,说明地方和基层创新稀缺艰难。为什么这样?原因极其复杂,但创新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不理想是其根本。中国官场的政治生态环境从来就是潜规则盛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创新者开拓者的“投入与产出”从来就是不对等的,而且大概率事件是有功时遭人嫉恨,有过时遭人“投石”,平庸者一世安稳。如果让这种腐烂的官场文化蔓延,则中国官场的开拓创新者将更为稀缺。
还有,中国官场乃至整个社会习惯于顶层设计,而不习惯于“基层探索”,更缺少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正因为如此,最高决策者异常劳累,而地方和广大基层则“随大流”,“跟着走”。纵观中国官场,出头出名有个性有才华的官员极其罕见,大家都习惯于“低调”,习惯于“听上面的”,还习惯于“大家都一样”。政治市侩之风盛行。所以整个官场呈现出不死不活、暮气沉沉,毫无生气和活力,这是相当可怕的官场文化。可以想见,重庆“地票制度”七年来的孤独探索,黄其帆承受了怎样的政治压力和舆论压力啊!
根据公开报道,截至2016年5月上旬,重庆市地票交易所累计交易地票17.7万亩,353.4亿元。也就是说,城市建设反哺了农村353.4亿元。重庆“地票制度”取得的成绩无疑是巨大的,当然也还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比如,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目前的地票价格还不能反映复垦地块的真实价值,也就不能完全体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原则等等。
但是这些瑕疵和不足假以时日是可以不断纠正和完善的。遗憾的是,居然还有不少人甚至还有一些高级官员对重庆“地票制度”横挑鼻子竖挑眼,说三道四,甚至于根本否定。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官场心态和风气?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分析与思考》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