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供销社回来了?其实它一直都没走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14 阅读数:人阅读

 

近段时间,供销社概念火爆一时,A股Wind供销社指数近5日涨超过10%,相关概念股掀起涨停潮,多只股票已连续三个涨停板。

今日,供销社板块开盘继续活跃,领涨超6%。

供销社,一个充满年代感的词,近段时间却异常活跃,勾起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也吸引了很多股民的目光。

供销社概念的再度活跃,背后隐含着哪些信息?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一起来看看。

01

供销社回来了?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供销社是和一叠叠粮票、油票、布票联系在一起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张小小的票,可能就是全家人半月的口粮。大家拿着票去当地唯一的商品供应部门——供销社采购食物。

商品的种类不多,以日常粮油米面、农用物资和日用品为主。

那时的供销社,带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直到近日,一条有关供销社基层社恢复重建的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10月中旬,有新闻报道:

“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17个,基层社社员达到45.2万人。”

不只是湖北,其他省市的基层乡镇也都在大力推进供销社的恢复重建:

宁夏乡镇级供销合作社覆盖率达到92.7%;

重庆市综合服务社增至61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6%……

供销社真的要重出江湖了?

其实,我们以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供销社,一直都在江湖。

自1949年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成立以来,供销社有过黄金发展期,也走过了漫长的曲折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日益发达,供销社逐渐沉寂。

直到20世纪90年代,供销社合作社开始艰难的市场化转型。1995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

1993年14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各级供销社要深入改革,真正变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向综合性服务组织发展的新路子。逐步全面开放农产品经营,改变部门分割、产销脱节的状况,发展各种形式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1994年,中央成立供销合作社改革专项调研组,就供销合作社改革和成立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了报告。

1995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正式出台,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奠定基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契机。

此后,供销合作社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方面。

新的供销社=“吃大锅饭?”

供销社回归的消息,勾起了很多人对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回忆,也产生了一些争议——

供销社的发展,是否意味着我们又将回到吃大锅饭的时代?

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

虽然过去的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现在的供销社虽然名称未变,概念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1995年以来,供销社开始推行以市场化为特征、扭亏增盈为目标的改革。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化机制倒逼下,供销合作社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龙头、以连锁经营为主要业态的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指出,现在供销社的行政属性已经弱化。

“将现在的供销社和计划经济联系起来是一种误解。现在更多是类似日本的农业协会,相当于村民的自助组织,为农民科学种植提供产销服务等。”

现在的供销社,和“乡村振兴”、“助力脱贫”紧密相连。

以前的供销社的主要职能是出售商品, 现阶段的供销社主要职能是收购和代买——供销社统一收购农户们的农副产品,再统一出售。

有了供销社的供应链系统,农民的粮食有了销路,保障了收益,消费者也能买到好质量的农副产品。

2021年,供销社牵头举办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全年“832平台”交易额达115亿元,全系统从脱贫地区购进农产品3310.6亿元。

供销社还可以统一收购饲料、化肥等农用生产物资,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给有需求的农户,并维持相对稳定的猪肉和粮食供应,以达到稳定物价的效果。

除了农产品流通业务,土地托管服务也是大头,包括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服务;还有农业科技“上山下乡”,将无人机、绿色生物农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新兴技术引进田间地头;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依托农村经营服务网点代办银行基础金融业务,破解农民融资难等。

另外,在一些救灾行动中,也少不了供销社的身影。发生自然灾害后,各地供销社也要及时作出反应,第一时间保证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

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经济体制下,供销社的历史使命也在发生变化。

新时代的供销社的定位不是大锅饭,目前的市场体量也无法再回到大锅饭时代,它只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渠道和保证。

提到供销社,就想到票证经济,这并不可取。

低调的“全产业链巨头”

此次供销社概念“翻红”,也让很多人吃了一惊: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供销社,不仅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很不错”。

根据2018年11月该合作社官网信息显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辖15个直属事业单位、15家主管社团和中国供销集团,中国供销集团管理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6家。

(供销社的最高机构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行政单位,后简称供销合作总社)

全系统上市公司共有13家,销售额也在逐年增长。

1999年《国务院关于解决供销合作社当前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正式出台,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

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77亿元。2001年,情况进一步好转,汇总实现利润16.39亿元,2002年达到28.6亿元。

2018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58925.9亿元,同比增长8.7%。

2021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6.26万亿元约是2021年全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万亿元的7%,约是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万亿元的4.2倍。)

2022年上半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19.1%。(近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收入总和。)

当前,供销合作总社俨然成为了一个全产业链巨头:

全系统旗下的企业规模涵盖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农副产品经营企业、工业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宾馆、饭店和餐饮业企业、物流业企业等。

此外,供销合作总社业务还涵括电子商务、房地产开发经营等。

其中,电子商务业务已成为其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板块。供销社不仅自己做电商助农直播,各地供销社还会和当地有关部门展开合作,对有需要的农民做电商培训。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指出:

全国供销社系统现有3.1万家,拥有网点近40万个,它与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以及不同经济成份的网点,形成纵向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链式关系;同时也形成横向的多种类型的生态链关系。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

供销社的“再度走红”,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而在资本市场,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国有资本入场,“重启”供销社,是否是实体经济迎来新春的信号,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