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是不是到了「大而不能倒」的程度了?
10 年前「3Q 大战」,也许是腾讯最接近倒掉的一次。面对腾讯入局安全市场,周鸿祎倾 360 全力硬刚硬怼,然而当马化腾祭出「极限二选一」绝招时,打法再狠辣的 360 也只能望「Q」兴叹——那是在绝对体量面前的无奈。
10 年前的腾讯能如此「大而不倒」,10 年之后恐怕亦然。
10 年前,当周鸿祎得知马化腾开始推动 QQ 医生的时候,心中的恐惧难以形容。他当时甚至认为,凭借腾讯 QQ 在客户端的统治地位,只要采取捆绑政策,只要「一个春节」就可能把 360 安全卫士干翻。
周鸿祎之所以这么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无论腾讯也好,360 也罢,当时的整个中国软件行业唯一的生存大法就是无限捆绑式的推广。腾讯有了 QQ 这个绝对制高点,就可以利用 QQ 推广甚至捆绑式的方式强推各种软件;360 也是如此,有了 360 安全卫士,就自然能带动浏览器、安全网址以及后续的各种软件和服务。
两次示好、两次恳求,周鸿祎的确把身段已经放到极低,但是,腾讯还是把周鸿祎逼到了墙角上。然而,这个中国个性最强硬,报复心也最强的创业者,岂是被人任意揉搓之辈。
5 天,仅仅用了 5 天的时间,从 9 月 22 日到 9 月 27 日,360 就开始了强势的反击。
这种反击的力度和锐度,都堪称绝佳。但历史的记录,在这里又分叉了:
首先,在技术层面,360 抓住「隐私」这个用户最敏感的话题,抓住了 QQ 医生的痛脚。腾讯方面的记载是,360 方面发表的言论称,「QQ 在运行几分钟后,就会访问用户硬盘的数千个文件,其中有大量和聊天服务无关的文件,包括用户的图片、文档、网银数据等」。
然而,《颠覆者》里面却很明确地以周鸿祎之口说,360 发现了 QQ 对用户的电脑有扫描硬盘的行为,其目的是用户画像,而且「作为一个成熟的上市公司,腾讯不会通过获取用户隐私的方式非法牟利」,但是「QQ 扫描硬盘的行为的确是没有公之于众的」。
这段记载说明,360 对 QQ 扫描用户硬盘的做法不仅有掌握,而且对其目的(用户画像)和危害性(不会非法牟利)是有判断的。但是,这并不妨碍 360 当时把这个问题极度放大,成为攻击腾讯的利器。
为了大肆渲染腾讯 QQ 对用户隐私的威胁,360 的回击最绝的是,它不但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用户隐私大过天》的专题,而且还开发出了一个叫做「360 隐私保护器」的软件,这个软件不但提示用户「某些软件」有「窥私」之嫌,而且将其与「无数网民深受广告骚扰、欺诈威胁」关联起来。而至于这个保护器的主要功能,也并无其他,主要就是反复提醒用户「你有若干个文件被 QQ 查看过,其中若干个可能涉及您的隐私……」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舆论战场上,周鸿祎也是呈压倒优势的。他利用当时中国互联网行业「苦腾讯久矣」的普遍不满情绪,利用当时刚刚勃兴的新媒体阵地——新浪微博,利用主帅亲自上阵、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吸引眼球能力,让 360 占尽了舆论的主动,并且得到业界、用户的双重支持。
他把 360 的反击定义为一个受压制的典型创新企业和行业垄断巨头的纷争,把 360 的「换机」表达为替其它互联网企业「找生路」,把普通用户恐惧的隐私丢失、电脑失控、保守骚扰归结于腾讯在技术上、策略上的不正当竞争……可以说,这些设定完全符合当时的公众心态,也进一步强化了腾讯本身就存在的「模仿者」「创新扼杀者」「全民公敌」的认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舆论进攻战。
当然,这其中也不免有乌龙之处,比如有来自 360 的弹窗甚至开始「揭发」马化腾享受深圳经济适用房补贴的问题(实为高层次专业人才住房补贴),这充分说明了 360 急于把腾讯打垮搞臭的心理。
反观腾讯方面,马化腾既没有似乎也不擅长亲身上阵和周鸿祎进行口水战和肉搏,腾讯也没有其它适合的高管担当这样的职责。并且,当时腾讯的公关团队从总体上来说,也没有个性极强、能力极强的人在其中担任主脑,因此腾讯的舆论反击显得非常无力。
当时,腾讯主要是通过软件弹窗的方式进行被动回应的,这些回应大都是纯技术性的辩解,如声称 QQ 扫描硬盘的动作是被误解的,其做法类似于机场的安检门扫描,只是为了保障安全,绝对没有窥探隐私、泄露隐私等等。
当然,腾讯也绝对不甘于在舆论上如此被动,既然打口水战显然占不到上风,那么就合纵连横,多管齐下吧。
于是,10 月 14 日,腾讯向法院正式宣布起诉 360 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
而 360 随即回应三点,表示将提起反诉。在回应中,360 称「各界对腾讯提出的质疑,腾讯一直回避窥探用户隐私,这时候起诉 360,除了打击报复外,不排除是为了转移视线,回避外界质疑」。
除了一直延绵到数年之后的诉讼战之外,腾讯联合了国内其它和 360 曾经有过龃龉的公司,刊登了《反对 360 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声明由腾讯、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布。要求主管机构对 360 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进行坚决制止,对 360 恶意对用户进行恫吓、欺骗的行为进行彻底调查。
这份报告里列举了 360 的一些「恶行」,如:
2010 年 3 月,360 将百度工具栏定义为恶评插件。此后不久,360 又在进行系统扫描时,将百度工具栏定义为「系统安全漏洞」,并不遗余力地提醒用户卸载,对百度工具栏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010 年 5 月,360 安全卫士以「金山网盾破坏 360 木马防火墙运行」等莫须有的罪名,强行提示用户全面卸载金山网盾。此后不久,360 杀毒也开始提示用户卸载金山网盾。
2010 年 5 月,360 安全卫士以「不安全」为名,恐吓用户,拦截傲游及其他浏览器的正常的默认设置,并从各种渠道强制安装 360 浏览器,再以安全名义接管默认设置和强迫用户使用;
2010 年 5 月 25 日,可牛免费杀毒第一个版本刚诞生 5 分钟,就遭到 360 安全卫士的恶意拦截。可牛通过技术分析,发现 360 早在 5 月 24 日(发布前一天)就已经制作好了拦截数据库。
之所以这些厂商能够联合起来配合腾讯,是因为 360 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直树敌不断。
如周鸿祎和雷军之间存在的种种微妙竞争心理,使得 360 对金山安全部门一直多有打击。而雷军支持 360 安全软件的第一任产品经理傅盛出来开办可牛免费杀毒(后可牛与金山安全业务合并,傅盛出任 CEO),可牛自然成了倒周的急先锋,而傅盛更是周鸿祎一度最为敌视的前下属。
周鸿祎和李彦宏之间也矛盾重重,除了曾经在百度搜霸上结下的恩怨以外,360 浏览器一度是百度搜索流量的重要入口。但随着 360 开始自己推出搜索业务,以及把持互联网入口之心越来越明显,百度停止了与 360 的搜索分成,据说仅此一项就减少了 360 高达 5000 万的年收入。
说来说去,也是因为 360 的崛起之路中的血腥太多,所以即使在腾讯自身的舆论形象也十分不佳的情况下,仍有一批主流厂商愿意背书腾讯,给 360 以舆论打击。
不过,无论是腾讯,还是 360,当时都已经意识到,此事必难善了,下一个阶段更强烈的竞争即将开始。
3Q 大战第三阶段,也就是高潮冲突阶段的前奏是双方紧锣密鼓的技术开发。
从 360 的角度来说,「隐私保护器」虽然指出了腾讯 QQ 扫描硬盘的行为,并将之污名化为对用户隐私的窥探,但是主要起到的是提醒、吓阻用户的作用,它更多是一个舆论工具,而非实质上的功能性产品,也没法影响 QQ软件管家和 QQ 软件的正常运行。
周鸿祎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干掉 QQ 的工具,用周鸿祎自己的话说,要搞一个原子弹出来。
于是,从 10 月 4 日开始,在「开了两瓶茅台」之后,360 的团队开始在北京怀柔进行为期 3 周的封闭式开发。而这个地方,也就是周鸿祎当初打电话给马化腾,请求对方停止强制推广 QQ 医生并且遭到婉拒的地方,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
这一次,周鸿祎把目标放在了腾讯的主产品 QQ 上。
按周鸿祎的说法,当时给他灵感的是一款叫 QQ 珊瑚虫版的软件,这个软件是一款外挂软件,以屏蔽 QQ 广告、显示用户真实 IP 地址、增强用户个性化定制功能为主。
在那个 LBS 还没有大行其道,用户隐私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到位的时代,作为交友工具的 QQ,其用户很大的一个需求就是知道自己聊天对象的真实情况,因此能够显示真实 IP 地址成为了珊瑚虫的重大亮点。
当然,十分不幸的是,珊瑚虫的作者陈寿福,也因此在 2006 年被腾讯告上法庭。2008 年,陈寿福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120 万元。腾讯用铁腕政策警告了一切试图改变或者改造 QQ 的个人和机构。这件事在当时引起的是业界对腾讯的普遍不满和警惕。
珊瑚虫外挂给周鸿祎的提示在于,360 的反击可以在 QQ 本身之上做文章,而最好的名义就是维护用户体验。
客观说来,当时的 QQ 的确也有许多令人诟病之处。比如腾讯 QQ 的运行中会产生一些系统垃圾,造成用户电脑变慢,但用户并不知道如何清理;腾讯 QQ 另一个饱受诟病的地方就是广告弹出不能去除,如果去除必须付费成为会员;另外,当时的 QQ 体系越来越大,QQ 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使之从一款原本轻巧的即时通讯软件,变成了拥有数十个模块的庞然大物,它吞吃掉了庞大的系统资源,让用户的电脑运行变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标榜自己是产品经理的周鸿祎相比于马化腾,在用户体验上的确更为敏感。于光东回忆说,当 360 安全卫士开始成为市场主流后,有非常多的商家要求在安全卫士上打广告,而周鸿祎对此非常犹豫,他认为在安全软件上做广告,就等于一个看门的保镖去给业主发广告小卡片,无论是心理感受层面还是用户体验层面,都不好。
于光东说服周鸿祎接受先做一个广告试试,转手就找到了一个价值 4000 万/年的客户,只要求在 360 安全卫士上占一个很小的 Banner 位。但是,就当这个广告上线一天后,周鸿祎收到了一些用户的反馈和反弹,虽然并不激烈,但本来就犹豫的他,立刻决定拿下这个广告。
负责商业化的于光东「气得半死」,同时还不得不去安抚客户和退还费用。
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周鸿祎对于用户体验是十分在意,也是十分精通的。即使和腾讯之间没有战争,从他的角度看 QQ 的用户体验也是不合格的;而当双方进入战时状态,这些 QQ 存在的问题就成了他重点进攻的薄弱环节。
简单说来,扣扣保镖就是一款针对腾讯 QQ 进行各种限制的软件,除了「保护 QQ 用户隐私」的招徕外,还能屏蔽 QQ 秀、QQ 软件广告、QQ 迷你首页弹窗及 QQ 新闻弹出,简单说,这款软件把腾讯的一切商业收入渠道全部屏蔽,只留给用户一个「裸奔」的 QQ,这固然会优化用户的体验,但这些已经触及到 QQ 收入的核心。
而这一切还被 360 加以了各种美化,如「QQ 加速,禁用不需要的插件,大幅提高 QQ 运行速度」、「过滤 QQ 软件广告,让聊天更清爽」、「清理 QQ 垃圾(含 QQ 影音、QQ 音乐等 QQ 周边软件),清除冗余和临时文件」。
而在表面上,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保护 QQ 安全」、「改善用户使用 QQ 的体验」的大旗之下,而且,360 还刻意强调说:360 扣扣保镖默认不修改 QQ 任何设置,所有功能都必须由用户主动选择触发,并可随时启用和恢复。
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美好?但是,从基本的逻辑上来说,360 有什么必要或者说有什么动力去「维护」「提升」自己主要竞争对手的核心软件的用户体验呢?这完全是一个无法自洽的说法。
原子弹打造成功后,具体什么时候使用成为了关键性话题。后来,这一天被选在 10 月 29 日,这一天是马化腾的生日。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