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安徽公车改革探路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4 阅读数:人阅读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安徽报道

基层公务用车,是全国性难题,而因公务用车难,基层工作人员“下不去”的问题则困扰着许多乡镇。构建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特别是保障基层公务出行,是全国各地都在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我省公车改革工作,特别是‘全省一张网’管理模式,获得中央车改办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肯定,并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公车改革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采取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的方式保障基层公务出行,是安徽通过长期试点探索总结出的成功经验。下一步,安徽将继续巩固深化公车改革成果,努力打通基层公务出行‘最后一公里’”。

按规划,安徽力争在2022年年底前全省初步建立基层公务出行保障体系。

基层公务出行新能源分时租赁车

用车难,“基层下不去,现场到不了”

县城与乡镇、乡镇与村组之间公务活动日益频繁。而乡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繁重,应急突发事件多,几乎每天都要深入村组一线工作。

然而,现实往往是公车改革后保留车辆不足,车况性能较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交通、社会租赁资源匮乏,需求和现状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在安徽,2015年车改后,乡镇保留车辆较多的如芜湖市繁昌县荻港镇有5辆(其中,2辆实物保障用车、2辆应急保障用车、1辆执法用车),较少的如铜陵市郊区老洲镇仅1辆应急用车,大部分乡镇只有2辆保留车辆,整体无法满足公务出行需求。

在一些地方,如果拿车辆现有的公车维修费用去买新车还绰绰有余。滁州凤阳县交通局治超大队车辆6年行驶40多万公里,车况很差,一年的修车费用比买车还高,却因车子不到8年更新年限以及每年车辆更新比例等限制因素无法更新。

没有车,工作还得干,而且必须干好。有乡镇干部介绍,实际工作中,通常都是基层干部自己解决用车问题,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造成很多情况下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一位工作人员说,乡镇工作多,只能开自己的车跑,一年下来,就烧了8000多元油钱。而没有私家车的,出行没保障,工作就更难开展了。

其实,这种情况在全省各地普遍存在。为了下基层开展工作,不少同志采取骑电动车、拼车、开私家车,或者乘“黑车”等方式,可这既“不划算”也“不安全”。因此,一些地方出现不愿下村、“工作下不去、现场到不了”的现象。

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据了解,章广镇位于滁州西部山区,距离区政府有62公里,镇域最大跨度40公里左右,且公共交通不便利。车改后,全镇仅配备2台公务用车,但基层任务逐年增加,全镇近80%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不享受公务用车补贴,配备的车辆完全满足不了出行需求。为了保障公务出行,只有采取租赁社会车辆方式。“给你算一笔账,去区政府跑个来回120公里,租车的话每公里要四五块钱,来回一趟要花500元左右。那几年,我们年均租车费用至少20多万元。”章广镇党委书记储海军说,此外,这些社会车辆不少是“黑车”,且缺乏有效监管,既有交通风险,又有廉政风险。

北斗卫星定位终端保障平台

探路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有乡镇公务车辆保障费用降低40%

2020年12月,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印发《安徽省基层公务出行保障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采取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的方式保障基层公务出行,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由市或县级公车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有资质的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公司,各基层单位按照车型、数量、使用期限等要素提出租赁需求,按照保留公车管理模式,将租赁的新能源汽车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安装车载定位终端,实现出行申请、使用审批、车辆调派、轨迹监督、费用结算和绩效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和智能化。

改革推行以来,安徽众多基层工作人员感受到了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模式的便利。

2022年3月,六安市霍邱县新店镇引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租赁4台新能源汽车保障日常公务出行。在运行两个月后,又新增一台新能源汽车保障镇派出所公务出行。

该镇一名干部感慨:“镇上租赁的新能源车真的是帮了我们大忙了,特别是4月份六安市疫情突发,全域静态管理,基本上不可能租赁到社会车辆。镇上租赁的新能源汽车非常及时,有力地保障了镇政府疫情防控用车需求。”

2022年1月,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引入新能源汽车租赁模式,租赁5台新能源汽车保障日常公务出行,同时淘汰原来租赁的全部社会车辆。

孙埠镇一名干部说:“租赁新能源车配的智能调度终端柜真的是太方便了。我们晚上到水阳江边去巡逻,直接手机申请订单,审核通过后不需要党政办人工派发车钥匙,自助机器里就能凭订单自助取还钥匙。随时申请,随时用车,随时还车,全程线上化和无人化管理,对于我们晚上用车的就特别方便。”

“不仅效率高,而且成本低!”巢湖市苏湾镇党政办副主任陈申升说,去年该镇租来了4辆新能源汽车,大家公务出行积极性高了,还更省钱了,每天至少有3至4单,单日能跑100至150公里。

据测算,苏湾镇租用燃油车年平均费用为40万元左右;改革后租用新能源汽车费用为5万元/车/年,4辆车共计20万元/年,测算用电量约1.5万元/年,日常维护费用约5000元/年,合计约22万元/年,预计公务出行车辆保障支出费用比上年降低40%。

2021年10月芜湖市无为市在全市20个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全面实施基层公务出行保障,统一分时租赁新能源车,搭建平台,安装北斗定位终端,投放智能调度终端,通过手机APP操作,实现申请、审批、调派、使用、还车“一指化”服务,一年来乡镇出行订单数增长34%,实现高效、便捷、规范、智能出行。

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邹月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新能源汽车租赁后,公务出行保障基本上覆盖了乡镇所有的基层工作人员,车辆出行次数明显增多,乡镇每月出行任务单均在120单以上,增加30%左右;而且越走越远,乡镇每月出行距离在2000公里左右,增加约40%,特别是偏远的村,下村到户次数显著增加,基层工作人员满意,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破解分时租车难题,

实现基层公务出行 “全省一张网”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汽车将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这体现了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升级,也必将影响到公务用车管理方式和公务出行保障模式的更新迭代。

安徽各地创新应用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方式后,不仅增加了车辆的有效供给,为乡镇公务出行提供了切实保障,财政还节省不少费用,这些都是看得见而且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然而,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这一共享经济下催生的新业态,因为“重资产、重运营”的行业特性,运营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安徽就有过失败先例。

此轮改革则在多个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与改进,破解了之前存在的种种弊端,让改革成功落地生根。

邹月明分析,以往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是企业在乡镇投放车辆,因为成本高、管理难,基本没有企业愿意做,“我们对模式做了改良,变成企业投车、政府管理,企业除了负责车辆的保险、维修保养等外,其他管理都由租赁单位负责,企业不需要安排人员负责日常运营,运营成本可控且大大降低”。

按行业惯例,汽车分时租赁很多是按分钟计费(根据不同车型定价从0.5~2.0元不等),用户通过APP下单自取自驾自还。但是,到了乡镇,一出车就是半天,按分钟计算的话,其成本显然难以承受。

安徽的办法是,经测算后,改为按天计费,按月封顶,而封顶价是参考行业月租车价格设定,且通过招标确定。

如此改良,既满足了基层的需求,也消除了企业的顾虑,优化了营商环境。

另外,为了杜绝有可能存在的过度租赁车辆的情况,公车主管部门需要严格审核租赁车辆数量,并且通过平台严格监督车辆使用效率,动态调整车辆数量。

“规范,是安徽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最大的特点。”邹月明认为,这得益于安徽省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总框架下建设的基层公务出行保障信息化平台,织就省、市、县、乡四级信息互联互通的基层公务出行“全省一张网”,所有租赁的新能源汽车均参照公车管理加装北斗定位终端,系统支持用车信息全程在线记录,实时掌握公务用车事由、轨迹、里程等出行数据,做到高效保障、规范管理、安全可控、信息透明、监管有据。

安徽省委副秘书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艾勇表示,安徽大力推行新能源车保障基层公务出行模式,是进一步落实厉行节约和绿色发展要求,也是助力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总结出“1+2”模型,“1”就是“全省一张网”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这个已被充分验证是高效管用的;“2”是公务用车管理体系和公务出行保障体系。这两项都是长期工作,是持续巩固和提升公车改革成果的关键。其中,“2”是依托“1”构建的新型体系,这符合“数字中国”的最新要求,也是推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基层中心工作,更好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1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