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连载
【对26年前发生的事情最接近真相的创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雪人》001卫东归来。
“请你看看这张照片,上面的男的你认识吗,他姓麻,是徐州沛县人,说一口流利普通话,没错,爱穿黑夹克,梳中分头,走路有点外八字,眉毛很黑,左眼有点斜视,他是1993年从南都军区转业到的苏美达当小车司机。”
初秋的太阳依旧有些刺眼,太阳下,一个青年穿着蓝绿色花纹的夹克衫,洗的发白的牛仔裤,分头,略显长的发,鼻子稍尖,脸方正,灰黑有淡淡红晕,一手扶着自行车把,一手擦着额头上的汗亮出一张照片,给军区门卫看。
赵卫东今年31岁了,1993年自南都军分区转业,不顾将要退役父亲的安排,执意选择“鼓励自谋职业的多种形式开展安置工作”,拿了安置金回德城老家,决心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转眼三年过去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部队与社会脱节九年了,光熟悉社会就花了一二年,更别说做高智力的工作,体力活他也不屑于做,而做一些小买卖糊口更不是他能看上的。继续在水佐岗附近军区大院居住的父亲不忍心看着他流落下去,托了军区关系,在工贸找到一份工作,动员他回南都,毕竟南都是大城市,是省会,有繁荣的经济和熟悉的关系。
被生活磨去锐气的赵卫东这次不得不惟命是从,坐着绿皮火车回到了南都,在工贸报道后,工厂没有安排在筒子楼宿舍,而是旁边的与慈悲社交界的陈举人巷22号院里两座独栋二层砖木结构小楼,那是国民党遗留下来的,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是是独立的空间,能用上前朝的遗产,应该是父亲默默的做了工作。赵卫东选了靠近马路的那栋,一来交通方便,二来,他喜欢楼前张的有楼高的梧桐树,遮蔽了楼前的半个院子的空地,三年来改变了很多,学会了笑容可掬,学会了满脸憨厚,学会了目光真诚,但喜欢看书的习惯一直没有变,树下的院子正是看书的好地方。
房子应该是有人住过搬走一段时间了,上下两层被人为的分开了,楼门进来,是一个通向二楼的楼梯,楼梯旁边是一楼的门锁,一楼窗户破漏,地也阴沉,赵卫东选了二楼,高爽而且有个阳台,里面一些老家具足以满足日常所需,赵卫东随身带了简单到可怜的生活物品,一个提包,一个背包,一个双肩包,一床被褥,几件衣服,一把口琴,一台用安置费买的相机,一叠书,一把军刀,随身听,烟,打火机,门口是修车行买来的二手自行车,父亲派人送来一些生活用品,父亲一向都是严厉的形象,往往严苛的外表下是柔软的心,骂归骂,疼归疼,疼也不会让儿子知道。
一切安排停当,赵卫东躺在柔软的床上,想着在部队的规律生活,想着在德城的散漫生活,看看现在的自己,看着屋内的一切,瞪着眼睛看着窗外的梧桐叶。俗话说三十而立,现在却是一文不值,折腾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地。算了,既然回到原地,那就从新开始吧。
一向疼儿不让儿知道的父亲,托人安排的是工贸公司后勤处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不甚发达的时候,大宗贸易都是由政府下属的工贸企业实施的。这种工作既不需要专业,福利也好,又不显山露水的工作,对一个初中生学历的退伍军人来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虽然军区在地方的关系尚可,但还是要避着点人,不知道自己儿子万一做点出格的事,谁知道呢。
赵卫东在部队养成早锻炼的习惯,跑步、拉伸,俯卧撑,虽然身材偏瘦,但比一般人都结实有力。他虽然是初中文化,但酷爱阅读,什么都拿来看,新闻、演讲、法律、小说、散文、诗歌,因为他要掌握周围世界发生了什么,赵卫东有写作的习惯,因为喜欢看书,读的多了,就自然有想写的东西,要么会写一下诗歌,要么写一些散文,还有一些日记,都写在一个本子里。
多年的读书习惯和经历,让他学会了揣摩,懂得了伪装,更明白了人心险恶。谁和他套近乎,谁就进了他的黑名单,那些对他不礼貌的,反而毫不在意。赵卫东下楼梯,一定要记住多少级,并且记住多少步。保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也能行动自如。楼底下那辆旧自行车也不锁,因为是旧的,所以从来没被偷过。
就这样上班,下班,看书,写日记,睡觉,单调的日子过了一个多月,入秋了,梧桐树的叶子渐渐的发黄,黄的、墨绿的、绿的,那些黄绿相间的颜色,就像自己穿过的那身迷彩。读完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意犹未尽,小镇上一个新婚妻子因为不是处*女被退回,新娘的哥哥感到羞耻,逼问新娘夺去贞*操的人,新娘胡乱说了一个小镇上单身男人的名字,她的哥哥杀害了那个人。赵卫东合上书,回味着扑朔迷离没有答案的结局,他赞叹,不愧是写《百年孤独》伟大的作家。
最后是所有人都猜不到谜底,才是最伟大的作品。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雪人》:说故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