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大有空间,王老吉打破中外“上火”认知隔阂
王老吉又把凉茶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近日,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与王老吉在《财富》全球科技论坛上联合发布“上火”生物医学基础与凉茶干预作用研究成果,通过现代生物医学技术手段,阐明了“上火”机理。
“上火”生物医学基础与凉茶干预作用研究成果发布
小食代留意到,有分析认为,这项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上火”提供了现代科学的国际化表达,打破“上火”的东西方认知隔阂,在推动中国凉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征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诠释“上火”机理
中国饮料要“走出去”,离不开产品的本土化适应。就主打“下火”功效的凉茶饮料而言,需要实现产品口味设计的本土化、打破产品功能和文化概念认知隔阂,以及完善供应链和市场驱动。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不同,产品功能和文化概念认知的内涵传达是重中之重,也是中国凉茶迈向全球市场的最大难关。
尽管“怕上火喝王老吉”在国内耳熟能详,但在国际传播上却并不容易。究其原因,症结仍在于西方文化体系中缺少对“上火”和“下火”理念的有效诠释。作为传统中医理论,“上火”这一概念在进入西方医学体系中频频受阻。
国家杰出青年,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何蓉蓉剖析了“上火”在东西方认知的差异,她表示:“上火”是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概念,西方医学话语体系中并不适用,但这并不能代表西方人不会“上火”。
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国际认可,何蓉蓉课题组以情志应激诱导“疾病易感性”的独特视角切入,创新性地建立了适合中医药作用特点的动物模型,阐明上火是广泛存在多种病理过程中的一种“疾病易感态”。喜怒忧思愁等不良情绪,熬夜、食用油炸辛辣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引起“内热”的状态,会显著增加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比如长痘痘、口腔溃疡、感冒发烧等等。
岭南地区会使用一些清热、泻火、解毒的草药配制凉茶去火,课题组利用所构建的“上火”模型,发现凉茶能通过多靶标协同达到到“下火”的作用。
凉茶“下火”科学内涵
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翁少全认为:“‘上火’生物医学基础与凉茶干预作用研究成果的发布,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国内本土市场,强化消费者对‘怕上火’和品牌的关联认知,占领消费者心智,挖掘国内凉茶增量市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部署国际市场,为公司今后在国际市场的开发、产品研发、营销宣传等多方面提供依据参考,推动凉茶走向世界。”
业内专家解读,对于凉茶行业来说,这一研究成果突破认知差异,无异于架起全行业向国际市场延伸的桥梁。得益于王老吉主导参与下的科研努力,凉茶行业将突破现有市场瓶颈,在国际竞争赛道中迎来更广泛和多元的消费群体,促使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时尚“吉文化”
事实上,在“上火”研究成果发布之前,王老吉就已经在积极部署如何把中国凉茶推向全球市场。
资料显示,王老吉正计划在全球建立56座凉茶博物馆来宣传凉茶文化和吉祥文化。早在2018年,王老吉纽约凉茶博物馆已经建成开放,以文化先行,让世界读懂中国凉茶。近年来,王老吉还积极参与凉茶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
王老吉纽约凉茶博物馆
据公司资料显示,目前王老吉占据凉茶行业七成市场份额,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及产品出口。“我们针对全球不同市场开展品牌运营,做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王老吉’,当前在东南亚、北美洲、澳洲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翁少全透露,目前王老吉已注册了国际商标,下一步计划是进一步做大国外本土化市场。
王老吉在澳大利亚核心商超售卖
除了全球化的产业部署,近年来王老吉加速品牌年轻时尚化的转型步伐,以承接消费升级以及消费人群迭代带来的机遇。
一方面,王老吉借助数字化技术,推行柔性化生产服务,以“吉文化”为核心,推出姓氏罐、吉庆罐、吉言罐等定制罐产品,来迎合Z世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实现产品销量和品牌影响力的双丰收。
另一方面,在健康消费崛起的大背景下,王老吉顺势提出“单品多元化+品类多元化”的产品战略,不仅推出无糖凉茶、气泡凉茶等细分凉茶单品,还打造了刺柠吉、荔小吉、椰柔椰汁等健康植物饮料,突破品牌“只做凉茶”的消费者印象,大步进军健康消费领域。
王老吉多元产品矩阵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上火”机理逐渐被国内外广泛认可,在大健康浪潮的引领下,凉茶市场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广阔。而作为凉茶行业的“领头羊”,王老吉此次合作发布的研究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品牌也将进入新一轮的市场竞赛,在大健康产业领域乘势而上,继续乘风破浪。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凉茶非遗特色展在宝安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