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行业雷声隆隆,国有机构也爆雷
疫情之下,不仅是全球金融市场巨震,中国私募行业也是爆雷不断,逾期事件层出不穷:
01 中铁系私募退出难:逾30亿元产品逾期
近日,多名投资者反映上海檀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檀实资本”)旗下中铁系列私募产品,自去年5月无法按期退出后,至今未拿到本金及利息。相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上海洲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洲实资产”)和北京云集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云集投资”)旗下的相同中铁系列产品。
据了解,檀实资本和洲实资产旗下的中铁系列私募产品属于契约型基金,基金存续期限预计为12个月。由于中铁系列私募产品数量较多,大部分产品于2019年5月18日、6月18日和7月18日等时间点相继出现无法按期清算。涉及到逾期的私募产品逾30亿元。
一直延期退出的中铁系私募的管理人、担保人、融资方等公司存在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处理延期退出的方案中,由于股权质押等因素干扰,导致项目退出迟迟未见进展。
02 国有机构也爆雷:国釜资管旗下规模逾9000万元的私募基金逾期
近日,由国釜(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釜资管)管理的“国釜-华府1号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华府1号)继去年12月展期之后,再次延期。国釜资管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本5亿元,属于国有法人独资企业,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物资流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
投资者提供的推介材料显示,华府1号的融资主体为汇川城投,计划募集资金3亿元,最终,总募集资金缩水至9140万元。汇川城投此前提出,由于公司短期资金流动性困难,展期9个月,分六期还清。按照计划,目前应归还本金的40%及相关利息,而投资人对媒体表示,目前仅还了2%的本金。
在2月27日国釜资管的公告中,国釜资管表示,因融资方所在地疫情管控的规定,公司人员目前无法前往,待管控结束后,公司将立即催促及落实华府1号的后续兑付方案。
03 恒宇天泽涉嫌多项违法违规开展或参与具有“资金池”行为的私募基金业务
2017年到2018年间“乐视系”“中弘系”等相继爆雷,投向这些项目的私募、资管产品也出现兑付危机。其中,在2018年资产配置规模曾达1200亿元的北京恒宇天泽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宇天泽”)因此出现产品兑付困难并发展成大面积逾期。
数位投资者表示,目前相关产品兑付比例仍不足两成。日前,北京证监局给投资者的回复函(京证监答复复字第2020-194号)称,核查发现恒宇天泽有关私募基金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如“宣传推介存在虚假误导”“开展或参与具有‘资金池’行为的私募基金业务”等。监管已对私募基金相关负责主管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将反映恒宇天泽等公司涉嫌违法违规的线索证据进行了移送,并向市政府有关部门通报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情况,同时在积极推动后续风险防控处置相关工作。
对此,恒宇天泽方面向媒体回应称,“对于北京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和给投资人回复文件,我司认为有关监管部门认定事实错误,依据不足。对此,我司已依法提起(行)政复议,上级行政机构已受理我司行政复议申请材料。”
04 钜派陷多项目“踩雷”危机
“亿百润”平台的实际控制方——上海钜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钜派”),违规将其线下的私募基金拆分为100元起投的亿百润理财产品,再由其理财师销售给不知情的投资人,产品存在期限错配、‘拆大为小’绕开监管的问题。
有投资人直言,钜派多个项目到期不能退出暴露出管理能力缺陷,部分项目在借款主体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等存在明显风险的情况下仍正常放款,风控形同虚设;部分项目投后管理混乱,到期不能退出后以债转的形式诱骗新的投资人和员工接盘;部分产品层层嵌套,拿到通道费以后甩手不管,资产不透明、信披不充分……
根据投资人投诉梳理的问题产品表显示,包括钜宝盆、亿百润等项目,加上钜派发行的股权类、供应链金融类和影视类的基金,共计55个项目存在问题。
05 传出爆仓 桥水也“裸泳”?
3月18日,中国投资人圈中流传着一份微信聊天记录:管理着2348.57亿美元的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爆仓”了。
当晚22时,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在个人微博上声明:“我保证桥水是安全的。今天在中国国内传闻桥水“崩溃”(crashed)或“遇到麻烦”(is in trouble),我向你们保证这是完全错误的,桥水一切安好。”
桥水成功预测了2008年金融危机,这次却没能幸免。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3月18日发送给客户的一份《桥水每日观察》(BDO)中,公布了旗下各支基金今年以来的表现:全天候(10%vol)下跌了约12%;全天候(12% vol)下跌了约14%;全天候中国(人民币)下跌了约9%;绝对阿尔法(12% vol)下跌了约14%;绝对阿尔法(18% vol)下跌了约21%;绝对阿尔法主要市场(14% vol)下跌了约7%;绝对阿尔法主要市场(21% vol)下跌了11%;最佳投资组合(10% vol)下跌了约18%。
全天候和绝对阿尔法,是桥水两大知名的策略产品,但在疫情冲击之下表现不尽人意。达里欧还提及,虽然桥水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损失仍在有可能恢复过来的可接受范围内。“我们仍保有流动性,有能力调整头寸让客户获得流动性(资金),而不是限制客户赎回。”
此前,据外媒报道,桥水的旗舰基金今年下跌约20%。例如绝对阿尔法系列,由于主要押注股市上涨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受到的冲击最大。
而今,尽管桥水暂时回击了“爆仓”传闻,但业绩依旧未逃过疫情踩踏。
06 “内忧外患”,爆雷频发并非偶然
上述延期退出的私募产品类型主要包括供应链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前者资金最终指向供应链生态公司,后者则是通过投资股权等关系流入供应链项目。
供应链私募也称供应链金融,主要是围绕某个企业以及其上下游提供流动资金,从而帮助核心企业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2017年前后,供应链私募曾有过短暂的激增——中基协官网显示,2017年全年新成立供应链私募基金数量多达近百只,累计成立基金数量超过130只。然而,2018年以来,陆续出现资管机构旗下私募产品涉及供应链项目而引发信用风险事件,比如2019年7月,诺亚旗下歌斐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某私募基金产品。
此后,供应链私募产品开始降温。2019年,供应链私募成立并已经通过备案的数量锐减至个位数。据专业人士表示,供应链私募产品的风险主要在于底层资产,接触此类产品需要注意三点:首先,产品结构上,能否直接穿透底层资产,查清投资资金流向;其次,底层资产偿债人还款能力评估;最后,第三方担保人担保措施是否真实有效,担保方还款能力信用评级,各方面资质是否真实可靠。
而私募股权类的产品,对普通投资人来说风险更大,投资后无法跟踪到资金去向与具体收益,近期恒天财富代销私募股权产品也遭到投资者投诉。股权投资就是投人品,非专业投资人还是要谨慎涉足。
当前私募基金市场鱼龙混杂,很多产品为了吸引客户,在前期宣传上会大打擦边球。个别产品募集说明书会夸大宣传,找一个似是而非的国企等机构来借靠或者背书。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到期的私募基金遭遇退出难题,主要原因是2015年至2018年泡沫太多,前期估值过高,股权类私募基金很多退不出来,加之宏观层面去杠杆、产业转换,容易导致投资项目失败,也存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卷款跑路的风险。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近期的私募爆雷事件频发也并非偶然——一方面,疫情来临确实给众多私募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冲击;另一方面,当前金融周期也确实走到了清算的时间点。而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监管层人士,已经被新闻媒体报道的爆雷私募,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以“资管新规”的正式推出为标志,我国已正式越过了本轮金融周期的顶点。而在金融周期的下行期,加杠杆变为去杠杆,宽监管变为严监管,信贷紧缩将成为常态,部分资产价格的缩水也将不可避免。从周期的角度看,过往收益最高的,如今可能也是最脆弱的。
此前,我国私募基金数量连续几年都呈现出“高歌猛进”的爆发式增长,而在金融周期下行、宏观金融数据中枢下移的大背景下,私募基金的良莠不齐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再加上疫情的负面冲击,抗压能力不足的产品将在洗牌中面临清算。
“野蛮生长”的模式或许可以在前期星火燎原,但与能力增长相匹配的,永远是肩上的责任。我国一路狂飙突进的私募行业,已到了反思自身的责任时刻。
参考来源:国际金融报、中国经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
▶向死而生,比金子更宝贵的是信心!《2019-2020 年新经济创业投资盘点》发布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