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外交概述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周边就是一个重要的外交方向,关键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特征、表现甚至话语都各不相同。把握这一演变,有利于从历史和战略的视角认识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逻辑及面临的挑战,从而为今天的应对和未来的规划提供宏观指导。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在安全与发展利益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不仅为自身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对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周边有着众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存在的局势动荡对我们中国的安全与发展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我们的周边形势,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并支持我国的周边外交方针。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周边外交,周边外交方针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发展: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题为“中国的发展与亚洲的振兴”演讲,将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进一步概括为“睦邻、安邻、富邻”六字方针。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周边外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顺势而上”与“大周边”成为新的“关键词”。措施:稳住两翼、巩固北方、经略南海、促进与发展中美关系。不能忽视中美关系对于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前沿存在、美日军事同盟及美国军事进入中亚对我国周边安全影响不可忽视。在我国应对周边形势的具体举措中,必须注重以“合作”和“斗争”的两手促进与发展中美关系。以合作、斗争的两手对“接触”与“遏制”的两手,在全球事务与经贸领域中加强中美合作,在“霸权主义与以台制华”方面积极斗争。
首先,中国周边外交特别是大国外交得到改善。中国与一些周边大国的关系在2018年以来得到转圜。其次,中国周边机制化外交取得新进展。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是该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尽管成员增加,但达成广泛共识。再次,中国周边的区域外交成果丰硕。南海问题仍受到区域外势力的干扰。但得益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良性互动,南海问题回归平稳发展的轨道,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国合作良好。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与周边的经贸关系也发生新的积极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实,周边不同区域在周边总体贸易中的比重出现趋势性变化。2018年中国周边外交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改善了中国与周边两个重要大国印度和日本的关系,中印关系实现了2017年洞郎对峙后的“重启”,中日关系则从2012年钓鱼岛争端中逐渐恢复。 面对当前中国周边地区动荡加剧的态势,我们需要严密关注与持续跟踪,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对周边乱局既要分门别类,又要统筹应对,积极促进周边总体和平稳定与发展,切实维护自身地缘战略利益。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世界性大灾难、大破坏、大震动,导致国际体系出现“领导缺失”,全球治理机制遭受重创,全球化进程受到冲击,“东升西降”格局加速变化,大国关系面临重组。这些变化给中国周边外交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面对后疫情时代周边外交的新情况,中国应着力构建“周边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制定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战略,强化周边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努力维护周边海域和平稳定,坚决反对美国干涉台海事务,继续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确保中国和周边国家合作成为支撑“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坚实基石。
维护中国周边地缘安全与周边外交我们应该做到:客观认识周边关系中的美国作用,充分认识周边外交的自主性。确实做好周边小国家外交,努力完善周边外交布局。努力处理好与地区中等强国关系,尊重中等强国的区域影响力。积极运筹好中印、中日等大国关系。保持和提升中国在东北亚地缘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注意周边外交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结合,分清不同次区域方向的轻重缓急。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多边外交杂记:初次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