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亿换来一地鸡毛!中国特斯拉步贾跃亭后尘,创始人被限制消费
本文原创,禁止搬运和抄袭,违者必究!
新能源成为一大热门行业,许多互联网巨头,高科技公司纷纷跻身造车赛道。前有“蔚小理”,后有小米。有的还在造车的路上,有的已经黯然退场。
比如想要做成中国“特斯拉”的奇点汽车,其创始人沈海寅对奇点汽车项目信誓旦旦,一度得到170亿元的融资。
然而时过境迁,170亿元换来一地鸡毛,奇点汽车已经到了倒下的边缘。供应商催债、员工欠薪、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等消息接踵而至。
曾经的明星造车新势力,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奇点汽车沈海寅还能翻盘吗?
明星造车新势力
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以前造车需要长期的耕耘和积累,老牌车企有十几年的经营换来汽车市场一席之地。而现在风口转向了新能源,在新能源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智能汽车领域。
新成立的汽车品牌只要有好的项目前景,再加上一些营销内容,很容易被资本关注。
被资本关注是一回事,能否被消费者熟知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像奇点汽车,直到这家汽车品牌濒临倒下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未曾听闻它的故事。
一个被众多资本看好的造车新势力,一个被创始人沈海寅定义为“中国特斯拉”的明星项目,甚至背后还有360,联想等巨头的投资身影。可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已经黯然退场了。起点汽车经历了什么?
2014年,沈海寅成立了奇点汽车。说起沈海寅,来头可不小,在创建奇点汽车之前,曾担任过360公司副总裁。如果沈海寅安心在互联网行业发展,想来到现在也能维持不错的生活。
但是沈海寅和贾跃亭一样,都是有梦想的人,于是沈海寅进军汽车市场,和同时期的“蔚小理”一同踏上了造车旅途。
有梦想的人都值得被尊敬,沈海寅希望能做中国市场的“特斯拉”,把奇点汽车做到和特斯拉一样的高度。沈海寅定下了长期的发展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生产基地,保障汽车产能。
于是在安徽铜陵投资了80亿元,建设产业园区。公司成立没几年,就发布了首款车型is6预览版。从2016年到2018年期间,是奇点汽车的快速上升期,签约了各大产业合作项目,定下多个方向的战略目标,以及在美国成立创新中心。
所以奇点汽车能被称作是明星造车新势力不是没有原因的,在一系列的扩展动作下,资本随之而来。
沈海寅曾经的老东家360出手投资,毕竟是曾经的360副总裁,360创始人周鸿祎将第一笔汽车领域的投资交给了奇点汽车。这或许也为周鸿祎进军汽车市场奠定了基础。
奇点汽车盲目扩张,致使黯然退场
此时的奇点汽车风头正盛,累计获得170亿元的融资,有了资本的支持,想来奇点汽车很快就能赶上蔚来、小鹏、理想,从三足鼎立变成四分天下。
然而沈海寅过高,过快的想法让奇点汽车的步子迈得太大,沈海寅没有想着如何让第一款车型尽快量产,而是追求让量产汽车达到媲美主流车企的几十万辆产能。
沈海寅把融资而来的钱在安徽铜陵,江苏苏州以及湖南株洲等地区投资建厂,打造一个又一个生产线,前前后后花了280亿元。第一辆车型还没有量产成功,钱就花得差不多了。
但是沈海寅还不满足,寻求IPO募资,为造车计划补充资金。结果就是资本看清了奇点汽车的外强中干,就连曾经看好奇点汽车的360,也没有参与奇点的IPO。
自此,奇点汽车项目从资金充裕的状态,在一个个存在于口头承诺的造车计划中,变成资金紧张。没了资金的支持,奇点汽车的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供应商催债、员工欠薪申请劳动仲裁。
公司创始人沈海寅被添加至“老赖”名单,持有的奇点汽车股份也被冻结,还被限制高消费。
一时的盲目扩张,致使黯然退场,现在的奇点汽车已经被资本取消关注了。因为第一辆车没能量产,也无法面向消费者。IPO上市几乎不可能,欠下的债务一时半会很难还清。所以沈海寅还能实现翻盘吗?
相信答案已经明确,沈海寅步贾跃亭后尘,170亿元换来一地鸡毛。
其实回顾奇点汽车成立初期的那几年,的确是国内最亮眼的造车新势力之一,再加上沈海寅又在互联网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轻轻松松就拉到了360等大佬的投资。可惜一切事情没有如果,沈海寅只能面对现实。
总结
奇点汽车走到这一步是谁的责任?是偶然还是必然?只能说没有成功是偶然的,也没有失败是必然的。奇点汽车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但是市场就是这样,一步错,要是没能及时改正,只会一直错下去。沈海寅有梦想值得被尊重,希望有朝一日沈海寅解决眼下的问题,在将来的汽车市场中,能看到沈海寅重现风采。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了解我,了解更多科技领域资讯。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