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火箭造“方向盘”的青年朱家龙:用另一种方式触碰儿时那片星空|青春新榜样宁荣荣神装绝美亮相,高开叉流仙裙秀长腿,半蹲抱胸太会玩了
朱家龙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11月21日,随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转移至发射区,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也将在不久后实现“太空会师”,共同完成首次航天员乘组的在轨轮换。
在四川成都,有一家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航天烽火”),承担着火箭“方向盘”的研究和制造,航天烽火工艺技术部副部长朱家龙就是其中一员。
据了解,航天烽火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是国家重大航天型号科研生产基地。航天重大装备、防务产品、重大宇航工程以及航天技术应用服务产业等都有他们身影。
朱家龙是负责伺服机构等产品工艺编制的技术人员。据他介绍,说到“伺服”这个词,外界可能觉得有点陌生,其实它来源于希腊语,就是“奴隶”的意思,这意味着人们想把机械机构驯服成得心应手的工具,它的所有动作要完全服从控制信号的要求,随心而动。
对于火箭而言,伺服机构就相当于“方向盘”,它要根据控制系统传来的控制信号精确地控制火箭发动机喷口的方向,使之能够快速、及时响应控制系统传来的命令。简单来说,要使卫星等航天器精确入轨都离不开伺服机构快速、精确、灵敏的调整方向。
伺服产品相关设备生产线
以另一种方式
伸手触碰那片星空
朱家龙出生在西北河西走廊中一座安静的小城,据他回忆,小时候,他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得到漫天的星星,一颗一颗就像镶嵌在黑色的幕布上一样,夏夜仰望星空好像伸手就能触碰到它们一样。“从那时我就特别好奇这些星星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外星人之类的,尤其在看到流星以后,总想着它们掉到哪里去了,会不会带来外星人。课外也经常会看一些关于天文学的读物,影响比较深刻的还有《飞碟探索》什么的。”朱家龙说。
大学时,朱家龙读的专业是流体传动与控制,毕业时正值国内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各大重型机械设备企业都大量需要他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好,多数同学都去大型机械装备企业。当时,航天烽火被淹没在很多像三一重工、徐工、柳工、太重这样的企业中并不是很显眼,但朱家龙还是发现了扎眼的“航天”二字,他冥冥中觉得,中国航天这块天地才是我应该去奋斗的地方,“感觉我或许能以另一种方式,触碰到儿时那片星空。”
伺服产品相关设备生产线
从零做起
产品质量超越NASA
2011年7月,朱家龙入职航天烽火,第一次接触航天重大工程任务是2012年4月,据他回忆,当时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的某项目,项目完全是从零开始。“从分系统到各单机,大家都只是知道相关原理,也就是说理论上应该可以实现,但是在国内从来没有相关的工程实践经验,市面上更没有相近技术参数的成熟产品,所以我们先是购买了市面上性能品质最好的三类产品,通过设计相关试验摸清市面成熟产品的设计底数和环境边界,发现无论性能参数还是适用环境条件,距离我们探月工程项目产品技术要求都有很大的差距。”朱家龙说。
之后,他们和国内多所知名高校进行了交流,最终哈尔滨工业大学给出的解决方案原理符合朱家龙他们期望,根据该版解决方案,他们先后推翻设计结果,重新设计、重新试验7、8次最终有了较为可靠的原理样机,又在原理样机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不断迭代,最终固化为探月工程三期任务的项目产品。据了解,该产品攻克了超低压、超低流量纯水介质压力控制的难题,具备在微重力、高真空及大过载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且产品质量只有NASA同类产品的一半。项目有力助推了我国空间热控能力的提升。
伺服产品相关设备生产线
初入职遇难题
想把优良作风传承下去
其实,刚入职不久朱家龙就遭到了一次打击。幸运的是他遇到一位对工作严谨负责,又经常鼓励自己的师父。
“记得刚入职不久,根据型号安排需要对现有工艺进行修编,我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因为通过这项工作我可以迅速掌握编制工艺文件这项基本功,但是我编制的工艺文件每次交给师父校对的时候都会被指出非常多的错误,尺寸标注中3.5和4号字的区别师父都会指出来,还有很多不标准、不规范的问题都会被打回来重新编制,一份工艺文件往往会被打回来5、6次,搞得我非常不好意思。”朱家龙说。
朱家龙在有相关经验后,哪怕面对简单零件的编制工艺文件时,也会把师父提示到的和以往编制过程中出过的错全部注意到。在有天周末晚上,他一个人认认真真编制完成后,又仔细地检查了两遍,然后信心满满打印好后放在师父的桌子上,想着周一早上师父看到后,应该可以得到师父的认可。
“结果周一早上师父校对了没有5分钟就又找出了几处问题,把我编制好的工艺文件打了回来,这件事情对我打击真的挺大的。”最终,在师父的鼓励和带动下,他坚持了下去,从这件事以后,他发现编制的工艺文件问题越来越少,被打回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慢慢的也将师父这种工作作风传承了下来。
“后来我对新同志编制的技术文件我也是延续了我师父的这种严谨,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的把航天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传承下去。”朱家龙说。
十余人“焊”在试验场
工作感到脚底飘
在空间站建造中,航天烽火承担着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中两个子系统的总装集成任务,这两个子系统负责把空间站舱内环境中航天员呼吸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吸附再生,把舱内环境中的一些微量有害气体进行去除,可以简单理解为空间站舱内的空气净化器。
朱家龙介绍,这两个子系统在空间站环控生保体系中属于比较复杂的,在空间有限、重量有限的条件下管路设计极为复杂。
2017年,朱家龙第一次参与大系统样机联调联试,公司的两个子系统样机也是第一次装配,装配期间几乎每一段复杂管路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导致两个子系统无法正常装配。因此,他们连夜从公司召集了各工种最有经验的操作师傅,在现场边装配、边记录、边改进设计、边返修零件。
“为了不影响大系统联调联试进度,我们公司10余人就像焊在了试验现场一样,连续21天,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通常凌晨4点多下班后,到酒店附近的包子铺,先吃包子铺的第一笼包子,吃完再回酒店睡4个小时左右的觉继续上班,干到最后一周感觉脚下都是飘的,感觉在任何地方都能睡着。”朱家龙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三周不间断努力,两个子系统按时按质完成大系统联调联试,试验期间一切工作性能正常,非常圆满地保障了大系统联调联试工作。“这段经历我始终铭记的就是,项目团队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冲着子系统交付的后墙节点,毫无怨言、精诚合作、密切协同,我想这大概就是每一个奋斗的航天人的样子。”朱家龙说。
为参与航天事业自豪
期待未来更多惊喜
对朱家龙而言,作为一名中国航天人,他很骄傲能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参与到航天强国的建设中。“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问天、梦天”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惊喜。“作为这些伟大事业的参与者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正是这种强烈的成就感,成为了我面对困难时的内驱动力,推动着我不断的去做难事,做正确的事。”朱家龙说。
谈及未来,朱家龙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行‘数字化工厂’的建设,通过科研生产管理转型、数字化生产线建设,我们有效提高了产品批产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我自己也在不断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公司推动形成全面“三高”发展模式的需要而努力。”
据了解,为支撑航天强国建设,航天烽火自2018年开始启动数字化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数字化产线19条,在建数字化产线9条,论证产线4条,持续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企业,推动组织模式、业务流程、人员结构和能力布局优化升级,实现企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