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若尔盖“鸟线矛盾” 这支护线爱鸟队伍交出三年探索“答卷”其实熊出没还有这三大穿帮镜头,网友:最后一个怎么解释?
张懿玲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近日,巡线队员抗州甲等人在当天太阳刚刚升起时,便来到若尔盖阿西乡热尔村,通过无人机、望远镜等设备对110千伏若真线展开巡视工作。透过望远镜,可以看到择塔而栖的鸟儿,以及该线路的运行情况。
据介绍,作为国家级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泥碳沼泽湿地,良好的生态使若尔盖成为受欢迎的鸟类栖息地之一。但草原上缺少高大树木,使得该区域的输配电线路杆塔成了不少鸟类的筑巢地,这也造成了鸟与输电线路的矛盾日益凸显。
“仅在2019年,在110千伏线路上一晚就曾出现6次鸟类造成的线路跳闸,给当地用电带来较大影响。”国网阿坝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主管罗俊说,近年来阿坝供电探索了“疏堵结合”生态治理方式,成立“护线爱鸟”巡线队,联合中科院等单位共同助力解决“鸟线矛盾”。
▲ 团队成员在雪地里交流勘察情况。
从“对立”到“亲密”
“以前以驱鸟防鸟为主,但收效甚微。”阿坝供电互联网办主任、“护线爱鸟”项目负责人刘勇告诉记者,草原上缺乏高大树木,驱鸟的方法非但没有减少在电力铁塔上筑巢的鸟类数量,反而挤压了它们筑巢的空间。
随着鸟类的减少,草原上鼠兔等物种快速繁殖,啃食草叶草根,掘洞翻土,严重破坏了若尔盖草原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
▲ 若尔盖草原鼠患灾害严重。张懿玲 摄
怎样才能既保护好黑颈鹤等鸟类,以及若尔盖湿地生态环境,又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呢?为此,刘勇和攻坚团队不断寻求电网与鸟类和谐共生之法。
2020年,该团队提出了“疏堵结合”生态护线爱鸟方式——即在全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杆塔防护区安装让鸟难以适应且不伤害鸟的新型防鸟设备,通过物理占位和主动驱离手段让鸟远离杆塔带电部位,减少鸟类活动对线路运行的影响,同时在杆塔非防护区配置多种结构的引栖鸟装置和人工鸟巢,以“疏”的方式为不同种群鸟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空间。
2022年5月,阿坝供电在若尔盖110千伏若唐线46~57号铁塔上安装了4个人工鸟巢、4套智能驱鸟装置和1套高清视频装置,初步探索“疏堵结合”生态治理方式。
6月,巡线人员在对试点区域进行例行巡视中惊喜地发现,一只鹰从53号铁塔上的人工鸟巢里展翅而起,鸟巢里铺满了其衔来的碎布等铺巢材料,这也意味着人工鸟巢第一批“住客”顺利入住。8月26日,该项目的成功探索,荣获同年“金钥匙·国家电网主题赛”中金奖。
▲ 2022年5月,阿坝公司在若尔盖110千伏若真线试点安装人工鸟巢。龙永俊 摄
据统计,自“疏堵结合”护线爱鸟综合治理实施以来,截至目前,110千伏若唐线、若真线线路跳闸率降低75%,在化解“鸟线矛盾”方面效果显著。
多方联动 护鸟“智慧值”攀升
据了解,为进一步拓展该公益项目的发展,助力若尔盖国家公园的创建,早在今年3月,阿坝供电、阿坝电信、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四川电科院、中国科学院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的多位专家也加入“护线爱鸟”团队,共同携手,以更加科学专业的方式来解决若尔盖的鸟线矛盾问题,守护好若尔盖湿地的万物生灵,共同为高原生态和谐发展助力。
11月中旬,“护线爱鸟”团队冒着风雪,走遍了180公里的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只为了同一件事——摸清涉鸟故障频发的10千伏若阿线、黑上线和110千伏若真线上鸟类栖息现状。
“我们的无人机搭载了‘AI自适应巡检技术’,能够实现无人机巡检的智能化和自主化,确保监测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11月17日,在一处杆塔旁,“护线爱鸟”团队成员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在对该区域输电线路进行全方位高精度拍照。
▲ 无人机飞巡。龙永俊 摄
中科院西南分部主任任泽鑫表示,若尔盖属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大多数线路所在区域网络信号较弱。为保证勘察过程中的拍摄图像质量,此次飞巡搭载了中科院研发的无人机AI自适应巡检技术,该系统支持无人机基于经纬度、时间、天气等信息模拟光照环境,精确选择监测区域,并通过AI识别算法对鸟类的种类、数量、栖息方式等进行初步监测。
除了中科院的新技术外,作为团队成员之一的四川电科院则在阿坝电网涉鸟故障分析工作扮演着“智慧大脑”的角色。电科院结合此次勘察了解的涉鸟故障线路跳闸情况,对涉鸟故障波形进行了分析和故障定位研究。
“护线爱鸟”团队通过创新构建输电线路通道与周边鸟类群体生态平衡模型,研究的“输配电线路鸟类检测算法”更是为实现“人鸟和谐”“线鸟和谐”提供了智力支撑。
为湿地装上“智慧之眼”
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花湖上,黄鸭、灰雁成群栖于湖畔,飞鸟则悠闲于湖中。据了解,除了大家熟知的黑颈鹤外,还有跨越西伯利亚几万公里的大天鹅,每年12月左右,都会飞回若尔盖花湖生态保护区越冬。
▲ 花湖生态保护区。龙永俊 摄
为让更多的人关注鸟类、了解鸟类并爱护鸟类,阿坝供电计划联合阿坝电信在花湖开启一场高清慢直播。“我们希望通过慢直播的形式,让广大网友利用手机便可‘近距离’观看大天鹅游弋、飞翔、嬉戏的美丽倩影,进而推动全社会关注‘护线爱鸟’工作。”
同时,还将继续增加高清视频装置的布点,通过人工鸟巢+视频监控的方式,实现对鸟类的种类、数量、栖息方式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
目前,“护线爱鸟”团队正结合调研结果完善“疏堵结合-护线爱鸟”整体方案,计划在10千伏若阿线、黑上线,110千伏若真线涉鸟故障频发和鼠害严重区域的30基杆塔试点安装栖鸟平台和人工鸟巢,引导鸟类远离杆塔带电部位,并配置适量的高清视频装置,试点开展鸟类活动、保护、入住、环境等数据采集工作,24小时呵护鸟线安全。
▲ 护线爱鸟团队实地试验人工鸟巢的适配性。摄 张懿玲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鸟防装备信息化水平,团队还将依托中科院Tiny AI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技术,对鸟类数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采集和算法模型轻量化处理,并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进行跨鸟类学、电力系统的合作研究,力争打造高清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智慧鸟情监测保护系统和鸟类大数据中心,从而对驱、防、引鸟措施和效果开展动态评估,助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有更多力量能够加入到‘护线爱鸟’项目中,为‘护线爱鸟’工作提供样板案例。”刘勇表示,未来,团队还将在草原涉鸟故障同样严重的红原、阿坝县以及其他省份开展示范应用和推广工作,并与政府及相关机构建立协同共建长效机制,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宣传、加深全社会对生态安全及供电安全协调发展的认知,推动输电线路涉鸟故障生态防治技术的标准和检验规程示范应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