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张安中:替女儿陈冲领养双胞胎,如今癌症去世没能见女儿最后一面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07 阅读数:人阅读

 

陈冲的名字是外公张昌绍给取的,

取“冲”字,意为“第二个阿中”,

这个“阿中”指的就是陈冲的母亲张安中。

而对于陈冲来说,母亲确实是她这辈子永远的榜样,

也是她面对种种非议,人生走入低谷时指路的明灯。

01 陈冲的榜样

天生的电影明星陈冲,出生在一个跟电影没有多大关系的家庭。

她的外公张昌绍是著名的药理学家,曾赴英美留学,并受聘于哈佛大学。

可他却抛开优厚的生活,在国难最深重的1940年回到祖国。

陈冲的父母都是搞医学的,父亲的业余爱好是摄影,母亲张安中美丽智慧又会唱歌。

小时候夏天的夜晚,陈冲跟妈妈一起到阳台上冲澡,她用水管帮妈妈冲头发冲身子的时候,总是默默地感叹她的美丽。

不过皮相一向是最浅薄的,能一辈子吸引人的,是她的涵养和智慧。

陈冲曾这样形容母亲的工作:

“一位母亲过去的同学和同事告诉我,妈妈最突出的是她的想象力,她的创造性思维。她一分配到教研组就把“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编成一本剧本,跟另外一位同学合作拍了一部动画片。”

在2009年11月中国药理学会表彰对中国药物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药理学家名单里,张安中位列其中。

张安中从来不是不知道变通的老学究,她能将娱乐融入专业里,在生活中育儿也别具一格。

她从来没有强迫过陈冲或者儿子陈川做功课或者学一技之长,只是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影响着他们。

陈冲至今都记得,母亲坐在书桌旁挺拔的身影,而每次看到母亲的身影,她和哥哥总会安静下来,哥哥趴在木箱上画画,陈冲就在一旁读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

记录下这些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每每写作文时,这些句子总能成为同学们抢着借的香饽饽。

也因为有这样的家教和生活氛围,陈冲才能在1975年的演员选拔中脱颖而出,进而走上演艺道路,

而她数次因为“裸”而引起的轩然大波,被逼上绝路,也是母亲让她重拾信心。

02 演艺风波

陈冲在童年时期就明白要自强你越灰溜溜,人家越整你。

1975年,上影厂来选演员,扮演《井冈山》中的红军小战士,陈冲成绩虽然好,但是成分不好,也没想着自己能选上,穿着一身旧军装就去了。

被问了几句年龄和家庭的基本情况,就让她回去了。

陈冲以为自己落选了,没想到突然又被通知参加复试,这一次她才开始真的上了心。

复试时,去了很多漂亮又有表演经验的女孩,陈冲觉得自己胜算不大,在表演节目的时候就用英文朗诵了一段《为人民服务》。

从外公和母亲嘴里,陈冲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但出国对当时的陈冲来说还是太遥远了,英文是链接她与世界的一根纽带,所以她十分喜欢英文,学习也特别用功。

让她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段英文朗诵,让面试官对陈冲印象深刻,拿到了这个角色。

虽然只有一句台词,却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青春》里的哑妹,让她开始崭露头角;与唐国强合作的《小花》,为她赢得了第一座百花奖影后桂冠。

而这一年,陈冲才18岁。

才女作家张爱玲曾说过:成名要趁早。

陈冲倒是年少成名,可是掌声背后,她感觉到的不是开心,而是惶恐。

她感觉自己如果死守着这些荣誉,所有的可能性都会慢慢死掉,包括荣誉本身。

她希望能走出去看看,去了解生活的更多形式,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恰巧,那年张安中被公派到美国做科研,陈冲觉得自己也该是时候走出国门去看看了。

不是谁都有勇气,放下国内的一切荣誉、地位和名气,变回“什么都不是”的状态,在国外洗盘子当保姆从头再来的。

那是陈冲第一次离开母亲和家人的照顾,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压力,

为了攒学费,她在美国洗盘子、当保姆、当家教、餐厅的领位、图书管理员、演小角色,几乎什么都做。

在纽约的一家台湾餐厅打工期间,老板认出了陈冲就是国内那个家喻户晓的“小花”,逢人便说“这个是在大陆得最佳女主角的”。

昔日的殊荣和眼下的窘迫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以及“有失国体”的羞愧,让陈冲无地自容。

不过生活虽然十分辛苦,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总鼓励自己:我不会一辈子做领位、不会一辈子帮人家带孩子、不会一辈子做图书管理员的。

终于在1986年,陈冲抓住了能证明自己的机会,她在停车场偶遇意大利制片人迪诺·德·劳伦蒂斯,被邀请出演了美国电影《大班》中的美美,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87年,她出演的《末代皇帝》中的婉容,让她以两票之差,与奥斯卡影后擦肩而过。

仅仅2年时间。陈冲的名字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可是在国内她却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名气有多大,争议就有多大。

不管是《大班》中的美美,还是《末代皇帝》中的婉容,在影片中都有大量的裸露镜头,

这是那个保守年代的人不能理解的,他们认为陈冲这是“演了黄色电影”,“背叛了祖国”,“丑化了中国文化”,

各种非议和指责纷至沓来,陈冲终日惶恐,一度以为自己再也回不了国了。

在国内的家人更是承受着来自周遭的巨大压力,这让陈冲更加愧疚和害怕。

陈冲当时并不敢跟父母提起这些事情,但是张安中还是听到了周围的一些人讨论关于陈冲“性感”的话题。

陈冲害怕母亲会生气,

可她没想到,母亲只是看着杂志上的电影画报,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性感)这个东西,是自己心里的,是要自己享受的。”

陈冲没想到母亲能有这么酷的认知,说出这么酷的话,让她悬着的心落了地。

03 感情的挫败

陈冲凭借小花走红后,在众多追求者中接受了一个来自北京的男孩的追求。

男孩十分优秀,出自学者之家,懂古文,通音乐,也会作画,更重要的是,他面容俊秀,气质脱俗,洋溢着潇洒奔放的浪漫气质。

陈冲一下就坠入了爱河,她出国之后,男孩也拿到了一所艺术院校的硕士奖学金,追随她一起到了美国。

艺术家总是浪漫多情的,外面的花花世界,长期的两地分离让男孩不再只望着陈冲一个人,陈冲发现了另一个陌生女人的存在。

这对一个热恋中的女孩是何等的打击不言而喻,一段时间的纠葛后,两人分手了,

陈冲最后剩下的不止伤痕累累的心,还有这场错爱结出的苦涩果实:一个不该孕育的生命。

她没有告诉男孩,独自承担了这个后果,用父母给的400美元生活费完成了这场爱的剥离。

这对陈冲的打击几乎是灭顶的,她一度自卑地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时候,脑子里响起的是母亲从小让她背的一句话:

“我是陈冲,我妈妈叫张安中,我爸爸叫陈星荣,我家住在平江路17弄10号。”

小时候常背这句话是为了防止走丢后,找不到回家的路;长大后,这句话却成了她迷茫时的指引,

提醒她别忘了生命中的爱和牵挂、责任和使命,让她清醒,让她心安,是她在初恋失败后走出低谷的动力。

1986年,陈冲和第一任丈夫柳青步入婚姻。

柳青来自香港,擅长功夫拳脚,很早便来到好莱坞独自闯荡,做身段教练,也跑跑龙套,

后来成了陈冲的经纪人,为初到美国四处碰壁的陈冲提供了不少帮助,《末代皇帝》就是他帮陈冲接下的。

柳青成就了陈冲,但是作为丈夫他并不适合彼此。

柳青太在乎陈冲了,总是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对出现在陈冲身边的任何男性都充满警惕与嫉妒。

这种强烈到无以复加的独占欲发展到最后,他甚至拔掉家中所有电话线,不许陈冲和男人说话,甚至不允许她看除自己之外的任何异性。

这样的生活让陈冲感到十分痛苦,她的家人也不看好她的这段婚姻,

陈冲的外婆还对她说了一句,只要没有孩子就不要紧。

果然,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4年就结束了。

这时陈冲已经28岁了,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正是她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但是陈冲却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没有了再试错的激情,只想找到终身伴侣。

后来经人介绍,她认识了英俊而宽厚的胸外科医生许彼得,

许彼得原是北京人,5岁去了香港,11岁又移民美国,虽然被美国文化浸淫,但还是喜欢东方人的严谨和含蓄,

这与陈冲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数次约会之后,他们便决定相伴终生。

婚后有人故意整蛊说:“看了你老婆拍的裸戏,够棒的!”

对于其他男人,这句话甚至是可引发一桩血案的诱因。但彼得选择了绵里藏针的回怼,他说:“是吗,那你还没看到她在家里的样子呢,比电影里棒多了!”

那人乖乖闭上嘴巴。

这也证明,陈冲真的没有选错人!

04 领养双胞胎

陈冲和许彼得婚后一直相敬如宾,唯一的遗憾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孩子。

为了圆陈冲的妈妈梦,彼得劝陈冲回国认养一个孩子,毕竟原来都是中国人,东方血统更加容易沟通和亲近。

1997年,陈冲夫妇向中国收养中心表达了想要收养一对双胞胎女孩的心愿。

通过在全国收养的孤儿资料中排查,查询到广西省南宁市社会福利院有一对1岁的双胞胎姐妹花,院雪英和院雪华,符合陈冲的收养意愿。

1998年4月,中国收养中心通知在美国的陈冲夫妇去广西办理收养手续。

可是等到7月13日,陈冲并没能来广西办理收养手续,来办理手续的是陈冲的母亲张安中和丈夫许彼得。

姐妹俩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非常惹人怜爱。

张安中和许彼得一眼就相中了两姐妹,高兴地赞叹:好漂亮,就是他们了。

最开始工作人员也很疑惑,陈冲为什么没有自己回国来接孩子,

张安中解释道,陈冲工作太忙了,走不开。不过她已经看过孩子们的照片了,很喜欢她们。

她已经在美国为姐妹两准备好了吃的、穿的和保姆,打算让她们在美国接受最好的教育。

办理收养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全程摄像陪同,手续办好后,张安中将两串珍珠项链挂到两姐妹的脖子上,亲着两姐妹高兴的说:“我们得到了广西的两颗明珠啊。”

可是让谁都没想到的是,双胞胎刚到美国3个月,陈冲就生下了大女儿许文婷。

当时有媒体质疑陈冲是否能像对待亲女儿一样对待养女,陈冲在1999年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还说:

“我们对三个女儿一视同仁,领来的两个,比小贝贝(亲生女儿)稍大一岁,她俩很懂事,很聪明,很喜欢小妹妹……她们长大后,我和彼得要坦诚地告诉孩子领养的事。”

到了2002年,陈冲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从此她领养的双胞胎女儿不见踪影。

随着陈冲把事业重心移回中国,把家也搬到上海后,她频繁带着两个女儿出现在公开场所,从没见过她领养的一对双胞胎养女。

再等到2009年的时候,陈冲居然已经不承认领养过孩子了。

在为《太阳照常升起》宣传时陈冲说:“我曾想过要领养,但后来为了拥有这种女性特有的人生经历,就生了女儿……”

领养的双胞胎去哪儿了?这一度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狂批陈冲没有同情心和良知,甚至给陈冲起了个“弃养陈”的绰号。

后来陈冲经纪人解释说,当时陈冲觉得自己能够照顾三个孩子,但后来发现,确实没有太多精力来同时照顾三个孩子,于是,陈冲将双胞胎女儿“转让”给了一对纽约的夫妇。

这对夫妇非常希望能收养孩子,而且经济条件很好,两个孩子的生活条件也很好,

陈冲每年都会和这对纽约夫妇互相寄卡片联络,也知道孩子生活得很好,

但对孩子来说,没有必要知道太多当初领养的细节,因此陈冲和孩子本人已经没有联系了。

不管双胞胎后来生活的有多好,陈冲收养又转让是不争的事实,这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怎么样的影响,我们不敢想象。

消息曝光后,民政部门打算通过收养中心给陈冲发函,采取相应的措施,

但是了解到双胞胎到美国后,已经是美国国籍,他们也鞭长莫及。

“双胞胎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成了陈冲永远解释不清的污点,也成了母亲张安中的遗憾。

05 遗憾

不过生活从来都是自己的,你能帮忙,却无法决定别人的人生方向。

不管陈冲在美国,在影坛上如何的风光,张安中依旧在不紧不慢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退休后张安中的生活依旧优雅,她报考老年大学学习编曲,还参加了东方电视台《精彩老朋友》的钢琴比赛,决赛时获得老年组的第一名。

将近80岁的时候,还读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今年2月,张安中被确诊淋巴癌,陈冲飞去上海陪了母亲三个月,陪母亲一起扛过了最难熬的化疗期,病情有了好转。

10月初,陈冲再次飞往上海探望,但她离开仅三周,母亲就永远离开了她。

接到病危通知书的时候哥哥就告诉她,“母亲可能等不到你隔离三周后出来了”。

但是张安中还是在生不如死额折磨中坚持了一个礼拜,她大概还是不甘心的吧,希望能见女儿最后一面,但终究没能如愿.......

“此生第一个爱我的人,也是我第一个爱的人在水深火热中受难,我却没有在她身边。人怎么可能从这样的遗憾中走出来?”

对于陈冲来说,这个答案无解,我们只能说:

张安中先生,请一路走好!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