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又一家公司破产,自动驾驶,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06 阅读数:人阅读

 

作者:文哲;

前几天,与一位做自动驾驶算法的朋友聊天,他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但没人愿意买单!

他询问了我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我给他的答复是自动驾驶离大家太远了!

究竟有多远?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对于非车企来说,这甚至是一个没有结果的项目!

前几天,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图森未来被爆退市的消息再一次的震惊了这个产业,曾经一度被各界看好的自动驾驶到了真正需要落地的时候却迎来了最沉痛的打击!

自动驾驶,或许并不该由软件公司来推进!

软件服务商:大厂不用,小厂无量

在电动化转变已经打实了基础之后,智能化成为了车企的下一个目标,而对于车企来说,自动驾驶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而车企不愿将这块让给软件公司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也造成了当下的自动驾驶服务商非常尴尬的一幕,软件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更强的实力,却并不被大厂选择,只能依靠小车企谋求合作来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

而汽车的成本理论让软件服务上始终无法将成本进一步的摊薄,甚至到今天,几乎没有一家软件服务商是盈利的。

投入巨大的资金研发只为避开造车的重资产模式,但是,最终的结果导向却依旧指向了同一个结果:下场造车!

这或许是各大软件公司最终不得不为之的动作!

消费者:没有绝对安全就是隐患

此前,我体验了多家车企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后,发现了大家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不同的,有高精地图方案,有视觉+雷达方案,有三者融合的,甚至有引入AI的,不管是哪一种,在实际的体验中还是会有和人逻辑相背的地方,但是,这几次试驾下来,我还是改观了不少,至少在高速路况下,我还是愿意去体验和使用的。

比起行业的火爆,消费者的态度却是能不用则不用,这也让自动驾驶始终无法转化成购买力,如果消费者不认可,它的上车只能是一项附加功能,这也将导致车企陷入两难的局面:上车则代表成本的增加,而不上车则无法与竞争对手相抗衡,如果说这是一项消费者眼中鸡肋的功能也不为过!

经历太多不安全的案例,对自动驾驶的担心和焦虑也一直是困消费者的核心点,尤其是在事故发生后,究竟该谁来负责,奔驰说出了问题算他的,但是,该如何来界定呢?

这才是根本,以至于其他车企并没有选择跟进,加上国内法规的限制,也许,在功能上已经可以实现L3级,甚至L4级了,但是,为了能够上车,最终依旧选择了L2+,或者L2.9级这样的定位来宣传!

或许是过度的宣传,或许是担心,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的不认可是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的,正如曾经涡轮发动机一样,多少年以后,当全民都用涡轮发动机了,大家才愿意接受!

而自动驾驶与涡轮还有一个本质的差别,那就是各家车企的水平不一,能够支持和实现的功能也存在着差异化,如同统一也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一大难题,涡轮坏了无非就是动力不行了,而自动驾驶系统无法优化好,可能就是事故了!

自动驾驶的隐患终究是人

如果自动驾驶需要在汽车领域得到施展,最大的难题并非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而是人!

每个驾驶员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如何去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很难,除非,让车成为真正的工具,不需要人来掌控的工具才有可能让自动驾驶来到最终的形态:L5级别!

但是,这种可能性有吗?

有!在技术能够实现L5的时候,全面替代掉所有需要司机来驾驶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由系统来决策的驾驶,到了那时候,是否会有新问题出现呢?比如说是否会被黑客利用,是否会有系统紊乱这类问题。

不管是哪一种,单纯从使用场景来说,无法将人的因素排除在外,那么,车企很难满足千人前面的诉求,自动驾驶也将最终无法到达L5!

时代在进步,L5终究会有被拿下的一天,只是,这个时间还需要多久?谁也没有绝对的答案,至少,从目前来看,我觉得10年可能是比较短的了!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