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初秋故乡青板桥水库行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02 阅读数:人阅读

 

作者:秋天的岁月

每每看到河边默默无闻的小草时,每每走在马路上踩着一声不吭的铺路石时,每每到乡下遇到低头吃力耕地的老黄牛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故乡那座让我魂牵梦绕,犹如小草、铺路石、老黄牛那样不求名利,为灌溉故乡方圆几十里农田和供几万人饮水、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湖北省孝昌县邹岗镇青板桥水库。

  (照片1,清澈库水浇灌后的一行行茶树,绿色扑人绿色醉人,风景独有这边好。)

(照片2,一泓库水润良田,近水楼台先得月。水库大坝脚下西边的田野上,金灿灿的稻谷,阵阵秋风拂过,层层稻浪翻滚。)

据民间传说:青板桥水库库名源于水库东边的一条无名小河,在远古时代,小河北边住着一户姓罗的人家。有一年夏天的黄昏,女主人得到了娘家母亲病危的音信后,思母心切的她,恨不得插上双翅飞到小河南边不远的母亲身边见老人最后一面。她如果沿着河岸绕着赶路至少天黑后才能赶到娘家,她也许给母亲送不了终,按当地风俗喻意着今生对母亲没有尽到孝,对此,农妇泪水涟涟蹲在河边嚎啕大哭起来!农妇的哭声传到了天上,天上大帝被农妇的孝心而感动,不一会儿天空突然电闪雷鸣,正在河边的她霎时看见从天上飞下一块大青石板正好落在南北两边河岸上,瞬间变成了一座桥。农妇从青石板桥迅速过了河,最后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娘家,在母亲落气前为其送了终。由此农妇对天上大帝心怀感恩,日后每年的那一天她必到桥上向着苍天鞠躬叩拜,以表她对天上大帝的感恩之情,天长日久后来人们就称这条河上的桥为青板桥(以上只是青板桥的传说,真正的青板桥在水库建成后被淹没在库底。1978年遇上百年大旱,库水被几乎抽干后,我和村里人到水库捉鱼时还到位于库底中央的桥上玩耍,桥墩上"青板桥"三个字仍依稀可见。)。

在五十年代未,原湖北省孝感县邹岗区(1951年设区,1958年7月改为公社,1960年又改为区,1975年撤区并社改为公社,1987年改为镇。)政府,积极响应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伟大号召,为了解决所属芦管片区的青桥、大路、李集、乘风等七个大队近六十个多个生产小队(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中期为芦管公社),共计几万亩农田的灌溉缺水和三万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于1957年10月开工至次年4月竣工修建了青板桥水库(参加修建水库的有近万名社员,以下筒称水库)。水库的大坝拦截于杨店河支流黄家寨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供水效益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面积约为1285.12亩,总库容量为611.26m3,正常蓄水位为67.20m,设计洪水位为67.93m,承雨面积为6.38Km2,坝址以上干流长为5.5Km,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南北输水涵管等建筑物构成。

(照片3,在绿色的点缀陪衬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如诗如画。)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板桥水库是一座小型水库, 它虽然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也没有向孝昌县境内的滑石冲、观音岩大型水库显有名气,但是我对它却情有独钟。岁月如歌,弹指间我己离乡四十三载,但我对故乡的青扳桥水库总是刻骨铭心久久难以忘怀。曾记得著名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追根溯源我不仅是吃着它的水灌溉的庄稼稻米长大的,而且我从出生到十八岁参军前(1979年),都是它甘甜的水滋养着我人生路上成长的心田。人们常说:饮水思源,由此,我深深地爱着它……

  (照片4,水库东边的鄂东北名山双峰山,给水库锦上添花。)

  (照片5,山水连天皆一色,喜看稻菽千重浪。)

"衰老不耐暑,喜甚秋咫尺。秋来几时何,炮煮乃尔剧″。虽然时值初秋,但自1961年才发生过的罕见高温酷热仍笼罩着荆楚大地。炎炎烈日滚滚热浪仍挡不住我回故乡的脚步,初秋的一个早晨,已年过花甲的我和司机从武汉驱车向青板桥水库出发了。汽车从京港奥高速公路杨店出口下后,行驶在杨店往方集至芦管公路上,道路两旁田里的稻谷被太阳晒得弯腰低头,路边的水塘基本干涸见底了。半小时后车穿过芦管集市向北拐后,过朱家大湾和周家大湾后我来到了水库。晌午时分烈日当空,我站在水库大坝上,极目远眺水库东边那巍峨壮丽的双峰山,让人心旷神怡。大坝西边青桥大湾的田野上稻谷金黄,秋风吹来卷起千重浪。映入我眼帘的还有水库南边库坡上遍地的一行行茶树,贪婪吸吮过水库纯净的水长得郁郁葱葱,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海洋。我仰望水库蓝天上的几朵白云,就像白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白色的花格外壮观。从大坝上可以俯瞰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水里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库水清流,给水库增添了生机。我从坝上走到大坝下库水边,清清水面像一面镜子,水下不时有肥大的鱼儿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将头冒出水面(老家人称它为胖头鱼),吐出几口气泡后接着又缩头钻进水里,自由自在地向库中央游去。

  (作者在水库南边坡地观赏绿油油的茶园时,享受着从水库上吹来一阵阵凉爽的风。)

(照片6,蓝天白云下库水碧波荡漾、绿荫环绕的库区风景格外美丽。)

头顶烈日我慢慢行在走库水边,忽然一阵风吹来,平静的水面上忽而涌起一层层涟漪,不一会儿又泛起一排排细浪。触景生情我的心犹如起伏的浪花翻涌出缕缕思绪……我想起了已故的父亲生前,曾多次向我讲起当年他和乡亲们起早贪黑参加修建水库的往事(曾是原大路大队老干部)。我仿佛看到了在那个火红年代,我的父辈们在寒冬腊月不辞辛劳奋战在修建水库的工地上。我仿佛又看到了他们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抢进度赶任务埋头苦干默默奉献,肩挑手扛拚命筑大坝,在修建水库的开工那年,乡亲们在工地上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九傍晚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收工回家(据作者同学孔德新介绍,其堂兄孔昌德这位模范社员,因在工地上重活累活撸起袖子舍得出力干,他所在原孔砦大队乡亲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孔大力。)。我仿佛还看到了工地上人山人海红旗飘飘,乡亲们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场面。在我耳边仿佛还传来了乡亲们在筑大坝举起落下石硪(打夯)时喊的"哟哟、呀喂哟″的号子声……鲁迅曾说:"我们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他们身上彰显了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赤县农民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壮志!一座水库,一座丰碑,一段令人致敬的激情燃烧岁月。时光也许会冲淡一切,但却无法冲淡我对四十三年前参军前夕向水库告别的记忆。那是一个仲冬时节,当生活的罗盘拟将我青春的小舟引入我梦寐以求的北国军营时,记得是离别故乡的前一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我来到水库大坝下水边。我拾起一枚石子,又抓起一把细沙土,心中对故乡的依恋,对水库的难舍之情油然而生。库边的小草亲吻着我的裤脚,往日哗啦哗啦的库水此时显得风平浪静,仿佛在默默地祝福我在军旅路上一帆风顺!忽然间一阵风徐徐吹来,水面上传出了轻轻的浪声,犹如妈妈对我语重心长的叮咛嘱咐:孩子,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不仅要爱水库,而且还要去爱祖国母亲怀抱里的条条江河,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正沉浸在忆往昔情网中的我,突然被大坝上行驶的汽车传来的刺耳喇叭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在缓缓行走中弯下腰拾起水边的一块平扁的小石块,望着碧波荡漾的库水时不禁童心萌动,玩起了童年时在水库边用扁平小石块向水中扔撇撇的游戏。我将右手心里捏着的小石块使劲扔到水面上,撇撇后(小石块)面迅速溅起一条细浪冲向前方(哈哈哈,莫笑老叟还童心。)。目睹渐渐远去的细浪,我眼前浮现出了童年时,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光着脚丫穿着短裤、背着大人偷偷到水库里抹汗(玩水)、打捞普球(打鼓球)、视仰卧(仰泳),一起掬水嬉戏在浪花里打水仗的情景……叹,人生最美好、最洁净、最纯真的时光,莫过于对童年的回忆啊!

  (五十年代社员们修建水库的场景,图片源于网络)

(照片7,沧海桑田,时光如水。长长的大坝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六十四载默默地守护着水库。似是在向大坝上来往的行人一次次地诉说着,当年乡亲们修建水库时,将从库底一锄一锄挖的土一筐一筐、一担一担、一步一步挑到逐步增高的坝上,然后用石硪在土上一层一层夯实辛苦劳动的故事。)

我在水库大坝下的水边边走边接二连三地玩扔撇撇游戏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大坝往一刘湾方向的闸口处。这个位于水库大坝北边的闸口,就是昔日每逢干旱年份给我们村里放水的闸。抗旱时水通过闸口下的一条水渠,流过一刘湾(村名)、到高家湾(村名)、过黄陂塘(村名)、穿屠夫湾(村名)、至新屋湾(村名),哗啦啦的水再流入我们村北头的水塘后(这条水渠经过我村后还延伸向院子湾和劳勤湾两个村送水),村里人再将水分流到一块块已龟裂的稻田里。乡亲们用手指着着庄稼开玩笑地说:你们有口福喝青板桥水库送来的"肉汤″,干旱的庄稼有救了,人畜吃水再不用发愁了。乡亲们个个喜笑颜开,人人夸青板桥水库的水犹如是雪里送炭(也是人畜的救命水),大家感恩青扳桥水库的表情洋溢在脸上(这条水渠经过的村湾是原李集、大路、五丰大队的部分几个生产小队,他们不仅都从水渠中共用水灌溉抗旱,而且还把水再分流到祠堂湾、高家砦、梅家桥等村灌溉抗旱。)。水库南北原还各有一个抽水泵站,抗旱时泵站抽水机日夜满负荷运转。泵站负责人作者父亲的好友刘务英叔叔和同事们,常常是废寝忘食地操守着抽水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及时将水送至原芦管片区下属的原李集、五丰、乘风、周庙、芦管、枣林、杏林和民利大队,然后由所在大队将水统一分流到各个生产小队(但凡是能通过水库开闸放水到水渠后直接可以送水的生产小队,都不在抽水泵站送水的范围内。如与水库邻近的原青桥大队,基本上靠水库闸口放水灌溉庄稼。)。

(照片8,蓝蓝的天空,清清的库水,绿绿的茶园,美美的风景。)

  (照片9,这是今年初夏,青桥村书记刘易下到水中带领村民们清除杂草,涂黄色处系刘易。)

烈日炎炎似火烧,我早已是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我从闸口处返回到库水边,蹲下来用双手掬水洗了洗脸,然后将矿泉水瓶放在水里灌满水后,仰着脖子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白驹过隙,四十三年后再喝故乡水库的水,仍感觉还是那么的甘甜,甜得醉人甜得我心花怒放,让游子回味无穷。我多年后还能喝上水库清澈干净的水,也是与当地政府和青桥村加强和重视水资源环境保护分不开的,由此,我要为他们(今年初夏我还从网络上看到水库所在地的青桥村书记刘易站在水里带领村民们铲除库边杂草的抖音画面)造福百姓蓄一池碧绿,护一库清泉 的善举 点个大大的赞!

太阳已偏西,一直座在大坝车上等我的司机,也许呆久了忽然大声催我返汉。我赶紧用塑料袋装了库水边的10个褐色鸽子蛋大的小石头,又在水库里灌满了一瓶水后,一步一步登上了大坝。司机见我拿着这两样东西后说:老刘呀,大老远拿这不值分文的东西回武汉是在浪费表情啊。我对他说,"这是我家乡水库里的石头和水,它们在我心中是价值连城″。是啊,收藏它寄托着我对故乡深深的怀念,日后当我思念故乡时就看看这些石头和水心灵上就会有归宿感,也是我对故乡青板桥水库永恒的眷恋。

故乡的 青板桥水库它虽然象小草、铺路石、老黄牛那样没有名气,但它仍年复一年默默地滋润着故乡的这片热土,哺育了一代代人,在我和乡亲们的心中,它永远是"功臣″和"恩人″!

  (作者的战友,孝昌籍某部退休上校,军旅书法家叶梓琴为作者青板桥水库之行题字)

朋友:天上最美是明月,地上最美是青板桥水库!待高温热浪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时,热情好客的青桥村乡亲们,欢迎你来风光旖旎的青板桥水库观光!

(注:本文中青板桥水库的概况及数据资料,由孝昌县水利和湖泊局王姓工作人员提供。有关青板桥来历的故事素材,由青桥村庄上湾村民刘女士提供。文中照片1~9由青桥村书记刘易提供,作者照片由刘春华提供,书法作品由作者的战友叶梓琴提供,在此,作者向以上各位一并致谢!)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经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