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T之全跳动详解及应用场景示例
全跳动
全跳动:表面或贴切平面的所有元素相对于基准轴线或由基准参照系建立的转动轴线的波动为零的状态,是一个同时影响直径或表面上的所有元素相对于基准中心线的形状,方向和位置的复合控制。
全跳动是控制零件表面跳动总量的形位公差。它同时应用到直径长度上的所有要素。
全跳动是复合控制,同时控制零件特征的形状,位置和方向。
全跳动的公差带:两个以基准为中心的同心圆柱。外圆是表面元素到基准中心的最远距离,内圆和外圆间的径向尺寸就是公差值。
百分表测量
用百分表测量时,零件旋转360度,通过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反映形状,方向和位置的误差,零件旋转,百分表读出圆度,百分表同时沿轴向移动,反映出圆柱表面直线度和椎度。
跳动的误差可能全部来自轴向偏移,最大的轴向偏移等于跳动公差的一半,当径向存在椭圆,所允许的轴向偏移该减去圆度误差,可惜百分表的读数不能把圆度误差从轴向偏移分开。
全跳动的应用
1、表面的全跳动度控制
全跳动度可控制被测要素表面的所有元素。公差同时应用于表面的所有圆形与轮廓元素。当应用于绕基准轴线建立的表面时,全跳动度可控制累积波动,如圆柱形表面的圆度、圆柱度、直线度、与位置(同轴要求),如下图所示。

表面的所有元素需在两个通州圆柱组成的公差带范围内,这两个圆柱在半径方向上分开的距离等于规定的公差。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约束平移。
当应用于沿垂直于基准轴线方向建立的表面时,全跳动度可控制累积波动,如平表面的平面度,直线度、垂直度。如下图所示。

表面的所有元素需在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公差带范围内,这两个平面分开的距离等于规定的公差值。公差值相对于基准轴线约束转动(法向)。
较小的全跳动度公差与较大的尺寸公差
可在要素上应用较小的全跳动公差以及较大的尺寸公差,如下图所示,在整个要素上需满足0.02mm的全跳动度公差。当满足跳动公差时,可将要素的尺寸波动限制在0.11mm范围内。
全跳动可将任何一个实际加工零件的横截面尺寸波动限定在0.11范围内。然而,任何零件可实际加工于最大或最小尺寸、或两者之间的任意尺寸,只要尺寸波动不导致超出全跳动公差。

较大的跳动度公差与较小的尺寸公差
当圆跳动度或全跳动度公差大于尺寸公差时,尺寸公差可控制尺寸与形状波动。较大的跳动度公差则控制回旋表面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方向和同轴要求。如下图所示,较大的跳动度公差也可控制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表面的方向。

应用于贴切平面的跳动度公差
跳动度公差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共面要素表面的贴切平面。除非另有规定,对于与贴切平面要求共同应用的跳动度公差,贴切平面的范围为圆形的,其半径等于转动轴线与被测表面上的最远点之间的距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下一篇:跳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