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最新演讲:推动贷款利率降低是现实考虑,“房住不炒”不只靠货币政策
当前我国是否应继续降低利率?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受其影响?资管政策未来如何实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如何破解?
12月1日在第四届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发表最新演讲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解析。
1、推动贷款利率降得更多是一个现实考虑
2、要稳住房地产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有各种经济措施,不是光靠货币政策来控制
3、资管业务调整避免落实环节简单化“一刀切”倾向、层层传递加码倾向以及不同部门方案同时叠加共振现象
4、一旦企业信用不到位,金融机构贷款会天然、本能地回避
推动降低贷款利率是现实考虑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3.8%,PPI同比下降1.6%。
针对上述数据,黄奇帆表示,若长期如此,相当于老百姓的存款利率下降、企业贷款利率上升。为了吸引老百姓保持稳定的储蓄,同时降低企业负担,以及明年稳经济、稳增长、稳金融,按照央行推动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推动贷款利率降得更多是一个现实考虑。
“房住不炒”不是光靠货币政策来控制
在考虑降低利率时,黄奇帆认为,一般会有三种忧虑。
1、如果现在利率下降零点几或1个百分点,是不是会助长房地产炒作?
黄奇帆认为,基准利率下调面对的是实体经济和整体国民经济。在此意义上,房地产调控只是其中一小个环节,要稳住房地产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有各种经济措施,不是光靠货币政策来控制。
2、现在发达经济体都在降息,中国降息是不是在跟它们走?
黄奇帆认为,这是两码事。发达经济体特别是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原本实际利率已经到1%左右,再降就会变零利率、负利率。这种竞争性的零利率、量化宽松政策,无底线的宽松货币,长远看是有害的,我们绝不能走他们的路子。
“他们是1%往0%、负利率降,而我国基准利率在4%-5%之间,中小企业的利率在6%-7%甚至10%以上,通过影子银行融资的甚至达到15%、20%。在此情况下,我们适当再降一点,跟美国降到零利率、宽松货币是两码事,不应该混在一起。”黄奇帆表示。
3、围绕有可能发生的经济困难或者国际金融负面的冲击,我们要多留一些货币政策空间?
黄奇帆表示,这个是思考居安思危、留有余地,很重要,也很正确。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已较为困难,政策空间可以及时用起来。
“我国的金融存款贷款利差很高,我们金融GDP占全部GDP的5%或较为合理。多出来的2-3个点,相当于2-3万亿,若返还给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会更好。下一步,如果金融业降一个点,国民经济中各类企业就减少1万多亿元的成本。”黄奇帆称。
避免“一刀切”调整资管业务
黄奇帆表示,过去两年在资管业务调整上,“一行两会”制定了非常好且全面的方案,推动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效果。资管政策、金融监管政策方案都是非常周到、完整的,但在操作节奏上要有针对性。在实施过程中,避免落实环节简单化“一刀切”倾向、层层传递加码倾向以及不同部门方案同时叠加共振现象。
引导企业避免四面出击、到处开弓
黄奇帆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仅是金融企业的问题,还有部分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实体经济信用不到位。一旦企业信用不到位,金融机构的贷款会天然地、本能地回避。
“许多实体企业负债率不是50%、60%,而是80%、90%,甚至资不抵债。”黄奇帆表示,许多企业在顺周期、效益好的时候四面开花、到处布点,一遇上困难便资金链断裂,出现各种问题,甚至破产关闭。
因此,黄奇帆强调,要做好政策引导,告诫企业必须避免高负债,避免产能过剩、库存爆满、市场周转不灵等现象,避免四面出击、到处开弓、到处伸手、上马项目环节过多、串联运行、好高骛远等现象发生。
加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中小企业及实体经济的问题不仅是总量性、周期性的,更多还是结构性、体制机制性的。货币政策是总量性政策,对周期性问题有效,对结构性问题效果不太大。”黄奇帆说。
黄奇帆表示,结构性问题、体制机制性问题要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供给侧问题往往涉及到货币政策制度体制供给、资本市场制度体制供给、金融企业体制机制供给等方方面面。若结构性、基础性问题不从根本上改革解决,靠周期性、总量性的货币政策调节也很难,所以要加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合规网贷公司不良率较低
同日,黄奇帆还出席了“2019第一财经金融科技峰会”。黄奇帆表示,数字化平台应当与金融机构“强强联合”。
黄奇帆指出,讨论金融科技,本质是讨论数字化平台和金融科技的业务怎么结合。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四个方面构成现在的数字化平台。这个基础上又加上5G技术架构物联网,构成了产业框架。
黄奇帆表示,数字化平台做信贷要有合规的杠杆资金来源,给有一定信用依据的客户放贷,要受金融监管的约束。我国现有的互联网公司中真正符合要求的网贷没超过100家,贷款余额不超过1万亿元,但不良率在2%至3%,还是很好的,与P2P风马牛不相干。
喊话数字化平台
万亿资料别“烂在锅里”
黄奇帆建议,数字化平台和金融机构应该“强强互补”。一个数字化平台可以掌握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产业1万亿元甚至几万亿元价值的信贷资料。
黄奇帆认为,数字化平台的资本金不足以完成万亿元级别的信贷。“如果一个数字化平台把1万亿元的信贷资料烂在锅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话,做这1万亿的信贷,至少1000亿元-2000亿元资本金,还要8000亿元的贷款资金。”
黄奇帆指出,数字化平台要想自己完成这万亿元的信贷业务,除了要有规定的资本金,余下的贷款资金还要有合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办法是把8000亿元的客户资料转给银行,而现在国内有几十家银行在各省都有分行,最后就形成几百家上千家银行找合作对象。
目前,已经有平台开始践行这种模式,比如马云的蚂蚁金服、马化腾的微粒贷。“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蚂蚁金服在9月底跟100多家银行形成了客户资料的联盟。微众银行的微粒贷系统,把微信上的支付信息形成的几千亿的客户资料转给了上百家银行,这就形成了强强联合。”黄奇帆指出,“数字化平台,不管是马云的还是马化腾的都不要一门心思自己搞金融,要跟金融机构合作。”
利用了数字化平台的数据和技术,不代表银行就可以“高高挂起”。黄奇帆强调,数字化平台只是提供宏观信息,信贷业务还得“点对点”的做,业务人员和银行直接负责,坏账还得银行自己兜底。
“互联网公司形成万亿元的信贷资料,就像只是做了CT扫描。医生拿到照片是不能直接开刀的。”黄奇帆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本报记者:彭扬 欧阳剑环 王舒嫄 罗晗)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