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中国重工vs中国船舶, 当下南北船的极限及未来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28 阅读数:人阅读

 

人活着有三大原则:美食不可辜负,睡眠不可缺少,思虑不可太重。

话说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一路披荆斩棘,一路伤痕累累呢。

那些藏在生活里的烟火气,是最好的止痛药。

有句话叫做:“深夜失眠的人,一半因为心里有事,一半因为胃里没有食物。”

从柴米油盐,到锅碗瓢盆,是这些琐碎的日常,治愈了伤痛,也抚慰着人心。

人世艰难,学会用一两分美食的甜,冲淡那八九分生活的苦。

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才能拥有行走的底气。

对于睡眠,屠格涅夫曾说:

“睡眠像是清凉的浪花,会把你头脑中的一切浑浊浊荡涤干净。”

睡眠是一次滋养,让情绪和疲惫归零,身心恢复活力。

而思虑,人生大多数烦恼,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

思想包袱太重的人,注定走不了多远。不要困于一时得失,先行动再说,很多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心大则万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别往心里装垃圾,烦恼、忧愁、琐事,都轻轻放下。

“无论多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

一辈子太短,别争别愁,慢慢释怀,静静等待,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上,才不算白活。

大盘继续盘整中,新能源,创新药,AI科技,中特估,最近是各有起伏和震荡,小编觉得都还会有机会吧,新能源和创新药不可能一直跌下去,基本面摆在那,即便短期不看基本面,长期还是要看的;AI科技毫无疑问是今年的最强主线,一季度大涨,目前处于震荡下来的修复期,这不,今儿的影视股表现就很好嘛,华策影视直接20cm大长腿秀给你看,看不看由你;至于中特估,更是方兴未艾,大部分的票属于刚起步阶段,怎么可能就此善罢甘休,好戏还在后头。

所以我们就接着中特估的行情,看看前两天大热的船舶板块,2022财报和2023Q1财报公布以后,瞅瞅南北船的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究竟其基本面质地如何,后面再视情况看看包括中船防务,中国动力,中船科技等票的基本面

言归正传

01

认识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

中国重工,坐标北京, 2009年上市

中国重工为领先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等五大业务板块。

从产品用途区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科考装备和海洋开发装备等;从领域区分,主要业务分为军品业务领域和民品业务领域。作为海军装备的供应商,公司军品业务领域主要包括:航空母舰、大中小型水面战斗舰艇、常规动力潜艇、军辅船等。公司民品业务领域主要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气船、海工船、科考船及其他装备等。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船舶制造上市公司,旗下拥有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造船企业,业务覆盖船舶造修全周期,形成了VLCC、大型LNG船、万箱级集装箱船、LR2成品油船、好望角型散货船、25万吨矿砂船、40万吨矿砂船等多个优势船型,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多种类型的船型开发制造。其中,大连造船研制的VLCC全球市场份额领先。

行业因素: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2年全球共计成交新船881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6.6%。新船订单结构发生变化,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成交量同比分别降59.8%、50.0%和38.6%,但LNG运输船同比增长146.1%,占新船成交总量的19.6%。截至2022年末,全球手持订单规模为23093万载重吨,同比上涨1.9%。国内新造船市场也同样出现回落,根据克拉克森数据,我国新接订单量477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7%;截至2022年末,手持订单量1168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6%。

营收权重而言, 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营收占比近2成, 毛利率10% ;洋运输装备营收占比1/3, 毛利率-2%; 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营收占比2成,毛利率9%;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营收占比2成,毛利率11%;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营收占比1成,毛利率19%

国内营收占比6成, 海外4成

2022年研发投入30亿, 研发营收占比7%, 超过5%的优良线

中国船舶,坐标上海, 1998年上市

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公司包括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中船澄西等四家子公司,在军用舰船、军辅船和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大型LNG船、VLCC、VLOC,以及极地科考船、补给船、布缆船、救助船、半潜船、客滚船等公务科考船和特种船为主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方面掌握核心技术,为公司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营收权重方面, 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营收占85%, 毛利率6%; 动力装备营收占比近1成, 毛利率13%; 机电设备等营收占比5%左右,

国内营收占比近6成,海外4成,跟中国重工差不多

2022年研发投入31亿, 研发营收占比5.2%, 达到5%的优良线

中国重工财报数据

2022年营收441亿, 跟5年前2018年的营收445亿几乎一样, 比10年前2013年的营收512亿还差了一截;2022营收增长12%,2023Q1营收增长也是12%;

毛利率而言, 2022年以前中位数为10%, 2022年毛利率8%, 2023Q1却跃升到16%,看来2023Q1的形势很不错嘛

2022年自由现金流-75亿, 过去10年的自由现金流全部为负,唯一一年自由现金流为正的是2020年的62.4亿

2022年底金融资产753亿, 金融负债277亿, 另有长期股权投资96亿,总体家大业大,还是不差钱的

中国船舶财报数据

2022年营收595亿, 过去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9%, 过去10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0%, 2022营收增长-1%,2023Q1营收增长-31%,2022年以来财报账面的营收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

毛利率而言, 2022年以前中位数为12%, 2022年毛利率8%, 2023Q1的毛利率9%也没有太明显改善

2022年自由现金流-38亿, 过去10年的自由现金流全部为负,唯二自由现金流为正的是2017年的43亿和2018年的12亿

2022年底金融资产582亿, 金融负债259亿, 长期股权投资106亿,总体资本结构跟中国重工类似,也是家大业大,不差钱

02

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估值

对于中国重工, 我们以2020年的自由现金流为基数, 综合过往的营收和自由现金流增长情况, 假设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为12%,估值如下:

对于中国船舶 我们以2017年自由现金流为基数, 综合过往的营收和自由现金流增长情况, 假设未来10年复合增长率也为12%,估值如下:

解读:

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 一北一南,俗称南北船,都属于国家级造船龙头企业,都有军船和民船业务,国内营收和国际营收的占比都为6:4;其中中国船舶的体量更大一些,民船占比高一些,而中国重工相对军船的占比更高一些,包括航母在内。

中国重工,我们以2020年自由现金流为基准,考虑到2022年和2023Q1的营收增速都为12%,我们假定其未来10年按照12%的复合营收增速发展下去,对应的估值达到8.93元附近,几乎是目前股价4.62元翻番的节奏;从目前公司在手订单的节奏和2023Q1的毛利率来看,这个估值的含金量貌似还可以

跟2021年那次的中国重工估值相比,这儿的估值,营收增速明显起来了,有营收才有更多的自由现金流,也才能有更高的估值

中国船舶,我们以2017年的自由现金流为基准,考虑到过去5年29%,过去10年10%,以及2022年-1%和2023Q1的-31%的 营收增速,我们假定其与中国重工的营收增速类似,未来10年也是按照12%的复合营收增速发展下去,对应的估值为31.55元附近

应该说,中国船舶的营收增长弹性更大一些,毕竟过往5年的复合营收增速高达29%,而我们这儿的假定条件只是按照12%估值的,所以,龙头一旦发威起来,31.55元应该是挡不住的

造船行业,与其他中特估不同的一点就是,其产业周期处于景气上行期,尤其是当下呈现出订单高增长和业绩逐步兑现期,今年一季度全国承接新船订单15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3月当月接单量593万载重吨,环比增长28.1%;

近日,中国重工大连造船联合中船贸易与希腊船东Dynacom签订了10艘11.5万吨成品油船新造船合同。10艘11.5万吨油轮订单创下了今年一次性签约油轮订单批量最大的船厂新纪录,也是大连造船历史上实船批量最大的单笔油轮订单,造船行业热度可见一斑。

供给端经过多年产能出清,需求端爆发式增长,造船价格从21年以来进入上行周期,当前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接近近十年高位。船舶订单交付周期在2年左右,21年签的第一批高价船预计在23年开始交付,24年将全部交付高价船,业绩兑现周期预计将从23年开启。

2021年9月份写中国重工的时候大概就说过,新一轮造船周期从2021年就开始了,如果非要重提2007年那一拨周期行情的话,中国船舶140倍的涨幅能否重现,不得而知,140倍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记录,我们不奢求140倍,那能不能奢求个1.4倍呢

只能说,船舶,不乏妖股时期,拭目以待。

老规矩, 个人研判, 不做投资推荐, 欢迎加关, 点赞,转发

孔东亮, CPA

2023/05/11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