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2000亿”军工借壳,被爆炒的成飞集成有何“新预期”?“肯德基吸管”事件遭群嘲,把当代社会的又一病态现象暴露无遗
又一千亿军工证券化引爆A股,掀起概念股热潮。市场更关注的是,随着成飞重组事暂时划下逗号,以成飞集成为代表的军工股,除了重组预期,未来还有何看点?
年后三个交易日,成飞集成收获三连板。
2月1日,军工板块热度持续,成飞概念股领涨,三连板的成飞集成无疑收获更多关注,最新股价29.81元,市值107亿元。
消息面上,来自四川的“千亿军工瑰宝”成飞集团借壳事终落槌,这是自2017年沈飞被注入中航黑豹以来,航空工业集团推出的又一重磅资本运作,意味着国内三大军机制造厂商均完成证券化流程,也将2023开年以来的军工国改热度进一步推升。
不过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借壳对象是中航电测,而非近期热议热炒的成飞集成。为何“错失”借壳预期后,成飞集成还能接连强势涨停?是否将成为军工股“炒重组”之后,市场预期的新拐点?
“花落”中航电测
首先需要厘清,成飞集成是如何与千亿军工资产“擦肩而过”。
据中航电测1月12日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标的资产初步确定为成飞集团的100%股权。由于成飞集团总资产超1500亿元,而中航电测最新总资产仅为35.68亿元,总市值62.5亿元。两者在财务规模和市值上相差数十倍,将构成重大重组。
进度上,中航电测已与中航工业集团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其中透露,交易各方将在正式签署的收购协议中,对目标资产具体范围、交易作价、发行股份数量、交易方式等事项进行约定。
而早在9年前,成飞集团就曾筹备借壳上市,标的正是此次热炒的成飞集成。
2014年,成飞集成曾发布公告,计划吸收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和洪都科技全部股权,评估价值为158.47亿元。后遭主管单位国防科工委的否决,给出的理由是:“会消除竞争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
时间拉回2023年,针对此次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成飞集成公开回应称,成飞集团重组是航空工业集团主导进行的,虽然公司与成飞集团确有为借壳事宜进行过接触,但该事项的最终决定并非企业能左右。
另一家借壳疑似标的贵航股份,也在互动平台表示,成飞集团借壳上市,不会影响我公司的经营业务,目前公司经营正常。近年来,公司一直积极开拓市场,今年新增订单同比有较大增幅,且新能源业务新增订单占比提升20个百分点。
不过,此次重组事项仍存不确定性。公告提及,若中航电测未能在2月2日前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披露交易方案,股票将最晚于2月2日复牌并终止筹划相关事项,同时披露停牌期间筹划事项的主要工作、事项进展以及后续安排等事项。
对此,中航电测证券部向媒体表示:“并不清楚是否需要国防科工委审批”,董事会尚未对此进行任何表决,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成飞集成有何“新预期”?
成飞重组为何如此受关注?
资料显示,成飞集团创建于1958年,全名为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制造商。、
成飞集团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等系列飞机数千架军机;还与成飞民机公司共同研制生产了新支线客机ARJ21,以及在2022年广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国产大飞机C919”,正统概念股即将登陆A股。
营收方面,参考2021年数据,已上市的中航沈飞、中航西飞分别实现营收336.85亿和189.35亿元,同期成飞集团实现营收567.33亿元,高于前两者总和。
市值方面,截止1月31日,中航西飞市值743.4亿元,中航沈飞市值1197.1亿元。另据券商预测,成飞集团2023年净利润将达到40亿元,上市后市值有望达到2000亿元,相当于西非、沈飞当前市值总和。
壳公司方面,最终被“选中”的中航电测,2010年登陆创业板,同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控股企业,此前聚焦于智能测控领域,业务涵盖航空军品、传感控制、智能交通、工业软件四大业务板块。
作为国内航空航天产业重镇,四川近期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四川省内,中航无人机、立航科技等航空航天企业成功上市,成都航宇、四川腾盾科创、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成都星联芯通科技等具有行业内先进技术实力的企业也先后进行了外部融资。
此前,四川省内包括成飞集成、炼石航空、振芯科技、海特高新等航空航天公司均已上市。
2007年上市的成飞集成,是其中经营质感较优的一只。其主要从事汽车模具及零部件业务,拥有一汽丰田、沃尔沃、吉利、路特斯等稳定客户,营收占比超过80%。
关于发展战略,成飞集成表示,近年通过剥离锂电池相关业务的子公司(中航锂电)独立上市,以及承接成飞集团的军用飞机零部件数控加工业务,国企三年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经过上述业务的系统梳理后,公司的主业协同性增强,更为聚焦。
市场分析认为“新预期“在于,成飞集成收获了“军工+汽车”加工厂的双重身份,且前者合作绑定颇深——1994年到2019年,成飞集成该细分业务板块只有这一个客户。
军工股“下半场”
纵览军工股,为何是航空集团引领热潮?
首先是上市主体多。官网显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集团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5家上市公司(含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与3家港股上市公司),涉及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等13类产业。
其次是体量大。在近几年的国企军工改革加速推进,中车、中船等核心资产接连上市,都主要采用“同业整合吸并”形式。而单体资产更庞大的航空工业集团却开始“拆分”,将优质标的逐个送上A股。
在9年前就开始筹划的重组上市中,共涉及3家公司。2017年,中航沈飞成功借壳中航黑豹实现曲线上市;洪都科技则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注入洪都航空。目前仅剩含金量最高的成飞集团尚未完成上市。
而除了战斗机龙头将整体上市,航空工业集团旗下其他上市公司也加速整合。
2022年6月,中航电子和中航机电发布重组预案,中航机电将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2023年1月9日,中直股份发布重组预案,拟向中航科工和航空工业集团发行股份购买昌飞集团100%股权及哈飞集团100%股权,以实现直升机业务A股整体上市。
据中航证券数据,中国军工资产证券化比例从2010年的21.89%提升到了2021年41.59%,而距离发达国家的70%以上仍有一定差距。而中航工业集团2021年的资产证券化率已经达到74.61%。
随着军工核心资产逐一上市,相关企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将明显提升,通过此轮资产重组,预计2023年国企改革将继续加速推进,有望对军工板块形成一定的提振作用。
分析观点指出,军工资产证券化成果,为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冲刺圆满收官,也为下一轮改革深化展开新篇章。未来国资的注入方式,以及股权激励激活军工央企上市公司成长性,有望成为资本市场新看点。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