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哲学解读-万物归心,心归何处?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25 阅读数:人阅读

 

万物归心,心归何处

一、论题

佳哥在读《拔本塞源论》的时候,提到自己的感受-“万物归心”,梁师兄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心归何处?”。加上巴山兄领读的《巴门尼德篇》刚好也在讨论类似的问题,就此,我来开始阐述我的理解。

面对“万物归心,心归何处”这个问题,我的直观的回答就是“万物归心,心归万物”,似乎说了什么,但是什么也没有说。对于万物归心,很多人很容易感受到;对于心归万物,我个人的直观的是万物在我心中,但是空间上心也在万物世界当中,因此心归万物,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

二、万物归心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回答“万物归心”这个问题。陆九渊讲:“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讲:“心外无物”、“意志所向是为物”、“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从多处来阐述万物归心这个道理。而西方柏拉图开始就讨论的现象世界和理想世界,到康德的人为知识划界(人只能认识到现象),到黑格尔自己规定自己。也都有一种万物归心的感觉,但如何证明呢?

万物与心,也就是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归”代表“到”。“万物归心,心归万物”,孤立来看就是“客体到主体”和“主体到客体”,看似就是唯心或者唯物的差别。显然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结论,因此最后两者必须要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唯心、唯物的矛盾。

万物与心同样也是多与一的问题,对于世界万物,显然我们不会怀疑他是多;对于心,显然我们认为其是一(严密的论证应该必须讨论多与多、一与一、一与多的情况,这里省略)。多与一的问题也就是变的问题,“多”代表世界是流变的,是不确定的;而一代表单一的、固定的。那么如何从多到一,从变化到不变,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一,如果没有一,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人了,因为大家都一样。换言之,追求一,也就是追求确定性,追求知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变化到不变(多到一、万物到心)的问题。

“人不可能两次挖到同样的水”,这个命题你接受么。这个命题中,水是流变的,我们抓不住,那什么才是可以抓住的?人么,或许有人会说人也是会变的。但是有一个潜在的东西或许不会变-“挖水的工具”。当然有人会说挖水的工具也会变,确实如此。这就是西方对两个世界的划分:人的世界、神的世界。在人的世界中,一切包括工具都是变化的;在神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不变的。而人、神的世界就是可见、可思的世界,就是万物与心的世界。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万物归心”。

三、 心归万物

那么心归何处?如果心归A,A又归何处?A归B,B又归何处?以至于无限循环,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所以心必然还归于万物才能解决这个坏无限的矛盾。接下来需要证明心如何归于万物,也就是一如何欢迎于多。我们的心(一)如何产生万物(多),万物是全部的分沾还是部分分沾这个“一”?苏格拉底说我们不用的地方有同样的时间,因此是全部分沾,但是须知时间本来就是变化的,“神的世界”没有时间。巴门尼德很巧妙的越过这个时间问题进入空间,时间上确实桌子上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杯子,但是就像用一张布一样把他们盖住而遮掩这个问题。或者说如果部分分沾的话,显然很难让人接受。如果分沾部分“大”全部分沾的话,如果万物中一个“大”分沾“大”,那么万物中两个“大”就比分沾的“大”更大,而心中不会有两个大。因此,全部分沾和部分分沾这条路都走不下去,必须解决这个矛盾。

我们尝试往回走,万物中有a,b,c,他们的型分别是A,B,C,因此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心(一)与A,B,C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心中的问题。我们已经从万物(多)与心(一)的问题走到心(多)与心(一)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可以保证心中的一与多的关系,如何保证其必然性,如果没有必然性,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康德说,我们可以用范畴(主要是12对范畴)。但范畴从哪里来,范畴本身也是多,因此黑格尔才证明自己规定自己(也就是一),范畴来自于自己。这样就解决了心中的一与多的问题。

我想用一幅图来表达我想表达的问题:

总结来讲万物归心,心归万物,就是变化-不变-变化,现象-抽象-具体,多-一-多等等都可以。最后还是要达到一个整体,否则就会陷入无源之水的魔咒。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