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脚汤姆——美国M40/M43自行火炮
我在写M12自行火炮的文章中批判了美国炮兵指挥局认识不到自行火炮价值。美国搞自行火炮起步早却成军晚,本来可以在1943年领先世界的美国机动炮兵集团,到1944年却发现自己远远被甩在了其他人的后面。在这里我要重申一下之前的观点,牵引式火炮无论是在机动性还是灵活性上都远低于自行火炮。在二战的技术条件下,即使使用适合公路运输的大型橡胶炮轮,牵引炮的最大速度也不会超过35公里/小时,而自行火炮也在阵地准备速度上还会更胜一筹。
M12自行火炮绘画作品造成美国炮兵部门短视的原因是一战后军备资金的大幅度削减。炮兵部队缺乏自己独立的训练场,很多设想在纸面阶段就被“战场经验丰富”的高层军官拒绝了,很显然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老旧火炮深陷在一战战场泥潭中的景象。1942年7月,M12自行火炮被军方采用之后,这样糟糕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改善。炮兵高层仍然固执地认为更新的Mack NO卡车与M4履带式牵引车会提高牵引火炮的机动性,拒绝为自行火炮提供更多资源。不过现实往往逼迫人去改变:1944年初横亘在美军面前的齐格菲防线让军队不得不考虑更大更重的可移动火炮。最早的计划是对M12自行火炮进行现代化改装,不过该车使用的M1917/M1918 155mm火炮(法制GPF火炮的美国版本)已经颇显老态,研发一款安装新火炮的车辆也随之提上日程。
M4履带式牵引车正在牵引一门M1 155mm榴弹炮准备一辆自行火炮,你得先选定它将要使用的火炮。火炮的选型并不困难,1938年服役的设计用来取代老M1918的M1 155mm火炮就是最好的选择。M1实际上是两款火炮的编号,它们共同使用编号为M1的炮架:M1 155mm榴弹炮和M1 203mm榴弹炮。这有些类似于苏联的BR-2/B-4的关系,不同的是152mm的BR-2产量很小,而155mm M1火炮的产量则有1882门。如此高的产量证明了这是一款成功的火炮,但是牵引式M1的收放位置重量高达13.8吨,所以没有必要谈什么高机动性。
在美军中服役的M1 155mm榴弹炮,注意其巨大的尺寸和后方的M4履带式牵引车1944年3月9日,军备委员会建议开发一种新的自行火炮,这次使用的是M1A1 155mm火炮,底盘也换成了现在的主流坦克——M4谢尔曼。新计划与M12有着本质的不同,方案中一再强调新火炮是设计用来伴随装甲部队行动的,非常类似于德国人的胡蜂(Hummel)自行火炮。样车的制造任务还是交给了新泽西的铁路车辆冲压公司(Pressed Steel Car Company),他们是生产M12的厂商,对这一行非常熟悉。不过此时铁路车辆冲压公司已经转向生产中型坦克M4A1(76)W,还在使用老式的VVSS悬挂。新火炮比原版的M1918更重,VVSS悬挂显然不堪重负。所以工厂特制了一批使用新式HVSS悬挂的M4A1底盘,这才让车辆的机动性恢复到正常水平。样车很快就完成了,并且被命名为T83自行火炮,履带还是全金属的T66履带,其宽度为580mm。
T83自行火炮一号样车T83自行火炮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伙”:即使车身装甲厚度被减少到12.7mm,该自行火炮仍比M4谢尔曼长了1280mm,而哪怕不算火炮,T83也比谢尔曼高了有105mm(T83高3300mm),随之带来的就是37吨的战斗全重。不过HVSS悬挂的表现不错,在宽幅履带的帮助下将车辆的地面压力降到了0.75公斤/平方厘米,推重比也达到了每吨10.8马力。得益于此T83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加速到39公里/小时,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来说是相当不错的结果。铁路车辆冲压公司在军械局的任务框架下建造了5辆样车进行测试,并且还准备研制一款基于相同底盘的弹药运输车,就和与M12并肩作战的M30弹药运输车一样。配套T83的弹药运输车编号为T30,去掉了战斗室中的火炮,改成了一个100发155mm炮弹的巨型复合弹药架。不过实际上新自行火炮对随伴弹药车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其车内可以储存20发备弹,虽然没达到计划中的25发,不过也比M12强得多(M12只有10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在打空备弹之前得到来自M4牵引车和M23拖车上的弹药支援,所以T30很快就被放弃了。
T89样车方案第一批样车打了200发炮弹之后,军械局决定给他们换装M1 203mm榴弹炮,当然这并不是拍脑门的决定。1944年春天的时候,军械局决定同步启动一款更加重型的自行火炮项目——基于T26E1底盘的T84自行火炮项目,203mm榴弹炮将成为它未来的主武器。但随着T26坦克的难产,T84项目也胎死腹中,这更大口径火炮还是回到了T83身上来。安装有M1 203mm火炮的T83自行火炮进行了75发实弹射击,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随即获得了新的编号T89。有两辆样车以T89的形式完成了测试,并在1945年1月准备就绪。
准备送往欧洲战区的T83样车不知是不是美国陆军炮兵部门被装甲研发部门的人所感染,45年1月T89样车刚刚出厂,他们就决定派出T83和T89各一辆去欧洲战场接受实战检验。虽然军械局信誓旦旦这些火炮已经获得了完全的改进足够直接参战,但陆军部门还是有些不放心,这种情况下和其他部门搭个伙是最佳方案:两辆自行火炮都送到了第991炮兵营,与陆军第3装甲师协同作战。1945年1月,第3装甲师,我想嗅觉敏锐的朋友已经发现了——这是“斑马特遣队”的地盘。
事实上第991炮兵营也是个先进实验单位,他们装备的就是为数不多的M12自行火炮,所以对新装备很快就上手了。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将T89上的M1 203mm榴弹炮换成了T83的M1A1以简化后勤工作,对此指望进一步测试的军械局可是发了一通脾气。1945年2月27日T83是第一门向科隆开火的火炮,第991营也被友邻单位借来借去。不过第3装甲师很快就将这个营“捆绑”进自己的编制,同时军械局也满意地看着营部技术人员将203mm火炮装了回去(派来的人意见太大啦)。
M40正视图车辆后方视图虽然只有两辆自行火炮参加了战斗,但带回来的反馈已经完全足够了。1945年5月,T83自行火炮被标准化为M40自行火炮,不过在后续车辆的生产中,M1A1 155mm火炮被更换为M2火炮(M1改型)。T66全金属履带存在磨损过快的问题,后续车辆也改为使用T80挂胶履带。M40有着600辆的庞大订单(对于一款自行火炮来说),并于1945年6月开始全力生产。但由于二战的结束,美国陆军削减了产量,M40的生产到1945年9月终止,最终有418辆生产完毕。到1945年11月,203mm火炮的T89也被标准化为M43自行火炮,不过届时只有48辆完工,后续有24辆M40被改装为M43。
参加朝鲜战争的M40M43也去了朝鲜,并且成为美军阵营最具威力的火炮系统与很快从军队中退役的M12自行火炮不同,M40/M43是相当成功的装备,并且在美国军队中一直服役到50年代中期。在二战结束后,这些火炮接受了更加现代化的改装,主要是将履带更换为T84挂胶履带。两种型号的自行火炮都参加了朝鲜战争,并且是美军阵营中最强大的火炮系统。一些M40也有着海外服役历史:作为美国军援的一部分,法国在1950年得到了一批M40,英国人也收到了25辆。有些资料错误地将英国军队中的M40称为“红衣主教”(Cardinal),但这其实是英国人给M44自行火炮起的绰号。
步兵们会选择任何载具搭顺风车~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下一篇:热处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