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一段新解,后缀原书注解
[原文]」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藥①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圣人②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③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有④,可以义起焉;义者,艺之分,仁之节。协于⑤艺,讲于仁,得之者强,失之者丧;仁者,义之本,顺之体,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为礼而不本于义,犹耕之 而弗种;为义⑦而不讲于学,犹种而弗⑧耨;讲之以学而不合之⑨以仁,犹耨而不获;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⑩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不肥。四体既正,肤革充盈⑪,人之肥也;父子 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⑫臣廉,官职相序⑬,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⑭,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顺⑮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⑯,并行而不谬,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⑰,连而不相及⑱,动而不相害,此顺之至也。明于顺,然后乃能守危⑲。
我的解释(礼对于人来说,就像酒中的酒曲,酒因为酒曲厚为好酒,酒曲薄为劣酒。人因为厚礼,所以称为君子,因为薄礼,所以称为小人。圣人以义为抓手,以懂礼为学习目标,以此治理与世人之间的感情。世间的人情,是圣人为之耕耘的田地,用礼松土,用义播种感情的种子,讲究学习以去除自身的缺点,用仁爱的本质聚众,传播快乐使众安于此。所以所谓的礼,其实质是义。协助于义而起到了协助的意义则是礼,就算是先王还没有创建的礼,我们也可以出于行义的考虑,新起一礼。符合义的行为,属于艺的范畴,是达到仁的重要环节,协助达到艺,深究达到仁的境界。可以称为义的人是人中强者,被称为不义的人丧失人心。每个仁者,必然以义为本,以顺应民意为具体提现。得到仁的境界,将成为最尊贵的人。所以治理国家不以礼,就像没有锹而想耕地;实行礼而不以义为基础,就像只耕不种;实行义而不讲究学习,就像只播种而不除草;讲究学习而不能向更高的境界仁靠拢,就像只除草而不收割;达到了仁的境界,而不能安于因为仁而得到的快乐,犹如只收不食。安于仁的快乐而不能通达于民意,犹如光吃不胖。身体正气充足,皮肤丰满,是人体的肥;父慈子孝感情深厚,兄弟相亲,夫妇和谐,是家庭的肥;大臣执法如山,小臣明察秋毫,官员们相互学习借鉴,君主与臣下相互纠正,是国家的肥。天子以得人心为车,以使民众快乐为驾驭,诸侯以礼相待,大夫以法相学,士子以信相考察,百姓以相亲相守,是全天下人的肥。是所谓最广泛的顺应民心。顺应民心的人,所倚仗的是他的行为在人民活着的时候有益于人民生活,在人民死后能得到体面的安葬,并且在死后的漫长岁月里也能得到长久的祭祀。因为最大的积累不在苑圃,能并肩而行必然是没有欺诈的真诚相待,缜密的行动少有过失。像是同一颗大树,究其深处其实是相通的,繁茂的枝叶各自是独立的,有关联又不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不能相互伤害。此理是顺的根本原理。明白顺的道理,然后在国家危难之际才能有人民与之共同坚守。)
关键字
廉~察也。
序~【玉篇】學也。
苑~【說文】所以養禽獸也。
常~恒也,久也。
谬~【說文】狂者之妄言也。)
原书的[通解]: “礼对于人来说,就像酿酒必须有酒曲,君子追求礼.因而
,更加醇厚,小人不讲礼,因而愈加浅薄。圣人研习义的根本、 \礼的秩序,来陶冶人情。人情就好比圣人的田地,整修礼制好 i比是耕地,阐明道义好比是种植,施行教育好比是除草,以仁 I爱为本来凝聚人心,传播礼乐来安定百姓。所以礼,是义的实 「体,与义相协调而取得了自身的协调才是礼,即使先王时期还 :没产生,也可以根据义的原理来加以创制;义,是法则有分别 :的根据,是实行仁道的节度,必须和法度协调,合于仁,做得到 的就强盛,做不到的就衰亡;仁,是义的根本,顺的本体,做得 i到的就尊贵。所以治国而不依靠礼制,就好像耕地而没有耒 j粘;推行礼制而不以义为本,就好像耕地而不播种;行义而不 :重视教育,就好像只播种而不除草;重视教育而不合于仁,就 I好像只是除草而不收获;合于仁而不以乐安定人心,就好像只 :收获粮食却不吃;用乐加以安定而不达到和顺,就好像光吃饭 !却并不健壮。四肢健全,肌体丰满,这是身体健壮的表现;父 ;子情深,兄弟和睦,夫妇和美,这是家庭兴旺的表现;大臣守 :法,小臣廉洁,各种职官配合井然有序,君臣相互劝勉匡正,这 i是国家强盛的表现;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者,来治理国家, 「诸侯之间凭借礼制亲附接触,大夫凭借法则相互协调,士人依 :靠诚心相互稽查,百姓因为和睦而相互交往,这是天下昌盛的 表现。这就是大顺。顺,是奉养生者,丧葬死者,祭祀鬼神的 原则。所以即使事务堆积也不会阻滞,各种事务并行也不会 发生错乱,细小的事情也不会遗漏,再深奥的事也能通晓,事 情繁杂而有条理,各种事情相互关联而不互相牵扯,实行起来 也不互相妨碍,这是顺的最高境界。因此了解了顺的目标,才 能够做到居安思危。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一九合十谈《道德经》 第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