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长江之恋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是滋养万物哺育沿江4亿人民的水源
长江,黄金水道连接上下游、左右岸
覆盖沿江11省(区、市)
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长江沿线考察工作,多次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为全面推动国家战略落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简称《规划》),明确“到2035年,全面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充分、集约高效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系统”,这势必再启长江通道建设新程。
形势催人,奋楫者先,作为中国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的“排头兵”,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公规院)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矢志不渝。
30年来,在万里江面,出自公规院的作品,璀璨夺目,自长江上游川渝之滨而起,经楚地激荡,顺八百里皖江而下,惠泽苏沪水乡,已逾20座。
这条条通途,既是联通沿江三大城市群主动脉,更是守护着满江碧水的巍峨丰碑。
2008年建成通车的苏通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突破千米跨径的斜拉桥。
在30年的砥砺奋进中,从“学习与追赶”到“创新与超越”,数代公规院人上下求索的工匠精神,也宛如滚滚长江,尽显英雄风流。
忆往昔,老一辈交通人都清晰地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公规院作为行业代表,从海外首次引进大型计算机及配套软件的时候,连来华指导的专家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这么复杂的结构计算软件,中国人能看懂指导书吗?”
事实是,中国人不仅吃透了指导书,还成功研发了基于中国规范的桥梁分析软件,而且一路向前,仅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就跻身全世界桥隧勘察设计的第一梯队。
一跨之跃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许多公路交通的“大动脉”,梗阻于长江天堑,跨江通道建设迫在眉睫。
历经多年技术积淀,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公路交通行业开始自主设计建造跨江大桥,国内千万桥梁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中国桥”的圆梦之旅。
作为拓荒者,公规院的设计师们勇挑湖北黄石长江大桥和安徽铜陵长江大桥的设计重任。其间,像孟凡超、张喜刚、袁洪和周山水等一批文革后陆续毕业的大学生们,与老一辈桥梁人携手踏上了我国自主建桥筑梦的新征程。
他们首次借助大型计算机辅助设计成果,攻克了大跨径混凝土桥梁诸多技术难题。建成通车时,两座大桥一跃成为同类桥梁跨度之最。“可以说,这两座大桥在我国建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后续跨江桥梁的修建打开了思路,奠定了基础。”时任项目设计师、现任公规院副总经理和大桥业务负责人王仁贵无比自豪地告诉记者。
黄石长江大桥。
铜陵长江大桥。
出道即高峰的喜悦,激励着每一位交通人。自此,长江之上号角声声、战鼓阵阵,长江桥梁建设迈向了更大的跨越。
江阴长江大桥可谓这段峥嵘岁月的代表作。公规院的设计师们不仅克服了大跨柔性结构受力难题,还优化创新了扁平流线型封闭式钢箱梁设计方案,有效提升了大跨径悬索桥抗风性能。大桥更是以1385米主跨跨度,成为我国首座破千米级跨径桥梁,位列世界第四。自此,我国超大跨度桥梁建设正式步入“快车道”。
江阴长江大桥。
在千禧年之交,随着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的相继建成和南京长江三桥的奠基开工,公规院的设计团队将公路斜拉桥跨径从百米级陡升至近千米级,将公路悬索桥跨径跻身世界前列,让国际土木工程界的目光聚焦到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中国。
2002年,江阴长江大桥获评国际桥梁大会首届尤金—菲戈金奖,标志着中国首揽国际桥梁大奖。一次次不懈地跨越,无不令国际同行惊羡不已;一座座业界的奖杯,也将王仁贵、崔冰、徐国平、刘晓东和吴明远等这批先后入院的“少壮派”带入了事业的黄金期。
当时代的年轮迈入新世纪后,伴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提速增效,公规院更是以引领者的姿态,二十载如一日,躬耕江水之滨,把满腔赤子情怀书写在壮阔江面之上。
渝水间的泸州黄舣长江大桥、永川长江大桥、万州驸马长江大桥;楚水畔的阳逻长江大桥、鄂东长江大桥、石首长江大桥、棋盘洲长江大桥;皖江侧的望东长江大桥和苏沪境内的苏通长江大桥、崇启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以及南京长江五桥,鳞次栉比,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在长江母亲河这幅恢宏画卷上,易绍平、彭运动、许宏亮、王梓夫、许春荣、刘波、刘明虎、闫永伦……一连串闪烁业界的“大咖”,合力在万里绵延江面上书写了一座座不朽丰碑。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2007年建成通车时是国内第四大跨径悬索桥。
位于重庆万州的跨江悬索桥——驸马长江大桥。
在这条孕育着新跨越、新理念和新挑战的母亲河上,大国工匠们落笔生辉,勾勒起大国工程独有的秀美“天际线”。苏通长江大桥,敢为人先,时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喜刚数年如一日,率队扎根项目现场,打造了世界上首座突破千米跨径的斜拉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际桥梁协会“乔治·理查德森奖”;南京长江三桥、四桥和五桥,件件精品,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公司首席专家崔冰领衔设计,在技术与材料创新、桥梁美学和生态环境互融等多领域,屡获业界殊荣。
30年,玉汝于成,从公规院大桥事业部,这个不足百人的设计团队里,先后走出了王建瑶、杨高中、孟凡超、张喜刚和崔冰五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喜刚。“作为公规院最核心的业务品牌,大桥是公司‘箭式’品牌体系的‘箭头’,是我们的金字招牌,其集聚的辐射效应,将助推公司其他业务的‘箭身’品牌共同发力、服务市场!”公规院总经理宋晖掷地有声地说道。
“不拘于旧、无畏于新”,这或许是业界同行对他们最受用的褒奖;而“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这句出自团队里一名90后工程师的微信个性签名,不啻是对这批平均年龄不足35岁年轻后生们最好的诠释。
新秀们,为明日之跃,奔涌吧!
桥隧并驱
多年来,大桥一直是长江过江通道的不二选择。在改革开放初期,建设方在综合考虑建设风险、工程造价和运营安全等因素后,桥梁优势毋庸置疑。然而,步入新世纪后,受建设用地、通航要求和生态环保等因素制约,如何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被提上历史日程。
作为变局者,公规院人再一次主动出击,誓言在变局中开新局。面对日渐激烈的新建通道桥隧之争,近二十年来,在每一座跨江、跨海桥梁方案的背后,设计师们也在深度研究着另一种结构方案。这,就是水下隧道。
敢于变革的顶层设计,预示着开启一段艰辛的创业史,但势必迎来一番全新的格局。就如公规院副总经理、隧轨业务负责人徐国平所言,“大桥一直是我们院的代表作,但我们不能只局限于造桥,只有具备‘桥隧并驱’的设计能力,不断探寻最合适的过江方式,才能助力交通强国战略落地。”
创业者难,难在志向高远。底子薄、人才缺和资金少,这都没有消减设计团队争作世界一流的鸿鹄之志。为开拓眼界,及时把握水下隧道的全球发展潮流,团队自筹经费赴日交流,并现场考察了东京湾海底盾构隧道、多摩川海底沉管隧道等当年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水下隧道工程。“当时很少有设计单位在没有项目依托的情况下还组织去学习的,我们开了先河;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苦练内功,厚积薄发!”回想往事,现已是隧道与地下工程部经理的吕勇刚,总是充满着设计师特有的自信。
调研归来,首批项目启动和团队人才建设成为重中之重。依托长江通道建设,团队先后主持完成了南京长江三桥、四桥和五桥的预可和工可研工作;同期,招贤引智也取得实效,逐步构建了逾20人的高学历设计团队。五年创业,几经风雨,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设计团队为公司进军国内水下隧道领域,抢得了一张宝贵的“入场券”。
天道酬勤,机遇也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2008年,在国家新一轮基建投资拉动下,一批超大型水下隧道工程密集上马。这支羽翼初丰的战队,勇挑重任,同步推进——港珠澳大桥、南京扬子江隧道和深中通道工可——三项世界级工程。毫无疑问,有了这“三驾马车”的合力驱动,团队的人气指数爆棚。这只曾经的“丑小鸭”,已然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我们通过亲身实践,既达到了培养团队的目的,又向业内证明了公规院有能力也有实力建设水下隧道。”公司副总工、隧道团队筹建者刘洪洲告诉记者。
作为这期间长江干线通道的代表作,南京扬子江隧道横卧六朝古都,隧道全长7.4公里,其中盾构段长3.8公里,采用双管双层八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是目前国内已建成车道数最多、水土压力最大的超大直径城市道路盾构隧道。项目在国内外首次采用了“预制车道板+现浇梁柱框架”的装配化技术,已成为国内水下隧道内部结构实施装配化的典范工程。
南京扬子江隧道。
不甘人后,敢为人先。团队倾力打造的“中国隧”,再塑大国品牌。2018年,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工程荣获国际隧道协会年度重大工程奖,获得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认可,代表国人首获此项殊荣。有了承揽世界级工程的底气,近年来,隧道设计团队迎来井喷式发展。
在长江流域,东起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长约6.4公里,为我国第二长的长江隧道;溯江而上,鄂北重镇襄阳,这座因“隆中对”而闻名遐迩的三国古城,长江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全长5.4公里的汉江鱼梁洲隧道,是国内整体建设规模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被誉为“三千里汉江第一隧”。同期,公规院“水下隧道智能设计、建造与养护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获交通运输部认定,为“中国隧”这一国家品牌开启技术引擎。
在建的鱼梁洲隧道采用沉管工法,是汉江上第一条过江隧道。
二十年寒窗终成大器!第一个半刚性海底隧道结构、第一次双管双层八车道X型城市大盾构隧道布置、第一个钢壳混凝土组合管节、第一条国产化GINA止水带应用、第一次实现隧道内部结构全装配化、第一次水下CDM复合地基应用……一系列“全国第一”,刘洪洲、李勇、王廷伯、吕勇刚、张志刚、王勇、季大雪等一位位业务精英,彰显了这个创新团队的澎湃活力。
可大国工程的征途上怎能停歇,每一次大胆假设与重大创新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小心求证与令人泪目的成败体验,或许令他们孜孜以求的,就是团队头雁徐国平常言的那句座右铭——“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工于创新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面对奔流不息的江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满怀深情地说道。
此轮《规划》编制高度契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在后续过江通道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公路交通建设“梦之队”,如何引领过江通道建设的“风向标”,源自公规院的顶层设计无疑举足轻重。
“从工程源头上,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避免低端重复,是推动公路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的肺腑之言,一语中的。显然,新一轮过江通道建设,得跳出粗犷式发展的思维定势。
研判当下,伴随BIM、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普及和绿色生态需求兴起,如何打造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科研机制、创新平台和原创技术将越发关键。面对时代呼唤,公规院先行先试,力求推陈出新。
在体制机制上,2017年公规院召开首届科技创新大会,通盘部署“十三五”科技规划;构建“科技信息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单位”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新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中优势兵力专注科技研发。
在创新平台上,2018年成立首批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的孟凡超、崔冰、袁洪、栗志海和周山水5人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人才优势;同时聚焦行业前沿,在钢结构领域,2016年牵头组建国内首家装配化钢结构桥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涵盖制造、设计和运维企业共32家;2019年,发布首批研发成果——《装配化钢结构系列通用图》,一经面世,便赢得业界共鸣,为推广“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模块化运输+装配化架设”的高品质建设理念奠定实施基础;在钢混组合结构领域,依托南京五桥,率先研发世界第一条自动化桥面板制造及钢—混叠合生产线等,显著提高了项目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力提升了我国桥梁工业化建造水平。
在原创技术上,近年来,公规院发挥主业优势,跑出“加速度”。本月初,一则国内BIM团队荣获国际大奖的喜讯,让交通人无比振奋。公规院依托巴拿马运河第四大桥,研发的“Open BIM+OSIS”技术斩获国际BIM联盟“building SMART”国际大奖,代表国内首次问鼎业内最权威的BIM奖项。
如将时钟拨回至2009年,当公规院决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隧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OSIS”时,曾在业界引发不小的躁动。“现在国际上的专业软件这么便捷高效,何必再去自讨苦吃呢”,面对同行的“善意提醒”,公规院的决策者们并没有望而却步。
面对“卡脖子”技术,是忍一忍还是搏一把,最后一锤定音的是公司党委,“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认准了就要干!”决策层拍板,意味着思想统一和行动一致。对于这个自新中国成立时,就参与缔造“两路精神”的公路交通拓荒者来说,最不缺乏的就是顽强的革命斗志和强悍的执行力。
研发团队里一批年龄不足30岁的跨界精英们,主动请缨,尽锐出击;2011年,首发OSIS沉管隧道模块,打破国内没有沉管隧道分析软件的局面,解决了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总体计算难题。
2017年,OSIS桥梁模块正式发布,实现桥梁设计软件的国产化替代;近年来,公规院统筹布局,各部门积极参与,全员培训,将OSIS应用覆盖公司所有工程项目,实现对国外同类分析软件的替换升级。目前,OSIS通过拓展BIM正向设计、协同管理、数据全过程流转等新功能,支撑全院数字化转型。
公规院自主研发的OSIS结构分析软件广泛运用于桥隧结构设计中。
十年磨一剑,对这款意义特殊的专业软件而言,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土木研究室主任李毅。
“不论是沉管隧道,还是各式桥梁,OSIS作为国内首款可同时兼顾的大型分析软件,我们敢想敢拼,终有所成。”作为团队初创者和负责人,这名80后的青年才俊饱含深情地说,“如果要谈致胜法宝,那应该是全院营造的勇于试错、敢于容错的创新机制!”
规以致远
66年来,公规院打造了从单产业点到全产业链、从国内到国际、从公路到大土木行业的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全过程一体化咨询服务产业格局,成为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隧品牌的主要打造者之一。
对于企业近十年的飞速成长,作为领军者,公规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裴岷山最能体会这背后付出的艰辛。“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这是我们央企的使命使然。”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作为共和国公路交通事业的长子,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综合能力优势,聚焦和谐共生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工程全寿命周期运维、产业技术迭代更新和智慧交通等行业前沿,深度参与过江通道建设,为提升大国建造品牌和长江经济带价值再立新功!”
比长江更宽广的,是人的胸襟;比长江更深沉的,是人的情怀。回溯往昔,追寻李昌源、齐树椿等老一批“两路精神”开创者的光辉足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可谓数代公规院人的精神写照;直面当下,作为行业翘楚,新时期的公规院人无处不突显的是“格局”和“眼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万里碧涛,也正期待他们倚江起新歌!
作者|潘斯航
图|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责编|廖芊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