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市公司排行榜,哪些城市赢了
北京领跑,成都、广州、杭州并驾齐驱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望过去的一年,国内通过A股IPO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三大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对应的新增数量分别为42家、36家和36家。
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毕竟一个个上市公司背后是强大的经济圈和产业链作为支撑。底座够厚实,摞起来也才更高,才更容易被看到。
地处西部的成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从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看,成都与广州、杭州齐头并进,去年均新增了15家公司实现A股IPO,这也体现了成都的韧劲和活力。
Part.1
京沪深是领头雁,苏蓉穗杭紧随其后
Wind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通过A股IPO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三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对应的新增数量分别为42家、36家和36家。
分季度看,北京、上海基本一直处于领跑的位置,深圳在去年三季度单季新增17家,以黑马之姿冲进前三。这也让深圳将前三的位置保持到了年末。
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毕竟一个个上市公司背后是强大的经济圈和产业链作为支撑,“链主”公司带着一众产业链公司形成雁阵,在前进的路上比单打独斗更容易。
从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分析,北京、上海、深圳一起构成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仅“孤勇者”苏州,去年新增25家上市公司;在第三梯队,有成都、广州、杭州、南京的身影,去年分别新增了15家、15家、15家和14家A股上市公司。正可谓是老牌劲旅领队,新势力崭露头角。
上述城市中,苏州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甚至超过了20多个省级行政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告诉我们,苏州经济的发展与其产业结构、产业水平、产业内涵有很大关系。
“
与部分城市可能依靠改革获得发展红利不同,苏州的成绩是实打实的,是制造业干出来的,是实业支撑起来的。资本市场虽然是虚拟经济,但它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
”
2022年,苏州新增上市公司主要行业分布是电子(芯片、消费电子)、电力设备(光伏、锂电)、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发展后劲十足。
除了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各城市IPO融资情况也是观察的重要指标,毕竟融资拿到的钱越多,公司为后续发展储备的粮草也就越多。数据显示,2022年IPO融资TOP10城市的门槛是119亿元。
北京一骑绝尘的新增公司数量,对应着最高的融资额,达1434亿元。北京也是唯一一个A股IPO新增公司合计融资额超过千亿元的省级行政区。
北京新增公司平均融资额约为35亿元,也位列第一。这是因为,北京去年有两个“大块头”在A股上市:一个是中国移动,IPO融资超500亿元;另一个是中国海油,IPO融资超300亿元。
从总体情况看,一般是新增上市公司家数越多,募资总额也就越高。
Part.2
多市联动的省份表现优异
按省份归并的话,通过IPO新增A股上市公司数量TOP10城市中,有3个城市(深圳、广州和东莞)归属于广东省,合计新增上市公司63家,占前十名新增总数221家的近28.51%;归属于浙江省(杭州、嘉兴)和江苏省(苏州、南京)的均有2个城市,合计新增分别为26家和39家,占比分别为11.76%和17.65%。
如果将观察范围扩大,这种多点开花的优势更是展露无遗。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多个省份实现了省内多市联动,表现突出。其中,江苏有12个市实现新增,山东实现新增的有11个市,浙江实现新增的市是10个。
与江苏、浙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中西部省份,如陕西、湖南等,新增上市公司主要还是集中于省会城市。
对此,汤继强分析称,部分中西部地区省份的经济结构、资源分布是一种“强省会”的发展模式,将多种有形无形的资源配置在了省会城市,从提升发展效率的角度来说,是有好处的。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多已经走过了“强省会”的阶段。
不同地区之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差异,与该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地市州的资源、资本、人才、管理、服务等都有很大关系,这是个现象,不是本质问题。
从新增公司数量看,前三省份还要数广东、江苏和浙江。
广东去年新增A股IPO公司78家,贡献上市公司家数前三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东莞,分别新增36家、15家和12家公司。
Wind数据显示,从申万行业分类看,广东省新增公司主要分布于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板块。
江苏省去年新增A股IPO公司70家,贡献靠前的是苏州、南京、无锡和常州,分别贡献了25家、14家、10家和6家公司。
与广东新增电子公司数量处于压倒性优势不同,江苏新增公司主要分布于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四大板块,而且新增公司数量较接近。
浙江去年新增A股IPO公司55家,表现亮眼的有杭州、嘉兴、宁波、台州和温州。
浙江新增公司主要分布于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电子板块。
观察去年新增A股IPO公司的行业分布,整体来看,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收获了更多的上市公司。
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詹懿表示,不管是从内外部环境,还是从制造业本身的特点看,或者是从国外一些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看,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既可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又可以引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促进产值、就业等稳定增长的重要主体,是培育产业创新生态的“土壤”。
詹懿强调,制造业重新“进城”,并不是低端制造业的简单“回归”,而是要通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方式重塑城市经济形态,通过引进和培育先进制造业、服务型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等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增强科技、人才、金融等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和高效配置能力,提升中心城市产业发展能级,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同时,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产业创新生态,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养分”,增强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Part.2
成都,凭什么比肩广州、杭州?
新增15家、合计募资137亿元,这是成都去年A股IPO的成绩单。地处西部,新增上市公司家数却比肩广州、杭州,成都凭什么?这一切或许可以用成都的韧性和活力来解答。
2022年12月29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以下简称“全会”)。
全会提出,突出建圈强链、数实融合,深入推进智造引领,建设制造强市,深入推进融合创新构建服务业新体系,深入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大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突出科教支撑、产研融合,加快打造教育强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成都天府软件园 图片来源:张建 摄(资料图)
汤继强认为,重视产业链发展,说明城市的决策者尊重科学,理清了思路,抓住了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牛鼻子,这也是从以往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就“成都以工业为主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建圈强链,建设制造强市的部署安排是什么”的问题,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王凯公开表示,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成都正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力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重中之重。
这次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坚持对标对表、谋深谋远,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产业建圈强链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都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突出发展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培育产业生态新优势。三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市。
从上市交易所的选择看,成都去年新增的15家公司中,有6家属于创业板、4家属于科创板,合计占比超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1月6日,百利天恒成功上市,这是2023年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来自成都市温江区。
文字 | 张海妮 编辑 | 董兴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