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和软件︱借力华为,能否起飞?
润和软件︱借力华为,能否起飞?
来源:凤凰新闻客户端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在大家印象中,华为一向是研发界的标杆。虽然华为没有上市,但资本市场却存在不少华为概念股,比如,润和软件(300339)。
2020年,润和软件在年报中介绍,公司是开放鸿蒙的发起单位之一,是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共建者,是华为海思芯片及loT的战略合作伙伴。
而后,在鸿蒙概念加持下,润和软件股价一飞冲天,俩月累计涨幅高达565%!虽然好景不长,但近期市值又重回了200亿左右。
来源:同花顺,截至2023年2月16日
那么,润和软件股价成妖,基本面撑得住吗?
01
盛名之下,业绩难副
从财报来看,润和软件盛名之下,显然有些其实难副。
2022年前三季度,润和软件实现营收22.14亿,扣非归母净利润只有7200万。
什么水平呢?
润和软件的同行——广电运通(002152),同期实现营收47.82亿,扣非归母净利润5.96亿,是润和软件的8倍多。
而广电运通市值也不过才270亿左右。相比之下,润和软件的200亿市值,可不是一般的高。
当然,资本市场的偏向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广电运通起步于银行ATM机。时至2022年上半年,智能设备及运维服务仍是其核心主业,软件收入占比不到15%。
来源:同花顺,润和软件(左)广电运通(右),2022年H1
比起背靠华为的润和软件而言,广电运通显然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真正从成长的角度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广电运通47亿的收入规模,同比增长12%。而润和软件22亿的规模,同比增长13%。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如果说,广电运通增长疲软,那么在数据面前,润和软件所谓的增长潜力,是不是也有些想当然了?
02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具体来看,润和软件主要有三项细分业务。
金融科技业务,即面向金融机构
提供一些数字化服务,比如金融测试、建设数据中台等。
有意思的是,这项并购而来的业务,在并购子公司过了业绩考核期后,业务规模和净利润骤降,且应收账款也开始出现坏账。导致2019年计提了1个亿的资产减值损失,以及高达16.6亿的商誉减值损失。
来源:润和软件公告
虽然不知道并购子公司的业绩考核,到底是怎么达标的,但透过这种转变,至少可以明确一点,即金融科技这项第一大业务,已然不再具备高速增长的预期。
智慧能源信息化业务。
主要是为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新能源企业、研究院所等,提供研发或技术服务。
而这项业务,2022年中报,营收增速已同比下降10.27%。
智能物联业务。
目前来看,这才是润和软件的重头戏。
所谓智能物联,就是面向行业物联网应用场景需求,研发基于开源鸿蒙、开源欧拉(华为开源操作系统)的商用发行版。
假如,鸿蒙生态能够取代安卓,欧拉能够取代windows,那么,这个假想空间确实足够庞大。
但请注意:
第一,截至2022年上半年,润和软件相关创新业务营收占比仍不到10%。
来源:同花顺iFinD-润和软件
第二,拉出过去几年数据来看,智能物联业务收入增速已出现明显回落。
来源:同花顺iFinD-润和软件
也就是说,这项理论上前景广阔的创新业务,实际创收的规模并不大,且速度并不快。
操作系统国产化的理想固然丰满,但从结果来看,现实往往骨感。
03
直接人工,侵蚀利润
而比起还能保留一定幻想的成长性,润和软件的盈利性恐怕更糟。
从营收构成来看,润和软件95%+收入来源于软件服务。所以其成本构成中,职工薪酬占绝对主导,达80%以上(注意,这里说的人工,是计入成本的直接人工)。
按理说,这个成本结构也属正常,只是2022年上半年,润和软件总营收不过才14.83亿,而直接人工成本则已高达8.8亿。
来源:同花顺iFinD-润和软件2022年中报成本分析
什么水平呢?
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目前可查到的成本明细最新数据),广电运通当年实现营收64.96亿,其中依赖人工的技术服务36.58亿。而其全年直接人工,只有5587万。
来源:同花顺iFinD-广电运通2019年成本分析
这两组数据对比下来,润和软件的人工效率,是不是太低了些?
受此影响,同样从事软件开发服务,广电运通毛利率可达55.19%,而润和软件则只有28.53%。
净利率层面,广电运通可达16.28%,而润和软件则只有5.92%(2022年半年报数据)。
不止如此,在记账方式上,广电运通将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而润和软件资本化比例高达20%+。
2021年,润和软件研发资本化金额已近1个亿。而当年,其扣非净利润不过才8257.36万。
来源:同花顺iFinD-润和软件
假如,润和软件和广电运通采用一样的记账方式,那么润和软件还赚钱吗?
04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总体来说,资本市场对润和软件的偏爱,无外乎源于华为,源于鸿蒙概念。
但透过财报数据来看,润和软件的创新型业务,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井喷式发展。反而规模不大,增速不高,而且盈利不强,甚至亏损。
其实润和软件能有多大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技术,二是市场。
技术这个角度,润和软件虽依托于鸿蒙和欧拉,但其研发投入规模,其实还不如广电运通。2021年度,广电运通研发投入7.73亿,而润和软件研发投入只有3.79亿。
市场这个角度,从下游来看,金融机构、政府是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的两大类核心客户。而广电运通本就是银行ATM起家,且实控人是广州国资委。在这个层面,润和软件恐怕还没有广电运通有竞争力。
那么润和软件,究竟凭什么去颠覆这个时代?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