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四十不惑”的“不惑”具体是什么意思?
首先,你这句话不能单独拿出来看,这是《论语·为政篇·第四》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概括: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意思是: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我们从头看,孔子出身卑微,十五岁的时候就不能读书了,但是他自己当时立下志向要求学,并且一生都在求学,学而不厌,一生都在求志,志于仁道,而仁道的表象在于“礼”,克己复礼。而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孔子早已成年,直到三十岁才“立”是不是有点晚呢?其实不是,因为出身卑微,他作为仓库管理员,也做过牧场管理员,要立足需要有一些本领,而在周天子时代,很重要的技能就是“礼”,不懂礼是没法立足的,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到了三十岁已经能充分掌握各种礼仪、礼节、礼貌,可以出来待人处事,践行礼的过程也是追求自己的志了。
接下来要进入题主的问题了,四十不惑。其实人生到了这个阶段,经过年少的无知,年轻的冲动,也饱尝了社会的心酸和无奈了,这个时候应该是“大惑”的时候,因为不同于年少时,老师和长辈会给你答案,也不同于年轻时,执着于自己的坚持。开始发现社会非常复杂,人性很是难辨。
而《论语》中,其实比较明确提到迷惑的,有两处:学生子张和樊迟都问孔子,如何辨别迷惑?
孔子回答子张:你爱一个人,希望他一直活下去;你恨一个人,希望他立刻死去;对同一个人又爱又恨不是迷惑吗? 回答樊迟:一时的愤怒忘记了自己的安危,甚至让父母跟着受累,那不是迷惑吗?
孔子两次回答迷惑。均提到了情感上的问题。这是,孔子已经发现了,人要求志,也就是理性的自己,但是人更有情感,常常因感性违背自己的理性做出许多自己都觉得不可理喻,懊恼后悔的事情来。这里孔子就是告诉大家,万物有因有果,所有的事情的发生均不是偶然。一个事情出现了,你仔细思考它的原因,推究它的结果,平衡自己的情感和理性,多学习,多了解,多观察,就可以做到不惑了。
到此,题主的问题已经回答完毕了,后面三句就不解释了。只是最后那句真的是大自在的境界,倾之慕之,可望不可即。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浪漫红尘中】散文:不惑之惑
下一篇:究竟什么是“四十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