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大多数三四线,限价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8 阅读数:人阅读

 

大家好,我是财爷。一个人如其名,能给你带来很多财运的人。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最近我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很多房产行业内朋友的消息:

“财爷,我可能要撑不下去了,生意太惨淡了。”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这几位朋友来自几个不同的二三线城市。

他们的身份也各不相同,分别是开发商、房产自媒体、中介加盟店。

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因各位应该能猜到,无非就是楼市调控静淡、一二手贷款的收紧,带来的经营萎缩。

我很奇怪,现在调控的大手,是按住了存量房市场没错。但新房由于限价带来的红利,按理说大家应该都能分一点蛋糕啊?

但和他们深入聊了很久之后,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怪象:

其实现在很多城市的限价,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1

现在全国楼市,真正做到新房限价且一二手价差明显的城市只有头部几个城市:

上海、杭州、成都、深圳。

注意我这里的描述:“真正限价”、“价差明显”。

最近我们做了一张上海新房触发积分的项目列表。

给外地的朋友简单科普下:上海的新房,是按照计分排序来认购的,入围分越高,代表这个项目越受追捧。

所以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热门度排行靠前的新房,到底是凭什么?

拿已经进入存量房市场的小区举例比较客观。

翠湖天地大家都知道,新天地的豪宅。

上一批新房均价卖到了16.5W。但有没有人知道,翠湖的二手卖到了多少?

前段时间,翠湖的一套大户型二手房,冲到了24万的成交单价。

我们再严谨点,有人会说翠湖天地现有5期,不同期之间的价格也有差别,尤其是四期隽荟,位置更好、品质更高(3000平双会所)。

但我拿到了一组挂牌数据,翠湖5期的所有二手挂牌均价,大概在22万左右。

用这个二手均价去PK16.5万的新房,我们会发现翠湖每平方的价差竟然有6W之多

按最新一批售罄的最小168平户型计算,买到就“省”到了1000W。

有人说,这是豪宅,有钱人才不看价差。

不反驳不同观点,我们来看看前不久刚认购结束的天空之城,这个算中间段的刚改区间。

整整四年,2017年万科天空之城新房均价5万8,2021年五期收官,还是5万8。

二手房的成交单价,早已经突破了8万的关卡。

最短的成交周期,只有9天。

所以你说,为什么上海现在的新房好卖?是因为2021年比前几年品质更好吗?

别问,问就是有价差。

杭州我们也简单聊聊。

前段时间,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的限价,悄悄提高了。

正式挂牌的35宗地块里,出现了多个板块的限价上调。

艮北、运河新城、市北、上调2000元/㎡,上调价格最高,申花核心区涨了1000元/㎡,丁桥涨了1400元/㎡……

这一批,总共涉及到了18个板块的限价更新。

有人说是为了提振开发商拿地的信心,因为第二批流拍超过了预期。

也有人说为了减少一二手之间的价差,尤其是热门板块,新房异常抢手。

但无论是哪个原因,杭州一二手之间,依然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别问,问就是有价差。

2

楼市折叠的故事,正在全国大多数城市上演。

一边是上海杭州这样的一二线城市,拼命调控按住房价、减少一二手剪刀差。

一边是19个大中小城市,顶着市场下行、土地流拍的压力,匆忙发布“限跌令”。

为什么?

大多数是不敢跌或跌不起,没有类似上海稳固的基本盘,一场“跌”带来的动荡,很可能就把楼市“拍到半死”了。

而以上的这些城市,新房也几乎是有限价的。

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新房比二手便宜没错,但二手卖不出去或很难卖,有什么用呢?

那为什么同样有利差,偏偏上海杭州这样的城市会让购房者趋之若鹜呢?

其实「价差逻辑」很简单,一手是增量市场,很多城市都是被宏观调控按住的。

像上面提到四年未涨价的天空之城新房,就是例子。

而上海杭州这两个城市,确实是中国一二线城市发展的样本,所以二手才会逐渐被拱破天花板。

有活跃的二手房市场,才是真正有用的价差。

3

以上的对比,引发了我新的思考,分享一个结论给大家:

上海和杭州等城市的楼市,是两种不同的逻辑。

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买房,只要遵循这两个逻辑,就一定不会犯错。

上海是总量逻辑,存量住房有780多万套,是全球最大的二手房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量大概是二三十万套。

哪怕是吃过几波调控,上海这十年来最差的月份(剔除特殊的过年期间),二手房成交也从来没下过1万套。

所以上海二手市场交易非常活跃。其中大约有10%的交易来自于落户的刚需,90%的交易来自于置换。

一房换两房,两房换三房,三房换四房,甚至三胎家庭五个房间才是标配。

所以按户籍人口2487万人来看,其实上海并不缺房子,三个人一个家庭结构,94%的家庭都有房子。

但是,三房一厅的房子在上海不超过40%。电梯房更别想了,上海78%的房子没有电梯,房龄超过30年的房子占比超过15%。

大量的房子,是老公房和房龄接近20年的楼梯房,缺头部好房子的上海,置换改善需求是生生不息的。

这张图可以很好的解释,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是楼市总量逻辑的城市。

注:2020年,上海二手住宅成交以29.1万套的绝对优势居于榜首,比排在第二位的北京高出了76%。

以深圳杭州为代表的城市,楼市又是另一种逻辑。

增量逻辑。

虽然深杭的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底子比上海稍弱,但这两个城市的增量部分,确实是这些年冉冉升起的“新星“。

深圳的常住人口,是上海的70%。

杭州的常住人口,接近上海的50%。

但七普数据的公示,深圳是当之无愧的全国人口增量冠军。10年增量700多万,增幅68.5%,占到现在总人口的40%还多。

而长三角的增量冠军,是杭州,10年人口增量是300多万,增幅37.2%。

所以,楼市长期看人口这个研判,还是有道理的。

买房选城市,再也不像之前说的,一定盲选一二线城市。

一二线城市里,也有不少发布限跌令,二手房有价无市。

以后请死盯两个逻辑:

总量逻辑,是不是一个稳健扛得住政策捶打的城市?

增量逻辑,是不是一个人口净流入发展迅猛的潜力股城市?

4

最后来聊聊,如果说很多城市的限价压根没有意义,那还要不要限?

这波楼市的调控并不复杂,全国信贷收紧,一二线城市打打补丁,三四五线没怎么出政策,全国楼市就一片静淡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城一策的口号,几乎不怎么喊了,全替换成了顶层意志传达的“三稳”信号。

以苏州为例,上一波楼市调控发生在2019年7月25日,也就是725新政。

2019年底到2021年初的这波全国楼市的行情,从深圳起步,杭州接棒,再到上海合肥等多个城市齐飞。

一直到2021年中旬,全国楼市被按住,苏州连一口汤都没喝上,又被从上至下的调控按住了。

难道是苏州真的就不想宽松吗?

并不是,未来的楼市放松会和收紧趋势一样,变成了顶层意志的切换,并不是一城一策的灵活。

全局紧,都紧。全局松,都松。

哪怕有些城市限价没有用,也要限,因为要控制预期,没有特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