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鸿海精密到立讯精密
文:诗与星空(ID: SingingUnderStars)1974年,年轻帅气的郭台铭揣着从老妈那里筹措来的10万台币,租了一个门头,专门用来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这家小门头,是大名鼎鼎的鸿海精密(富士康的母公司)的前身。
那一年,郭台铭的表姐夫张忠谋还在美国德州仪器,没有回到台湾创建台积电。那一年,ASLM还没有诞生。在同一个时代,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分步式投影光刻机正在紧张的研发中,精度达到3微米,和当时美国GCA公司的最顶级产品精度接近。1978年分布式投影光刻机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彼时,中国的光刻机等半导体技术居于世界前列。事到如今,或许有人质疑中国的发展策略,在半导体一而再再而三卡脖子的的情况下,当年放弃半导体的自主研发是失误。然而事实上,半导体是资金驱动型行业,依赖有限的财政资金不可能走的太远。当时中国的经济相对落后,半导体需求客户主要是石油部等极少数巨型企业,既没有广阔的全民PC用户,也没有大规模使用服务器的企业。错过芯片发展的时代,也是非常无奈的。当中国经济不断强大,芯片需求超过全球一半的时候,中国半导体技术的突破,就指日可待了。台湾的企业家都有敏锐的政治嗅觉,郭台铭在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时候,语出惊人的提到:一个世界,两套系统。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国际形势还没这么复杂,现在回头看看,真的是太英明了。从当年去IOE战略开始,中国就在准备这一天。在众多国产操作系统、国产芯片前赴后继的翻车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UOS、龙芯、海光、麒麟、鲲鹏等一系列可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自主操作系统和芯片。精明的郭台铭为了配合苹果的印度战略,跑到印度建厂。结果不幸翻车了。中国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一个假象:中国行我也行。以富士康为例,除印度外,在巴西、墨西哥、越南、印尼、捷克、澳大利亚等国都设有工厂,甚至在日本和美国也有分号。但这些国家的总产量,不足富士康的25%。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郭台铭正常的选择。即便是印度销量第一的小米,也不过是从中国把配件运到印度,然后从印度组装,再美其名曰:Made in India。
很多人误以为中国的优势只是人工成本优势,但事实上更大的优势是工程师红利和全球最完备的供应链优势。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是全球无以伦比的,美国都比不上。库克说,如果美国的工具和制模工齐聚一堂,很可能会坐满我们现在现在身处的这个房间。但在中国,则需要几个足球场才能容纳得下。在中国,苹果的供应链几乎都在 24 小时车程之内;在印度,除了大部分配件无法生产依赖组装外,苹果的印度负责人还要解决部分工厂的饮水问题。在鸿海精密尝试往不同篮子里放鸡蛋的同时,苹果也做同样的尝试。立讯精密发布公告,将以33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纬创资通两家全资子公司,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立讯精密将成为苹果公司首家中国大陆的代工厂。一、为什么是立讯精密立讯精密的创始人曾经在富士康工作超过十年,公司创立后和苹果的合作源远流长,不过早期主要是生产苹果电脑的连接件等配件,规模不大,利润不算很高。公司同时也给联想、戴尔等电脑类企业生产连接件。和苹果的蜜月期源自于代工AirPods,随着苹果引领真·蓝牙耳机进入新时代,蓝牙耳机的市场突然爆发。
作为爱跑步的选手,表哥见到AirPods后开始怀疑人生,为什么之前的十几年,蓝牙耳机都不考虑无线分体式?AirPods的畅销让立讯精密受益匪浅,顺便接到了Apple Watch的订单。二者的合作越来越紧密,随着代工范围一步步扩大,成为第二个富士康,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和苹果的合作,有一点点隐忧,那就是苹果的创新性是否能够持续,从而保持足够的盈利能力。关于这点,表哥有个观点,随着规模的不断膨胀,生态圈的逐步完善,苹果已经成长为一个类似可口可乐的消费品公司,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高科技公司。巨额现金和广阔的产业链,让苹果能够掌控全球最先进的消费电子方面的量产技术,整合成最适合消费者的产品,让自己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二、立讯精密的业绩大爆发打开立讯精密的年报,会深深的感觉到两个字:逆天。
数据来源:ifind,制图:诗与星空在消费电子行业并不乐观的时候,公司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业绩。受益于蓝牙耳机和苹果手表的爆发,公司2019年营收冲破600亿,向千亿进军。和4000亿营收的富士康(工业富联)相比,虽然有不小的差距,但随着业务的拓展,未来可期。消费电子供应链的企业,主要关注两大核心指标,现金流和研发投入。1、现金流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