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来自波音的无人机
“鬼眼”无人机
“鬼眼”是波音自筹资金研发的一款双引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同样出自“鬼怪”工厂,于2012年6月1日首飞。其最大特点是采用环保的液氢燃料动力(反应产物只有水),同时旨在以低成本实现卫星式覆盖。该机既可军用也可民用,能够在至少1万9000米高空飞行。2016年8月结束飞行测试,被送往空军飞行试验博物馆展示。
“秃鹰”高空无人机
“秃鹰”首飞于1988年10月,共制造过2架,属于高空无人机,可以看作是“鬼眼”的前身。机身主要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因此具有很低的可探测性,重量也很轻。该机于1989年创造了活塞动力飞机的飞行高度记录——20430米,并且开创性地实现了从起飞到降落的完全自动化。1988年该机还创下了连续飞行至少50小时的耐力记录,但未获得国际航空联合会(FAI)的认可。
X-50“蜻蜓”技术验证机
X-50无人机计划由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波音公司负责研制样机,2003年11月第一架原型机首飞。该机采用独特的鸭式旋翼/机翼(CRW)结构布局,机身中央上部的“机翼”其实也是旋翼,在起降时该机构像直升机的旋翼一样旋转,而在平飞模式下,旋翼会被固定在机身上,就像一般固定翼飞机的机翼一样,即以一翼多用的方式将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两种飞行方式融合到一架飞行器上,同时机首还有一对很长的鸭翼,鸭翼、主(旋)翼和平尾三翼面共同提供升力。这种独特的布局虽然看起来能兼顾两种飞行方式,但和几乎所有其他尝试将直升机和飞机合二为一的飞行器设计一样,在两种模式切换期间存在严重的飞行控制问题,且始终没能很好地解决。X-50共制造过2架原型机,分别于2004年3月和2006年4月在试飞中坠毁,整个计划一度处于无机可用的尴尬境地,最终于2006年9月被撤销。
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
MQ-25是波音为满足美国海军UCLASS(Unmanned Carrier-Launched Airborne Surveillance and Strike,舰载监视和攻击无人机)项目提出的方案,已于2018年8月30日赢得竞标,预计2024年前造出4架原型机。该机是作为一款舰载加油机研制,待平台技术成熟后可在其基础上衍生攻击机等其他机型。波音的方案能够胜出,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当前美国海军对空中加油的迫切需求。随着美国军力向亚太地区转移,飞机航程问题日益凸显,亚太地区不同于欧洲,不仅机场密度小,而且区域面积广大,特别是水域面积广,更需要飞机能长距离越海飞行,在这种情况下空中加油不仅不可避免,而且需求会很频繁。过去美国航母上用S-3反潜机来专门执行加油任务,而自2009年S-3退役后就没有专门的舰载加油机了,超级大黄蜂空中加油只能以伙伴加油的方式进行,不仅效率低,也增加超级大黄蜂的负担,即使是空军的加油机,由于机体庞大,不仅部署、使用不便,还会增加军种间的配合成本,战时也会成为极易受攻击的目标。相比之下,一款能舰载、能高效和其他舰载机配合还具有隐身能力的专用加油机这时候就显得很重要了,特别是无人机的使用成本、风险也都更小。
“扫描鹰”无人侦查机
“扫描鹰”是一款小型长航时无人战术侦察机,全系统由无人机、控制站、运输存储箱、发射及回收装置组成,适用于地面警察/陆军部队或海军舰艇上。该机由波音的全资子公司英西图(Insitu)公司设计制造,于2002年6月首飞,目前已装备20多个国家,包括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阿富汗、日本等。机上设备主要是光电和红外摄像机,能够凭借续航能力对局部小区域进行持续监控,且可以多架组网部署。除了军事用途,也可用于渔业(如收集气象信息等)、安防等民用领域。
RQ-21“黑杰克”无人侦察机
RQ-21“黑杰克”是“扫描鹰”的后继型号,也由英西图公司研制,于2013年9月首飞,2014年1月开始服役,实际部署的首个型号为RQ-21A型。该机使用与“扫描鹰”相同的发射及回收装置,机体尺寸较“扫描鹰”增大了不少,设计上的改进主要是尾部增加了双翼撑以改善飞行性能。RQ-21在飞行高度、巡航速度以及续航时间上也都较“扫描鹰”有一定提高,可以至少100km/h的速度在5000米左右高空持续飞行16小时以上,机上的侦查设备也更先进,未来将逐步取代“扫描鹰”。目前除了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该机还被配备到了加拿大海军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上,同时波兰和荷兰陆军也有少量订购。
X-45无人作战验证机
X-45是波音旗下“鬼怪”工厂研发的一款单发无人机,于2002年5月首飞,该机的研制初衷是验证无人作战飞机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第一个发展的型号是X-45A,共制造了2架,都是缩小比例概念验证机,机腹设计有弹仓,用来携带空对地武器压制地面防空系统。2004年8月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成功进行了首次投弹测试,次年2月开始进行了双机飞行及通讯、中途改变任务以及协同作战方面的演示。两架原型机在完成全部测试后分别保存在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华盛顿特区)和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俄亥俄州代顿)。之后发展了后继的改进型-X-45B/C,尺寸和重量上大幅增加,外形做了调整,更接近飞翼布局,和后来的X-47B非常相似,其中B型没有进入实机阶段。美国空军对该计划不再感兴趣后,由于海军又独立提出了自己的无人作战飞机计划,波音又发展了N型,但作为验证机之后也没了下文。
QF-16无人靶机
QF-16是波音公司基于F-16战斗机改装的无人靶机,用于取代美国空军自1997年以来使用的由F-4“鬼怪”改装的QF-4靶机。美军发展QF-16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随着第二代战斗机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美军今后在空中面临的敌机将普遍是第三代乃至更先进的战斗机,而属于第二代战机的QF-4由于平台本身性能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模拟三代机,因此作为靶机的作效果会越来越不佳;二是因为经过多年的使用,QF-4靶机已被大量消耗,而F-4早在1979年就已停产,数量上已无法满足美国空军未来的需要(QF-4由美军退役的RF-4C、F-4G和F-4E改装而来,共改装314架,最后一架已于2015年5月27日在演习中被炸毁),这是更为实际且迫切的原因。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作为战后美国产量第三的喷气式战机,同时又是三代机里性能出色的代表的F-16于2010年3月被五角大楼选中作为下一代靶机。其实QF-16有无人和有人两种驾驶模式,只是实际中很少采取有人模式。2013年9月19日,QF-16完成首次无人驾驶模式飞行,标志着美国空军正式进入三代靶机的时代。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