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 | 是什么支撑着多次贬谪的苏轼度过人生的低谷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的这首《自题金山画像》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连续遭贬到处漂泊的人生。面对当年的画像,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可谓寓意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
苏轼画像
大才子苏轼给我们的印象大都是幸福满满的画面,又生活在富裕的北宋时期,所谓的风花雪月应该是他的生活主旋律,何来的苍凉生活呢。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大文豪苏轼为什么能把苦逼的现实活出诗意的人生。
在开启这个话题之前,还是先大体了解一下苏轼的人生简历: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天的四川省眉山市人。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有道家风范。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文纵横恣肆,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公元1057年,时年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弟弟苏辙进士及第。相传,当年的主考官欧阳修非常欣赏苏轼,原本苏轼的成绩是第一名的,但错把苏轼的文章认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定为第二名。
及第后的苏轼凭着自身的真才实学,再加上欧阳修的赞许,遂使苏轼的才名愈加大噪。然而正当他步入仕途,将要宏图大展时,却传来了老妈病故的噩耗。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守丧期满还朝任职没几年的苏轼又因老爸的病故而回家守孝。
欧阳修画像
公元1071年,守丧期满回朝想大干一番的苏轼却发现朝中的风气已经大不如以前,原因是宋神宗赵顼继位后的第三年,即公元1069年,王安石发起的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而触怒了王安石,为了远离是非,于是请求外放,做了杭州通判。三年后调任密州知州,再三年后调任徐州知州,任满后于公元1079年调任湖州知州。
外放这九年三地的任上,虽说仕途无升迁,但总的来说还是无险。然而在调任湖州知州的任上却发生了改变他后来人生的大事。
由于在多地任职时发现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弊端,愤而上书批评,由于新法起初的主导人王安石在公元1076年就罢相了,而现在的主导人已经变成了宋神宗本人,变法已成为神宗钦定的国策,你苏轼反对新法那就是在反对皇帝呀。
结果就可想而知啦,新党们借着苏轼上表的文字做起了文章,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一文中写到:“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宋神宗画像
结果苏轼被判死刑下狱,在多方营救无果的情况下,最后是王安石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和皇太后的干预后,下狱一百零三日的苏轼才得以贬黄州团练副使而得生还,这一案件史称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是一个相当低微的职务,并无实权,一般是用来安置一些被贬的有罪官员,受地方官监视。苏轼因闲来无事,生性豁达的他在公务之余,为了贴补生计,便带领家人开垦了一块城东的坡地,“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在此时起的。
苏轼没有因仕途上的无望而消极沉沦,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话说,一日和好友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壮丽的风景和脑海中不断浮现的历史画卷让他感触良多,由此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安石画像
苏轼在黄州生活了五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over后,年仅九岁的赵煦继位,史称宋哲宗,老妈高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临朝听政。政策上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原先反对变法的旧党重新登上了舞台,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开始了对以原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进行了全面的打压,两党之间从最初的对错之争演变成了不问对错只看立场的革命。
苏轼因当初反对新法的诸多弊端遭贬,此时便被旧党看成为属于自己的阵营,因而得以回京。但苏轼和他们从骨子里来说就不是一路人,苏轼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否平衡为出发点的,而他们却只有立场。
因此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由此便引起了旧党势力的极力反对,如此一来苏轼成了一个新旧两党都不容的敌人。不得已和不得意的他只好再度自求外调,远离是非。
苏轼二次来到了杭州,也就是这次外调杭州的任上,用疏浚西湖的淤泥筑成了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人称苏堤。几年后虽然被再次召回入京,但都因政见不合而多次外放。
公元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风向又是来了一个大转弯,新党再次回归主导地位。时年已经五十七岁的苏东坡被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贬至岭南的惠州,宋朝时期的岭南两广一带还是非常蛮荒的,基本都是罪臣的流放之地。因此被贬之人往往都会精神上哀怨嗟叹,生理上水土不服而终致身亡,我们再看苏轼是怎样的。
宋哲宗画像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苏东坡那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用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来化解现实的苦闷。那些新党们一看他在这样的地方活得还如此滋润,本就有些扭曲变态的心里便又开始不舒服了,于是乎政策再度加码。
公元1097年,六十一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更加荒凉的海南岛儋州。这样的判罚,在当时的宋朝来说仅仅是比杀头好一点的处罚啦。结果怎样,嘿嘿,这个苏轼愣是没有低头屈服。
自宋朝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在海南岛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还从未有人进士及第过。苏轼在此开办了学堂,几年后便出现了学子中举,苏轼可谓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和播种人,而苏轼更是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苏轼塑像
历史上曾有太多被贬的官员因不能承受荒凉之苦而亡身,苏轼虽然经历了三地数十年的贬谪,却始终屹立不倒。个中原因当然和他那随遇而安,而非得过且过的旷达心性有关,或许还和通过诗文来化解心中郁闷的那颗诗心是不无关系的。
苏轼
轩辕
才学有宋世人奇,
春草寒枝两不栖。
笑问朝云皮中物,
先生满腹不时宜。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上一篇:苏轼为何如此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