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园林曾秀甲一方 这位明朝造园大师功不可没
2019-04-22 14:41 | 绍兴晚报
提及中国园林,“南推苏州私园,北则皇家诸苑”已成定论,古城绍兴在园林史上仅被一笔带过,那也是沾了放翁老人沈园绝唱的光环。但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绍兴曾经一城之内拥有70余处大小园林,优美的亭台楼阁甚至一度比肩苏州,其中肯定得提到造园大师祁彪佳。
隐逸山水 书写林泉佳话
绍兴园林,起于春秋,兴于六朝,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末,湮没于清代。绍兴园林的发展史中,代表作当属寓园。寓园的主人,就是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藏书家祁彪佳。
祁彪佳(1602—1645年),字幼文、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山阴柯岩梅墅村人。他出生于官宦藏书世家,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次年任福建兴化府推官,崇祯年间授福建御史,出任苏、松诸府巡按,文治武功皆有可观。崇祯八年(1635年),祁彪佳因忤逆当权者,受到排斥,告病辞官回乡,营造属于自己的私家园林。
《寓山注》是祁彪佳详细记载其营造寓园始末、设计建制诸景的主要一书。从这本书中,可知当时的园林造景,已运用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的特色,祁彪佳还在寓园创设布局芙蓉池、玉女台、回波屿、试莺馆、归运轩、远山堂、梅花阁、梅坡等48景,时称“越中名园”,并入选“江南四大经典园林”之列。
祁彪佳被后人所关注,并非其园艺造诣,首推还是他刚倔硬朗的骨气。明清易代,清廷以高官厚禄招降祁彪佳,他恪守“忠臣不事二主”节义,写下绝笔辞“含笑入九泉,浩气留天地”,后自沉于寓园梅花阁芙蓉池中,以身殉国时年仅44岁。其次是祁彪佳生平著述甚丰,有戏曲理论著作《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园林营造文献《越中园亭记》《寓山注》,以及一大批奏疏、信札、尺牍、日记、小品文等。还有他与夫人商景兰的一段相濡以沫、伉俪情深的爱史,被誉为是宋代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翻版”。
借景山水 确立绍兴园林特色
“苏州拙政园、留园主打假山胜景,而绍兴园林一无佳石,二是所需太湖石、灵壁石都需外运,因此园林中的假山造景相对较少。但绍兴多孤丘,可依附成园,这是吴地所缺乏的,绍兴园林特别重视借景山水,寓园便是借景鉴湖、柯山的经典之作。”《越中园林志》作者章利刚曾对祁彪佳的造园艺术作过较高评价。他认为,寓园之美在于吸收了鉴水的浩气、稽山的风骨,在于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统一,它是百里鉴湖长卷中一轴令人赏心悦目的绝妙胜景,确立了稽山鉴水自然形胜的园林特色和历史地位,而这种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在苏州园林不常见。
绍兴学者吕山也认为,造园林有“三分匠人,七分主人”之说,不仅是匠师们再造自然的写意空间,同时也是文人退居隐逸生活的精神家园。画家画山水之前先要“胸有丘壑”,祁彪佳建造园林亦是如此,他走遍越中园林,考察各处风景,且匠心构思,亲自督造,以真山真水为整座园林粉底,将残山剩水精心雕琢成迷人景观,从而创造出一个清净、典雅、富有精神气质的越地名园。放在中国园林文化史上,《寓山注》是一部较有分量的著作,称祁彪佳为园林艺术大家一点也不为过。
绍兴旅游界人士表示,园林是越文化的一个主要符号,应当做好维护和开发。清代,寓园成寺,名寓山寺,又形成了东山春望、南洋秋泛、棋枰残雪、炉柱晴烟、清潭看竹、石室烹泉、七岩观鱼、五桥步月“柯岩八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寓园尚保留有一些亭台楼阁等遗迹,但可惜当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后来景观湮没,柯岩一带变成农田,仅存大佛和云骨两块石峰。寓园旧址,现在虽已成为鉴湖大酒店一角,但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尚待开发的潜力。
(原标题《绍兴园林曾秀甲一方 明末造园大师祁彪佳功不可没》,原作者顾鹏程。编辑阮帅)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