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娃报的那些体育培训项目,确定不是在坑娃吗?
有个孩子练跳水,
教练要求她入水要睁眼看着压水,
最终不但没练出来,
还成了“睁眼瞎”。
儿童体育很好,但
风险你不能不知道
1我们这代80,90后,父母和学校都不重视体育。于是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身材体质都有问题。想锻炼吧,又因为没有早期运动习惯,get不到运动的嗨点,很容易沦为一腔热血办个卡,一个月不到就打回原形,宁可我在家里吃薯片看韩剧,呵呵哒。
没办法,运动习惯是早期定形的。6岁前,娃的运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神经,肌肉群还有例如平衡感,本体感,前庭觉,身体协调度,柔韧性等等机能的发展。。。
于是到了青少年、成年期,面对各种体育项目,有些人立刻如鱼得水,各种运动玩得嗨爆了,成了体育牛蛙;有的沦为体育痴,玩啥啥不行,再运动都嗨不起来。
我们的娃出生在数字时代,是和手机ipad一起出生长大的,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屏幕前。
欧洲几所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儿童看电视的研究。结论显示,每天在屏幕前呆两个小时会增加成年后30%的高血压风险,如果没有任何日常体力活动或每天活动少于一个小时,风险按50%增加。
为了不让娃步后尘,现在的家长也是很有觉悟。儿童体育培训,是近10年培训行业最火的领域。一二线城市家长对娃的体育很重视,很赞!
但是画风有点跑偏。
中国家长想到体育,脑海里冒出的是如下的几个词:
跆拳道、游泳、篮球、足球、羽毛球、击剑、马术、高尔夫。。。选择哪个呢?时间,课时,费用,方方面面都考虑个遍,然后带娃去体验课。
这是不对的。
2首先我们要分清两组概念:
1.体能和技能
体能,是人体运动的能力。技能是技术能力:我们常说的打球有球技,游泳有泳技。
中国家长多年来都过度重视技能。为了出成绩,超越了儿童身体承受界限,伤害就会出现。所以国内很多运动员从小就有各种伤病。国人近年才逐渐看清楚这个问题,国外30年前就已经分的很清楚了。
儿童阶段的主要运动目标,是身体的发育和健康。娃一定要先发展体能再发展技能。体能是基础,技能是基础上发展项目。
2.兴趣和特长
造成过度重视技能的,一是因为中国教育资源争夺战严峻的升学特长加分,二是因为物质还不发达,既然产生了财力投入,家长自然地就想要实在的成绩。例如甲说“我娃体力很好”,乙说“我娃市青少年网球公开赛二等奖”哪个听着拉轰?
太重视成绩,就容易忽略娃的兴趣。
然而咱做事要看长远:长久持续的兴趣,最后在成年后沉淀为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意志品质,才是体育给人最丰厚的果实。
2这方面欧美就做得很好。
在欧美中产家庭,体育是比才艺更受重视的素质教育方向——毕竟是直接影响颜值、体质,间接影响生命质量的东西嘛!
所以,欧美的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娃的运动设施,儿童体育用品也非常便宜和种类丰富,家长也很积极带娃外出放风;
体育俱乐部体系更是强大发达,5、6岁后,娃都会进入各种club,经过几年沉淀挑选后,锁定一两个伴随终身的项目。
成人后,每个人几乎都有每周定期几次体育项目,哪怕是律师,企业高管等大忙人,定期运动是都标配,不然人家觉得你自我管理能力有问题(所以你看商业杂志名人采访,很多都吹自己5点就起床游泳,每天跑N公里之类的。。。)。运动俨然成了个人社会形象和职业形象的一部分。这就是欧美的终身体育思想。
德国的国家选材系统和德国足协的理念: 不应过早(6岁前)进行专项体育训练,会导致长大后受伤几率增加70% - 93%,使娃过早离开该运动项目,压力过大、失去兴趣。12岁前的娃都应该坚持多样性原则,培养全面的运动机能。
所以,大框架大概是这样:
6岁前发展体能:这个年龄,娃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发育育还很迟缓,不能承受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家长做的事,基本就是让娃尽量多出去“蹦跶”,“散玩”,不追求技能。
7到~12岁可以进行种类丰富的专项培训。这个年龄,娃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都有了提升,可以开始培养多种技能,从而提升多种机能素质。切忌只练单项。(下表横轴为年龄)
12岁以后才考虑陪专:在娃对某个项目有一定天赋和强烈兴趣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向更专业,高强度的培训方向发展。否则,keep住一两项体育兴趣也足够了。
36岁前干嘛?
家长的职责只有一件事: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且不干涉孩子自由地发展运动能力,想尽办法让运动这件事变得有趣,并且坚持。
婴儿期
娃一出生,运动就生涯已经开始:娃都是天生的运动狂人。每个运动渣,其实都是因为被对娃过度保护的爸妈玩坏了。
一个月起,就可以使用欧美家庭很普遍的玩具床,让娃在里面安全地随意蹦跶,妈妈可以在旁边坐自己的事情。这对妈妈也是一个大解放。
等娃可以爬了,就在家里给娃创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不要怕脏,让娃到处探索。
不要过早急于帮娃,不要急于指挥孩子。做好一个自然的观察者,你会发现娃会展现出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渴望。
记得我有个经历。那时娃还只会爬不会走,在游乐场里第一次尝试爬架。她很快的就爬了上去,却发现不敢下(肌肉不够做出这个动作强度)。于是看着我祈求帮忙。但我看她力道足够,迟疑了一下。结果她再尝试就顺利下来了。然后她异常兴奋。这种体验给她带来的愉悦感特别强烈,反反复复地重复。运动的愉悦激励的循环的形成,就是从这样的挑战开始的。任何过早过度的帮助、指挥,都会破坏这个循环。
幼儿期
娃一岁多两岁以后,随着娃身体发育,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从简单的散步,爬楼梯,滑板车,平衡车,自行车,滑轮滑板,跳绳毽子呼啦圈。。。基本都可以在家或小区里就地开工。
周末约上几家人携娃出门骑自行车远足,简直是运动、社交、嗨森三不误。
到这里为止,咱们主要目标是为娃发展体能,和在运动中获得纯粹的快乐。
不经过这一步骤直接进入专项训练都是耍流氓。
6岁后干嘛?
一般以6岁为分界点,家长就可以为娃选报几个培训项目了,种类繁多,让人眼花。各大城市常见的培训项目有:球类(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橄榄球、高尔夫球)、武术类(武术,柔道,跆拳道,空手道,击剑,剑道,拳击),游泳,滑冰,滑雪舞蹈、瑜伽、健美操、还有各体校提供的体操类和田径等。
很多机构都会鼓吹:三岁即可开始。他们出发点首先是从生源经济的角度考虑你懂的。
不过,也有一些启蒙性质的项目(不培训技能,光培养兴趣和提供体验),也适合6岁以下幼童,也解放了一些有经济实力但没时间的父母。
问题来了:挑选项目时,我们要考虑多方面问题。
1. 气质
这个运动和娃的气质相符吗?男生该拳击还是击剑?女生该舞蹈还是跆拳道?男孩学舞会不会太娘炮?女孩踢足球会不会虎背熊腰?。。。等等
2. 难度、后续投入
这个运动将来的持续坚持难度有多大?后续财力精力投入如何?这个问题不能以后再想。
例如:跑步等无器械无场地要求的项目是最容易的,一个人一双鞋就能开干,可惜也最枯燥;
游泳滑冰滑雪是拉轰啊,但你永远要和季节、场馆问题做斗争呗;
球类总涉及团队问题,和麻将三缺一同样悲剧哦;
执念于贵族运动的家长一开始算盘要打好:马术、高尔夫场所一般都在市郊,帅是帅,但怕你钱交得起,路途折腾不起。。。网球击剑的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一个好坚持的项目永远只有一个特征:参与方便,投入可承受。切记。光拉轰没用的,不信你以后就知道了!
3.软素质
之前《为啥世界顶级名校都特重视体育》说了,世界顶级名校看重体育竞赛成绩,因为这些娃具备虎狼精神等系列软素质。
娃是否该从体育中收获团队精神、协作技能。领导力?——团队形式的项目无疑远胜于单打独斗的项目。娃是否能从竞技中学会输得起?就要考察该项目是否有丰富的比赛机会?投入如何?和学业是否冲突?什么时候该点到为止?
玩到团队、竞技这个程度的,已经开始有点半专业了——真得看家庭野心和娃的天赋综合考量。为啥呢?第四点说。
4. 运动伤害
针对普通家庭,我个人不建议娃集训得太专业,觉得作为业余爱就好。
在我朋友圈里,那些运动玩得太专业的,大多四十多岁已经一身病痛:一个空手道黑带的,双腿已经做了几次手术;一个滑雪拿过非职业杯赛的,出过几次大型事故,后背有植入金属的;有个70岁阿姨是骨灰级太极粉丝,医生建议换人工膝盖。。。。们老年惨状可想而知。
体育本来就是为了强身健体,本末倒置真划不来!一旦进入了团体,参加了竞技,多少会有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小学起就是游泳队校队的,深有体会。)
举个栗子:
1、教练失误:有个孩子练跳水的,教练要求她入水要睁眼看着压水,最终不但没练出来,而且因为水的冲击力后来视力极差。郭晶晶的视网膜剥离就是这样来的。
2、对抗性竞技风险:有个柔道选手在内部的比赛中,被对手故意搞断了颈椎,颈部以下瘫痪。有个摔跤选手在比赛中,被对手缠腿犯规,造成膝关节韧带全断,摔倒时单臂支撑不住,腕关节,肘关节骨折。
3、项目本身特点:例如跳远落地,不少娃是膝关节、踝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撕裂,全断。标枪、铅球、铁饼等投掷,对肩关节,腰部的损伤最大。乒乓球、羽毛球,都是单侧运动项目,对娃的脊柱发育很有影响。郭跃6岁开始训练乒乓球,才26岁就因为严重的颈椎病被“请”除了国家队,真是可怜。羽毛球是膝关节损伤第一杀手,横向,快速,弹跳,急停,对膝关节的压力太大。
4、然后还有长高:孩子的骨骼还在发育中,软骨多,虽然不易骨折,但是却容易歪曲。关节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损伤会影响到儿童身高的增长,因为人体骨骼的增长主要是骨垢版的骨化,了骨垢板如果受到了损伤,就无法长高了,真是增高不成反变矮!
所有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
1、运动过量,强度过大
2、训练不科学,教练不合格(教练不好很悲催)
3、不正当竞争,竞技过度
这些都是报班培训过程中家长需要严重注意的问题,不要把娃玩坏了!
4所以啊:
1、作为家长,必须知道什么叫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慢慢提高身体能力,千万不要只选择一项竞技运动让娃训练。
2、注意整体的运动时间,给孩子自由的运动空间,让娃累了懂休息,不要勉强。普通家庭不要追求项目的专业度,又不是要培养娃当奥运冠军是吧。
3、最好不要让娃参加竞技比赛,你不能保证别人的目地单纯和道德水平,娃真被废了那是你的责任!
顺便给大家透露一点消息,教育部刚刚出台最新的体育达标要求,增加到50分,项目也增加了。高中,大学如果体育不能达到50分,这给结业和肄业,不能算毕业,不给毕业证书。
这个政策本身就是学习美国的青少年体育测试标准修改后使用的。美国早就从重视体育成绩,变为看中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程度的综合评估上了,重点在全民身体素质。
6作为一个娃和一个大人,怎样算是具备应该的运动爱好、习惯和修养呢?我个人看法是这样:
女儿6岁,现在每天都自觉去家门口的森林骑车、轮滑,每周都去游泳。在初期进行安全教育之后,现在都不需要陪伴她了,游泳、舞蹈和网球课,她都可以自己去或和小伙伴去。为了在天黑前可以和小伙伴结伴运动,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快速把作业做玩。同时,出门旅游时对各种新奇运动都很好奇,很乐意大胆尝试。身高体脂肌肉指标都很赞,精力旺盛,社交能力和意愿都很强。
作为大人,我多年来的常规运动作息表是这样的:一周两次40分钟的健身塑形(器械健身,Crossfit,瑜伽普拉提舞蹈都可以),两次40分钟的有氧(游泳、长跑、长途自行车等),周末一次社交性质的团体运动(羽毛球,远足,自行车这类)。这样的组合搭配,既不占用太多时间,又对得起自己的身体,并身心愉悦,比吃薯片看韩剧划得来。
对于普通家庭,陪特长、拿奖杯啥的反正也玄,投入也太大。为娃建立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兴趣才是关键。
| 相关阅读 |
﹀
|这是DrBing公众号|
【知性逗比,欢迎关注】
﹀
相关团购圣诞珍藏版闪烁美肌
1优贝平衡车
推荐年龄:1-5岁
在欧美,2-4岁的娃,平衡车可以说人手一部,火得很。平衡车能锻炼娃的平衡力和身体协调度,带动大脑,提高智力,发育腿部肌肉和流畅线条,今天找来的是性价比最高的平衡车——美亚连续三年儿童自行车类best seller优贝的平衡车:高配低价。详情请看次条。
团购价:¥318市场价:¥3682优贝儿童自行车:星际飞车
推荐年龄:4-8岁
送头盔等8样赠品
美国亚马逊评为KIDS BIKE NO.1 BEST SELLER的国产品牌优贝,能这样占领海外市场,可见性价比有多高。今天团的是优贝最新款的16寸星际飞车。适合4-8岁宝宝。镁合金一体化车身,专业赛车的碟刹系统,人性化的细节设计,价格却十分亲民。详情请看次条。
书商福利价:¥799市场价:¥1028↙↙↙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