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新《意见》准备让盖房子慢下来
1982年,改革开放的四年后,深圳这座小渔村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为了将这座城市打造成改革开放的一张名片,深圳要建造一座超高层。
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陆建新收到同事来信时还在湖北,同事给他讲了一个叫深圳的地方,还讲了旁边有个大厦据说要盖到160米高。
那时陆建新的天最高只有5层,160米,想都不敢想。
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去了,从1982年到1984年老陆一直待在国贸大厦的工地上,只为了见识这份天究竟有多高。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硕大的横幅横贯在天地之间,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创造了3天一层的施工速度,不但成就了当时中国第一高楼,也成就了深圳速度。
那是速度被盲目崇拜的年代,城市建设也是如此。
以深圳为起点,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拉开帷幕,全国各大城市一天一个样,铆足了劲证明自己不比深圳速度差。
得益于香港的“卖楼花”,入场门槛大大降低,地产商们开始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从拿地开始,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再周转,这是不少房企奉为法度的“456”准则。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速度越来越和地产挂钩,高周转和快速复制成为企业实力快速增长的保证,三年业绩翻十倍,百亿跨千亿,这些都是只有房地产才能带来的造富神话。
将这种速度体现到极致的应该是长沙的小天城,这座装配式住宅以搭积木的方式实现了一天三层的神话。
●●●2●●●
2022年1月,在浙江省住建厅的那栋白色小楼里,一条《意见》被悄无声息的放了出来。
现浇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周期不得低于规范标准要求,不宜少于7天/层。
老王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隔天晚上,他这边刚跟总包立下军令状,明年开春争取完成楼体工程。
为此,他还特意给返乡的工人多发了点奖金,但是工资并没有足月发,就是担心工资结清明年没人来上工。
现在一层多两天,15层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但这毕竟只是一个意见,而且还只是浙江一省。天下苦高周转久矣,现在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比如去年5月份深圳华强北赛格大厦的异常晃动牵动了全网的心,这座在风中摇摇晃晃的超高层建筑也是当年深圳速度的代表,2.7天一层比国贸大厦还要快,至今仍是深圳的第三高楼。
这不是特例,高周转时代,开盘前压缩施工工期快速达到预售节点已成行业共识。为了快速回款,对于集团定下的死任务,各分公司,各项目手段层出不穷。
行业的公信力一步步被消磨,甚至有人对于房子的70年产权都不屑一顾,我们的房子真的能住70年吗?
2010年,在北京国际中心的大会议室里高朋满座,这里面都是来自全世界各国建设和环保部门的专家学者,只讨论一个问题:绿色建筑发展。
中国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说了一串很可怕的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但建筑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
要知道那时才是2010年,房企的高周转远没有如今这么纯熟,如果不及时纠正后果无疑是很可怕的。
“盖一层楼至少7天”的意见,从源头上设定盖楼周期,无疑是个很好的开始。
●●●3●●●
2019年,在海南的博鳌论坛上,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说,很多地产商把一些基本规律都忘了。
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一个全世界大家都没见过的事,就是比数字,比销售额,你1000亿,我要1300亿,你有1300亿,我要1500亿,好像数字越大,就越威风。
有些人甚至于为了要上前10名的排行榜而不择手段,好多不该做的事都做了,不该说的话也说了,撒谎的事也来了,水分太多。
除此之外,他还说过一句话,现在看起来仍非常有意思。
他说,我希望这个行业能够越来越理性,在借贷的事上要量力而为,而不是能借就借,最好一些大的企业破产,把大家都吓得半死,从今以后就回归理性、量力而为。
一语成谶,2年后的恒大摧枯拉朽般的将整个行业打入冰点,银行不敢给房企放贷,房企不敢加杠杆拿地,大量员工离职转行,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
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当开发商不再搅破脑汁想着怎么拿地赚钱,而是思考从现有的项目入手在众多的竞品中突围而出,当我们开始尊重房子的基本规律时,这个行业才是健康的。
在众多房企老总中经常提到拐点的应该是王石,万科的“活下去”也并非只是一句口号,那是源于17年前的一颗种子。
当时万科在上海建了一个叫“蚂蚁工房”的项目,用的是在今天看来依然十分隽永的清水混凝土技术,很多同行都前去参观,王石也很自得,所以他请日本朋友楠敬介先生来参观,也让他们看看中国好的建筑。
但楠敬介看后一句话都没说,王石坐不住了。
“我们非常强调质量,不会为了成本、利润和数量而牺牲质量。”
楠敬介先生的回复让王石羞愧难当, “你说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啊,这个都做不到,还做什么企业?”
后来,王石总喜欢讲这个故事,是自嘲,也是自省,更是激励,万科启动了向日本学习的“千亿计划”。
十几年后,万科有没有学习成功我不知道,但是万科的产品力变化却是有目共睹。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说“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以前的城市面貌是什么样呢?
是木心的《从前慢》。是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是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是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是车,马,邮件都慢……
现在的城市是千篇一律,是我站在家乡的街道上却有种梦回深圳的感觉,是城市太大,值得记忆的地方太少……
所以,慢下来吧,这座急匆匆的城市,需要一批缓慢而隽永的建筑。
最起码在城市更新时,有几座,舍不得拆,却坚固如初的记忆。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