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A股偏爱“业绩整容” 重组也难一劳永逸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8 阅读数:人阅读

 

尽管天然美人近年来被大力追捧,网红脸遭诟病不断,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整容市场仍在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整容的风刮得很大,资本市场也未例外,通过重组、战略转型、大股东易主引发上市公司主营变化,A股对于换个发展方向、改个称号重战“江湖”的“业绩整容术”十分热衷。更有甚者,公司主营业务并未改变,更名仅仅是为了迎合市场炒作热点。但整容有风险,即使“手术成功”,成效也很难长期维持,不少公司在并购重组后首年业绩大幅增长,其后增幅却快速回落,甚至不乏公司多次“换脸”,也始终未能使得业绩长时间保持美丽。

资本市场也爱“换脸整容”

近年来,A股频繁上演“更名秀”,“突然间发现好多股票找不到了,因为都‘换脸’了”。经Wind资讯数据统计,剔除因业绩变动导致的公司“摘帽”、“带帽”,股改前后公司名称前缀或消除S、G等被动更名,A股市场的历史长河中,共有837家公司主动更名1111次。从发生时间看,首家更名的公司为申华控股,1992年3月9日,上海申华更名为申华实业,至今公司共更名3次,1999年11月22日~2002年3月17日,公司还曾名曰华晨集团,申华控股的称号则是自2002年3月18日沿用至今。从更名次数看,两市有211家公司主动更改过2次名称;50家公司换过3次名;11家公司前后4次改名;*ST紫学、中兵红箭更是已经主动更换了5次公司名称。

统计历年上市公司的更名频次,2014年以来,涉及更名的公司瞬间暴增,年内90家更名公司,数量相比2013年大幅增长了125%。2015年、2016年,涉及更名的公司数量成功破百,且继续保持了不断增长的趋势。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红周刊》记者表示,这与2014年以来并购重组案例的快速增长有很大关系。而2017年,新修订并购重组管理办法实施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并购重组的完成案例明显减少,由此年内涉及更名的公司家数也自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回落,但期间仍有多达97家公司发生了主动更名行为。

上市公司更名热的背后,究竟是并购重组、战略转型、大股东易主引发主营变化,还是仅仅为了迎合热点炒作,不少公司似乎很难逃脱“跟风”的嫌疑。

更名难逃跟风炒作嫌疑

观察A股的更名原因,最常见的即公司完成了资产重组,变更主营业务或实际控制人后,为了与主营业务相符而更改股票名称。如美欣达,2018年1月4日晚公告,公司完成收购旺能环保转型进入环保行业,1月5日起证券简称变更为旺能环境。江山化工2017年12月1日晚公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完成标的资产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过户,公司变更为化工、交通工程双主业运行,为充分体现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目标,简称变更为浙江交科。

无论收购资产的优劣,多数公司确有主业转型之实,但令人无语的是,市场中也不乏一些公司更名仅仅是为了迎合市场热点炒作。统观A股市场的更名史,年内更名公司第一次大幅增加出现在2000年,当年恰逢互联网狂热期,A股更名掀起了一阵网络科技潮,“科技”、“科创”、“高科”、“高新”等成为公司新名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如“北海银河”更名“银河科技”;“兰花股份”更名“兰花科创”;“河南思达”更名“思达高科”;“皖维股份”更命“皖维高新”等等。自此以后,不少上市公司更名多紧跟当时的热点概念,2007年房地产市场繁荣时,名字中带地产、置业的个股明显增多,“万通先锋”更名“万通地产”;“蓝星石化”更名“国兴地产”;“创兴科技”更名“创兴置业”。而在近年的更名潮中,金融、环保、影视、游戏等则成为了最受追捧的词汇。以创新资源为例,其历次更名即缩影了A股的时代进程。1999年5月27日,一家名为“厦门大洋”的公司登录沪市主板,2001年3月26日公司更名为“创兴科技”;2007年9月25日又改为“创兴置业”;直至2011年6月8日改为如今的“创兴资源”,将更名紧随潮流演绎得淋漓尽致。统观A股市场,影视、游戏聚集的传媒板块、环保股栖身的公用事业板块和地产板块,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热衷更名公司的高发区。

董登新对记者表示,名称是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类似腾讯、阿里巴巴、贵州茅台等优质公司从不会随便改名。上市公司更改名称,多是由于业绩成长性欠佳,希望通过更换主业或更改名称来与曾经不堪回首的历史做告别。其中更是不乏公司抢抱牛市热点大腿,炒概念、制造想象空间、拉抬股价、利好股东。而即使真的通过并购重组完成了主营业务的改变,并购后的持续盈利能力也是忧多喜少。

并购重组后业绩忧多喜少

以目前A股市场主动更名次数最多的公司*ST紫学为例,1993年11月初登深市时,公司名曰厦海发A,因连续亏损1999年4月年被戴上了ST“帽子”,同年进行资产重组第一次更换大股东,主营业务由渔业改为房地产业,2000年3月摘掉了ST“帽子”。然而好景不长,2000年上半年公司即宣告再度亏损,2001年6月公司由厦海发更名为旭飞实业,期间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股权置换与转让。旭飞实业的名字刚刚用了1年半的时间,2002年公司增持了深圳市厦海发投资有限公司34%股权,11月公司又更名为好时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一旦开始了改名,厦海发A则有点刹不住车,2005年8月好时光更名旭飞投资;2012年3月,旭飞投资更名银润投资;2016年7月银润投资更名紫光学大。退出酒店公寓的经营,加大地产开发、股权投资等力度后,最终又将教育产业板块改成了公司的核心业务。但令人唏嘘的是,经过了5次调整,公司至今仍未能彻底摆脱风险警示的影子,目前公司还带着*ST的帽子。

董登新对记者表示,很多上市公司不缺钱,但却缺乏有实际竞争力的主业,听说哪个行业赚钱就马上改换行业,公司的发展一直都是“跟着感觉走”。打着谋求企业经济实力增长、促进企业扩张、跨入新行业的幌子,很多公司其实只是在玩股权、炒资金。收购了新的资产,却对新产业的经营管理研究不透彻,如此并购重组只是一场单纯的投机行动。

翻看A股的更名史,确实有很多公司的更名行动都成为了二级市场股价的“引擎”,著名的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后,股价6个交易日收出5个涨停;天润控股更名天润数娱,股价4个交易日也收出了3个涨停,且此后也一路快速上扬,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股价即实现了翻倍上涨。不过,更名的短线赚钱效应也会受到同期大盘的影响,如果市场处于持续向下的弱势格局时,更名带来的赚钱效应也会随之大打折扣。而近年来,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盛行,目前A股市场的更名行情已经明显减弱。董登新认为,个别公司顺势跟风后股价确实会由此迎来一波表现,但等到市场的热点题材消退以后,公司的股价还是会回落,因为股价最终的支撑仍要靠基本面。而对于老老实实研究公司价值的投资者而言,也并不希望公司经常变化名字和主业,因为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重新开始研究这家公司。

红周刊统计截至2013年底的上市公司更名行为,发生的650次更名,仅有88次在更名当年实现业绩增长,净利润在更名后3年也继续实现了同比增长。不过,如果仔细观察公司利润的持续增长幅度,则不乏公司尽管保持增长但增幅却在逐年减弱。如首家更名公司申华控股,1992年首次更名后,当年净利润实现了347.94%的同比增长,但此后3年的利润增幅逐渐减弱为115.17%、100.4%、2.1%。1999年第二次更名,当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97.96%,次年增幅降至20.31%,第三年、第四年则相继出现了37.19%、403.81%的同比下滑。2002年的第三次更名当年也未能实现利润的增长,尽管次年实现了124.81%的业绩增长,但此后2年净利润却再度出现了95.42%和8133.76%的同比下滑。而统计2017年刚刚更名不久的公司,目前有15家提前公布了2017年年报预增的公告,龙蟒佰利、海联金汇、宏创控股等更是给出了全年业绩有望翻倍增长的预期,不过公司未来的持续成长性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