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关注 | 大学生就业难又上热搜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7 阅读数:人阅读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丽娟

4月23日,“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这一词条冲上热搜,阅读次数在24小时内升至3216.4万。

网友热议的背后反映出公众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度。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原因,网友们众说纷纭。有网友认为,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脱钩是主要原因,学校还是应试教育,不符合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有网友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内卷”,一个职位要求好几种技能,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也有网友认为,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招聘需求萎缩,岗位供给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不管是就业结构性矛盾,还是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网友们提出的原因都是真实存在的。受访专家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有市场需求的制约,甚至个人的就业规划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从需求侧来看,仍在复苏期的经济减弱了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今年毕业生规模大,预计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将突破1100万人。尽管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仍处于企稳回升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张亮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经济开启复苏模式,但大型企业调整战略布局、业务拓展和恢复需要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使得用工需求出现延后。中小企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其重新创办和复苏也需要时间,这也进一步导致用工需求无法在短期内增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初浩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供给侧来看,初浩楠认为,除了企业招聘需求方的制约,当今大学生自身职业素质、专业技能不足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而企业更需要专业能力突出、综合职业素质均衡的大学生。企业招聘要求的能力提升和大学生能力不足的落差,是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岗位的供给方因素。

张亮认为,毕业生专业供给、行业岗位需求、就业服务、就业观念与预期等因素进一步影响了就业市场供需匹配度的提升。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也是就业领域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每当有就业政策出台,大学生就业都是必提的重点。例如最近一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时再次提出“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

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受访专家看来,不仅需要长短期政策的结合,更需要久久为功不断坚持。

张亮认为,在继续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基本盘的基础上,一是要进一步落实落细就业创业的支持政策力度,加大各类市场主体对大学生的吸纳;二是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跟踪服务,针对不同就业需求,采取更加细化、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举措;三是注重对大学生就业理念与预期的引导,尽可能形成更加积极的就业心态和更加适宜的就业预期;四是从长期看要在关注技术、产业、人口演变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规模,实现其与就业导向的深度结合。

初浩楠建议,一是扶持市场主体,加强就业吸纳能力。要尽快制定务实的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尤其是扶持中小企业的创办和发展,提升其用工需求,扩展大学生就业领域。同时引导大学生向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就业发展。

二是丰富就业服务,建立就业平台。就业信息发布和获取是突破大学生就业瓶颈的关键之一,尤其是要打通中小企业招聘信息传递到大学生的路径。应在国家层面建立中小企业就业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招聘信息集中发布和获取的渠道。突出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招聘信息。同时,地方政府也要丰富就业服务项目,一手牵中小企业,一手牵高校,打通中小企业进入高校直面大学生招聘的阻滞,为中小企业招聘提供便利。

三是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职业技能培养。高校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国家发展方向进行适时调整。明确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落实课程设计、更新教学教法、引入新科技等方法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职业匹配度。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辑丨陈姝含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