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余秀华《足够》:那温暖过我的手势正向我靠拢,仿佛莲花回到枝头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7 阅读数:人阅读

 

在古今诗坛上,有很多自带能治愈人心的作品,读了之后总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或如春风拂面,甘露润心,或似阳光暖身,胸襟洒落。这些作品不会给我们明讲一些哲理概念,而这些哲理自然地被包蕴在以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出的作品当中。

前人说过,当一首诗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时,这首诗则可以称之为上乘之作。但白马君是这么琢磨这句话的: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一首诗未必是上乘之作,而上乘诗作必然做到了古人所讲的这两点。

治愈人心的诗文作品也是自然而然的避免这两点。这些作品之所以能赢得人们的喜爱关键就在于诗意的缤纷融合了人们自身的境遇,而又在不知觉中对人们产生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让人既有共情之心,又能从中受教受益。今天我们来读余秀华的一首《足够》。

    《足够》

        余秀华 / 诗

要一个黄昏,满是风。和正在落下的夕阳

如果麦子刚好熟了,炊烟恰恰升起

那只白鸟贴着水面飞过,栖息于一棵芦苇

而芦苇正好准备了一首曲子

从一棵树里出来,我们必将回到一棵树

一路遥长,我们收拾了雨水,果木,以及它们内心

的火焰

而远方的船正在靠岸

我一下子就点燃了炉火,柴禾弥漫清香

远方的钟声隐约传来

那些温暖过我的手势正一一向我靠拢

仿佛莲花回到枝头

如此

足够我爱这已破碎,泥泞的人间

  一看余秀华这首诗的题目,我们就会想到人性里相背的两点:贪得无厌和知足常乐。读她的诗,我们可以体会到作为诗人的她在性格上的多面性。

余秀华曾经写过反映她傲世独立的诗句:“而人间,不过一场盛大的孤独 / 这孤独,有时候也驮出一朵梅花”;有反映她内心干净温柔的诗句:“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 所以我一次次是按住内心的雪 /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有反映她心思矛盾重重的诗句:“我有月光,我从来不明亮。我有桃花 / 从来不打开 / 我有一辈子浩荡的春风,却让它吹不到我”……如此种种,诸般诗意,凸显了一位从这人间烟火中燻燎出的女人形象。

这形象还包含了执拗不训,口齿不清却也算伶牙俐齿,等等。我们似乎很少看到余秀华隐忍的一面,可她有几行诗说明她也有隐忍的地方:“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这真不是一般的忍耐所透露出的那种巴巴地活着的渴望。而今天我们读的余秀华的这首小诗《足够》则让我们将看到她的另一面形象和诗意。

这首诗有四节。前三节的每一节有四行,全诗的最后两行为第四节。

第一节通过白描手法构勒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黄昏。要一个黄昏不是很简单的吗?我们每天都会度过一个黄昏,但几乎都在匆匆忙忙中或不知不觉里让它溜走了。对于诗人余秀华来说,这黄昏是她十分敏感且充满灵感与幻思的时间点,她喜欢写也特别擅长写它,比如她现有的作品《后院的黄昏》、《我喜欢这黄昏》、《一只乌鸦飞过中年的黄昏》、《在一个小旅馆的黄昏里》、《黄昏》、《短暂的黄昏》、《后山黄昏》、《雪下到黄昏就停》、《这样的黄昏》……

有风,有夕阳,有金黄的麦浪,有袅袅炊烟,有水面上白鸟和青翠的苇子,和一支与苇子有关的曲子……这是诗人向往的美好诗意,既如梦如幻,亦真真切切,是人间的一刻。所谓的诗,就是诗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以其感官所捕捉到的精彩美好的瞬间和片段。诗歌不比其它文学体裁,诗歌是最注重提炼感官感受的文字艺术,不论是炼字、炼句、炼意、炼境。

古人受限于诗的格律,多在选字择词上要求精当。现代诗也有这个要求,由于不再拘于格律,选字用词上就宽泛得多,但在提炼诗意上就需要下一番苦功。诗意的提炼与剪裁是衡量一位现代诗人能否成功写出一首好诗的前提和决定性技能。做得好,即可以说诗人已得现代诗的神髓。显然,从第一节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余秀华是相当娴熟的。

第一节诗所选的这些意象具有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可以说诗人继承了“蒹葭苍苍”式的古典美。这种美在这一节里含有感伤之意。诗人在继承古典之美的同时又采用了现代诗歌的象征手法。成熟的麦子和炊烟作为对故乡的印象来象征着家园,白鸟象征着游子,而芦苇准备的那支曲子就是相思曲或思乡曲。所谓“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而这些意象,也是我们人类所留恋的美好事物。同时,这些意象带着温度足够治愈一个在异乡想家的人。

  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接下来的几节了。

诗人在第一节里重在以铺陈意象来传达那思乡愁绪,在感伤之美里完成对剎那间诗意的永恒定格。诗的第二节则在定格于人生的漫长路途和成长的意绪、思考。它以第一节里的意象白鸟为脉络,从淡淡的乡愁之恋转到对人生何去何从地思考。

从一棵树里出来,我们必将回到一棵树。这棵树就是我们的家园。生于此,长于此,从此处去,又归于此。可以说这是我们的精神寄托的居处。一个无处寄宿的灵魂注定是四处流浪的,而有了可以投宿灵魂的那一棵树就不一样了。这是落叶归根的情怀所致。

漫长的归途,以及沿途的雨水、果木,远方的船,这些渡人的物象都自带炽烈的火焰。收拾了它们内心的火焰,汲取了它们的能量,怀着悲悯、希翼,诗人亦将完成自渡。由此,我们便可以明白第三节的诗意了。

诗人心怀炽焰,自然能一下子就点燃了炉火。这里的炉火象征着平凡的生活。人间的生活是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柴火正是开门七件事之首。这是古老的传统生活。有仁怀,有激情,人自然会过得活色生香。“柴禾弥漫着清香”,意即如此。

如果一颗心自带温度,那它自然能感知这人间的温度,能感知岁月的钟声隐隐响起。什么样的手势让人感觉到温暖呢?是向自己用两手比划成的爱心?是鼓励自己而对自己竖起来的大拇指,还是自己茫然无助时为拉自己一把而伸来的手?不止这些。这些无声的手势是如此的贴心,何尝不是一个人内心的火焰?这正是一个人悲悯之心对尘世的人绽放的莲花。有岁月钟声的庄严,有心之莲花的纯净与悲悯,这些加持已经足以让一个人把自己的爱释放到充满泥泞的破碎人间里去。

如此,我们何伤之有,何以慨叹?心灵的治愈在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是一种完美自愈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人间值得。

  余秀华的这首《足够》全篇借鉴了象征主义诗歌的手法,夹以古典诗歌的意象,抒情含而不露,体现出诗歌贵在含蓄而意在言外的特点。真是一首很不错的作品。

诸位诗友觉得余秀华这首诗如何?欢迎讨论交流。欢迎关注白马侃诗文。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