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版本比较
八一九事件三十周年,听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八一九”这个数字似乎包含了3个9,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里也包含了三个第9交响曲。除了肖九自己,还引用了贝九和马九。当初有人评论这部作品说:“海顿老头子和一名普通的美国中士,他们打扮得像查理·卓别林(CharlieChaplin),但没有成功。”尽管这个评论有些片面,但也说出了一些真相。众所周知,1945年的斯大林需要一部类似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那样的宏大作品来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但肖斯塔科维奇不愿意违背内心去歌功颂德,反而写了一个类似于海顿交响曲或普罗科菲耶夫第一交响曲那样的作品。与肖七肖八相比,这里有一种规模上的收缩,一种退却,从肖七肖八那种集体性的宏大叙事退却到更小的团体和更加私人化的领域中。在那个领域,重塑个体意志。
伯恩斯坦如是说:
。。。。。。
目前听来,最强录音版本的还是要从老大师当中去选。
罗祖83年录音其辛辣凶狠的讽刺、怪诞夸张的表情已到达临界点,一种接近极限的饱和状态,加上糟糕的音效,这个录音听得我身心俱疲(幸亏作品本身不长)。但这个录音将肖九的嘲讽意味最大化地呈现了出来,尽管这种最大化往往通向过度的自我重复。在这个录音里仿佛遍地都是呛人的辣味、浓烈的烟熏火燎和大炮的硫磺味。又仿佛别人上伏特加的时候,罗祖直接上了医用酒精。
克伦佩勒56年都灵现场是目前我的最爱。克伦佩勒二战前一直与苏联关系很好,在莫大演过卡门,托洛茨基是他的粉丝,自然也与肖氏相识,并很关注肖氏的作品,也在西欧北美诸国多次上演老肖的作品。他的肖九奇慢,但讽刺的深度真是力透纸背。假如罗祖是李尔王身边的那个七情六欲写在脸上的宫廷傻瓜,克伦佩勒就像是板着脸说着反话的先知。最后一个乐章,克伦佩勒速度虽慢但不失群魔乱群的氛围,只是他决不会让群魔乱群的氛围带给我们兴奋与激动。克伦佩勒仿佛一板一眼地说:“想从我指挥的这个乐章里爽一把?门儿都没有。”结尾听上去有着故意设计好的冷淡与不耐烦,效果生动传神。
库谢维茨基是另一位录制过肖九的老大师。RCA这个现场可能是最早的肖九录音,属历史文献式的录音。总体来说值得一听,造型个性十足,波士顿交响乐团三四十年代的演奏总是那么蕴味深厚。第二乐章演奏时长超过13分钟,比勃拉姆斯任何一部交响曲的慢乐章都要长,但信息量十足,言之有物,充满张力,至始至终吸引着听众的注意力。如此有个性的演奏现在真是不太可能听到了。第四乐章铜管的语气相当传神,而不仅仅是霸道蛮横。其它部分总体来说都是很好的演奏,但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出彩,一、五乐章有时会让我联想到姐夫在马林斯基的录音。
Efrem Kurtz 1948年的纽约肖九极其强大。很有可能就是终极之选。罗日杰的录音情绪过度饱和,克伦佩勒对作品有着重构的思维,而Efrem Kurtz 在作品诠释的共相与殊相之间找到了极其理想的平衡点。总体来说像是一个全面升级了的库谢维茨基的波士顿录音,两者都是一个俄裔的指挥+一支老牌的美国乐团,都属于这部作品最早的录音,都用比较沉稳的方式来释放作品中的冷嘲热讽。不过Efrem Kurtz 比库氏少些怪癖(第二乐章,库氏13分钟,Efrem Kurtz 11分钟),对这部作品理解得也更加透彻。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自始至终保持着灵感,温暖饱满,张驰有度,机警又不失从容,颇有品味。录音效果在那个年代也堪称理想。
波兰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天降神演。这个59年的肖九正是如此。担任指挥的是扬·克伦兹,去年9月去世,录音时不过33岁,但已经是十足的大师风范了。Warsaw Autumn Festival of Contemporary Music Orchestra feat似乎是个节日乐团,但从录音中听来乐团里面绝对高手云集。夸张点讲,如果富特来演肖九,有可能是会这个样子的。自如起伏、富于表现力的弦乐;真正的多样性;四、五乐章之间的大管,有着奶油般的音色和深刻的表情,冠绝所有版本;第五乐章在奔冲的关头突然勒住乐队拉长节拍——以上几点都令我联想到富特文格勒的柴六。幽默与讽刺是在相对悠闲的步调上释放出来的,效果很好,令人忍俊不禁。
克伦兹1970年在巴登巴登的录音未能超越自己11年前的演绎。这个录音的主要亮点是最后一个乐章高潮那种毅然决然、破釜沉舟的气势。一种真正的主体性的挺拔姿态。
弗里恰依54年RIAS肖九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演绎, 这是一个本应一版再版的录音,但可惜笔者目前只在20世纪伟大指挥家中见到。与classicstoday的观点相反,这个录音在我听来远远好于伯恩斯坦CBS和巴尔沙依Brilliant。弗里恰依总是能赋予音乐全新的活力,那种活生生的跃动之感。第一乐章有着了不起的幽默感。铜管上有个四度上行的音型,反插入和打断音乐,就像剧院里里总是有个憨批突然之间冒出一句话来煞风景。伯恩斯坦CBS版里将这一形象处理得粗鲁愚钝,像是《鲍里斯·戈杜诺夫》里的军官。但弗里恰依却处理得油滑中带着可爱,像是义正辞严发起了牢骚的福尔斯塔夫。这一音型受到弗里恰依的重点关注,每次出现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在一次次一模一样又义正辞严的冒失之后,作品的喜感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因为重复就是喜剧。最后一个乐章,弗里恰依似乎将其视为一场无穷动,最后无奈地将其打断——这又是一重喜感。
康德拉申版肖九自然有其经典地位,其第一乐章无人能及。论层次的复杂、信息量的繁茂以及生动的多样性,这个第一乐章都是无敌的。这种多样性的境界几乎可与富特某些录音相提并论。短短5分钟,煞是热闹,各种人物各种角色,纷至沓来,有时候又是突然杀出个程咬金。总的来说是一幅群丑图。那个铜管上反复出现阻挠音乐前进的四度音型,数康德拉申表现得最传神,第二个音渐弱处理,长长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喜感十足(后来姐夫也是如此处理,但略显生硬)。这个版本主要的不足,还是指挥家灵感的持续下降,第一乐章的高度未能保持到底。但即使如此,末乐章还是有着相当高水准的,只是缺少第一乐章那样的电力与生命力。
阿什肯纳齐对肖九的理解也是到位的。小清新与冷嘲热讽从来不缺。第一第五乐章几处节骨眼上的加速与衔接很有想法,效果不错。又是一个听着很顺的版本,制作精良。相对来说铜管和打击乐更加出彩,弦乐不够理想,特别是低音弦乐,有时候分量不足。小提琴音色不够纯净,这似乎是皇爱一直以来的作风。
老雅尔维的俄罗斯作品录音目前没有令我失望的,不论是斯特拉文斯基,还是《伊凡雷帝》。在肖九录音里,老雅尔维依然把那种大开大阖、粗犷豪迈的俄罗斯风格带入其中,加上录音本身惊人的动态,毛子味拉满。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的铜管和打击乐相当给力,劲道十足。弦乐弱了点,比起伦敦的那些老牌乐团,其弦乐在形体上至少小了一号,但音质纯净,不乏灵性,一定程度上也比较适合这部作品。
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华纳肖九听起来想法很多,个别地方刻意突出强调,毕竟老罗当过老肖的学生,还共事过很长的时间。但总体来说这些想法没有影响作品的流畅。乐队的平衡与圆融程度还有提升空间,音乐造型有时显得不够完整。第一乐章几声大提琴的拨弦效果极好,显然这是老罗的独得之秘。
伯恩斯坦维也纳肖九,远远好于CSO肖七。怒放的凋零不见了,而是一种在物质条件高度丰富的情况下,一种由衷的昂扬之力,但讽刺与嫉世愤俗也绝不会少。这不是那个受到嘲弄的唐吉诃德,而是拉伯雷笔下的高康大与庞大固埃,吃饱喝足,华丽丽闪亮亮地嬉笑怒骂,既批判现实又享受人生。这与我熟悉的那个莱尼大相径庭。整体架构上,伯恩斯坦很接近于他的老师库谢维茨基,也像他的老师一样呈现出某种昨日的丰饶,只是没有他老师那么极端(二乐章,库氏13分钟,伯恩斯坦9分多钟,其他常见版本基本在八分左右)。维也纳爱乐的演奏妙不可言,他们的演奏证明,维也纳这座城市的幽默感真是一笔伟大的精神财富。
四个快速的版本:
1.契达年科2.瓦佩3.扬颂斯+奥斯陆爱乐4.特米尔卡诺夫。1与2风格接近,轻盈透明,银亮色;3与4风格接近,轻快不失厚度。特米尔卡诺夫风格激进,但我总觉得他的快速让有些东西没能真正展开。瓦佩一定程度上受乐团所限,格局小了点,但也算自圆其说。扬颂斯已经显示出他后来巴伐利亚时期的成熟风格。四个里面最喜欢契达年科,居尔泽尼希乐队的演奏无比精致,目前听过的版本中无人能及。契达年科另一个打动我的地方是可贵的多样性,在肖交领域这种人性化的声音实在太珍贵了。光凭这点,他的确可称得上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了。他选择较轻盈的风格,正是意识到了这种风格更有利于多样性的生成,不那么容易陷入僵化。有趣的是,四乐章的铜管——统治者威严的命令,经由这种多样性的方法奏出,变得温暖,语气委宛了好多,甚至有一丝恳求的意味。契达年科全然拒绝了那种横冲直撞的漫画式的手法——统治者的权术,绝非只是强硬蛮横而已。“统治者的铜管”这条线索还被延伸到第五乐章中,统治者也来与民同乐,只是此时铜管听上去皮笑肉不笑。由此这个乐章也没有被奏得太快太野,甚至有些刻板——毕竟领导在场。契达年科牺牲了一次令得听众手舞足蹈的机会,但完成了一次可贵的叙事。契达年科肖九的精致,令我联想到彼得.马格的门德尔松。两人在多样化的手法、音乐造型的取向等诸多方面也有相近之处。契达年科是俄罗斯的彼得.马格。
契达年科的SWR肖九,总体理念没有太大变化,演奏刚开始还有个别错误,但越往后状态越好。最后一个乐章有着更鲜明的愤怒与诅咒的情绪。
两个姐夫的马林斯基肖九。前者录制于2002年,后者录于2012年。姐夫的风格像是升级版的老雅尔维,大块头,毛子味拉满,但不失精致老练。02年的录音更加生猛霸道,铜管爆起来火药味十足。12年的录音姐夫彻底成熟,放得更开,层次组合更丰富也更复杂,信息量大增,有些乐句似乎带着醉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又雄浑有力。
姐夫的第三个版本来自与慕尼黑爱乐乐团的合作。最后乐章各种变速操作,姐夫有如康德拉申附体,每个音符,每个节拍都落在“正确到不能再正确的位置”上。虽说高浓度单宁般的攻击感还是不及康德拉申,但也已经令人心花怒放了。其实我对姐夫的肖七、八评价不高。他的音响虽不乏厚度,但经常像是抛光过的,平滑冷冽,自我重复比较明显,不时予我浮光掠影之感。往往开头听着挺有意思,越往后便后继乏力。但是慕尼黑这个肖九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这里,慕尼黑爱乐的乐手们有一种奉献精神,他们尽可能地用自身的多样性来演奏好这部作品。作品听起来比通常更曲折,各种关节和转折都得到更多的重视。即便如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如此轻快流畅的旋律,也因为复杂多变的重音处理,显得结构感十足。第一乐章的首席小提琴独奏弓法相当独特,效果引人入胜,通常此处只是强化一种轻快诙谐的情绪,但慕尼黑爱乐的首席演来却辛辣尖锐,咄咄逼人。姐夫或许意识到,肖九存在着更鲜明的主体意识,室内化、小型化的做法,本身是向着私人领域的退却,即退却到海顿的风格,那种标志着主体开始全面苏醒和崛起的材质。集体性被部分放弃,得到自由的个体必须承担对作品结构的支撑作用。个体为了证明自身,必须实现对自我重复的超越。而这一点,正是姐夫在慕尼黑这个录音所实现了的。
两个以冷酷风格而著称的肖九:索尔蒂与海汀克。其实海汀克的版本弦乐比较丰满,铜管的层次与分量略微欠那么一点点,有时候显得较为平铺直叙,严苛的控制无处不在。索尔蒂版相当的有棱有角,充满力度,不过音乐造型也是很贫乏的,初听感觉不错,一路听下去就觉得他这里自我重复严重得要命。他也是保持自我重复稳得一匹的人物。以致于在肖交里,这种自我重复都要差点失去合法性了。但是第五乐章是很有趣的,最后的几次加速听起来像是自由意志终于苏醒然后拼命要逃逸出去,但最终被无情的体制所降伏。光是这一点,这个版本已在不可不听之列。
切利的肖九,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好和索尔蒂的肖九倒个个儿。索尔蒂是一路自我重复,到最后一个乐章和声一片迷离之处,自由意志终于苏醒(当然结尾处还是被俘获了)。切利是一路否定自我重复,但在最后切割空间的舞蹈节奏中还是陷于自我重复当中。切利仿佛在这里有所迷失。切利否定自我重复做得最精彩的是第三乐章,所有对自我重复的抗拒都来自理性的反思与架构,那种胸有成竹不断超越的意味,或可类比于切利在舒九中的做法。切利未能在第五乐章延续这种对自我重复的超越,或许主要原因在于他艺术理念内部不可根除的矛盾。理性的自我控制与等量划分的舞蹈节奏之间在某些时刻趋于同一。
Rudolf Barshai :他当然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他是肖氏作品的权威。但我还是认为WDR这家乐团在这里显露出一些局限性,弦乐缺少多样性。
Alexander Lazarev指挥日本爱乐乐团的肖九录音其实挺不错的。基本上要有的都有了。演奏扎实可靠,粗细兼备,风格直接了当,很难挑出什么毛病来,EXTON的录音自然是顶级的。与名版的差距或许只是欠那么一点终极的灵感与传神的韵味。
M桑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这又是一套高水准的制作。与最期常见的一些肖交录音相比,铜管更有层次,弦乐很有厚度但更透明也更有节制,打击乐非常出彩,录音属发烧级。M桑的第九解读得相当有见地,从容不迫,大气稳健。很少有人能像M桑这样工整明了地刻画出第一乐章种种对位关系。这个乐章由此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第四乐章铜管与弦乐的对话,丰富的铜管与有节制的弦乐固有比例在这里显得非常合适,乐章末尾大管的演奏是顶级的,直接将音乐送入群魔乱舞的第五乐章。德累斯顿爱乐因为凯格尔指挥录音的一系列唱片而广为人知。M桑的肖交证明,在21世纪前20年里,他们的光辉并没有失落。
尼尔森斯的肖斯塔科维奇(尚未形成全集)远远好于我的预期。好到什么程度?以我现在对已听过部分的感受,除去穆沙皇、康德拉申、罗日杰等俄系宗师,数码时代的各种套装基本可以让路了。与海汀克著名的DECCA全集中相对应的作品相比,演绎上或许各有胜场,但音效上还是尼尔森斯胜出——尽管海汀克版的录音已经相当出色了。不过肖九属于这个系列较早的出品,尼尔森斯未能全然进入角色,但这依旧是一个出色的版本。
我基本上不喜欢尼尔森斯的贝多芬、布鲁克纳和勃拉姆斯。但是他的肖斯塔科维奇令我折服。强大的戏剧性、雄厚的弦乐、各声部之间微妙的紧张关系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卡拉扬。波士顿交响乐团再度证明了他们是一支伟大的乐队,但他们历史上很少以老肖的作品受到瞩目。达到如此高度的确令人称奇,除去指挥家与乐手的努力,其背后的天时地利人和不可不查。老肖的作品有着惊人的自我重复,个体与集体之间充满扭曲,主体退化,而音乐的目的性和音乐自身自为的存在始终处于尖锐的冲突中,其种种异化的关系,深入当下。换言之,肖斯塔科维奇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当人们与贝多芬、布鲁克纳或勃拉姆斯渐行渐远,肖斯塔科维奇却离我们越来越近。在当下这样一个高度自我重复且主体退化的世界中,人们依然能演好肖斯塔科维奇。
最后是一堆最近听过其他肖九版本,这些版本基本上都有不错的水准,但少了一些足以触动的地方。
莱尼这回有点躁。
诺塞达这个版本层次的排列组合很妙,拉动LSO不容易。
第一乐章很有想法。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