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欧洲?
今天推荐一本书籍《为什么是欧洲?》
正文共: 6638字 2图
预计阅读时间: 17分钟
内容简介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扫除了以往诸多对西方崛起所作出的错误解释,展示出了关于西方崛起的一幅清晰而可信的图景,让读者们清楚地认识到其实直到1500年时,欧洲仍然在众多方面的都落后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而以西欧为代表的欧洲崛起并全面超越亚洲尤其是中国则是1800年以后才真正实现了的。对于这一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本书进行了多方面地介绍。对于专业的研究者而言,本书一方面广泛地涉及了全球史上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宗教和科技等各个领域,并对每个领域中的重要学术问题都进行了提示,是研究全球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本书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由专业学者写给大众阅读的书,它的价值也不仅仅在于解释历史,更在于让我们通过理解历史来掌握现在和未来,在本书的结论中,作者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需要避免的问题,包括注重技术教育、推行开放型的文化和宗教政策、促进社会不同阶层间的交往和流动以及为专业人员开放自主创业的机会等等,大都是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作者简介
戈德斯通教授是著名的政治史和社会史学者,“加州学派”的提出者,现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和全球政策中心主任,他对于全球史有着多年的研究和深厚的功底。
内容梗概
第一章 1500年前后的世界:财富集中在东方
1500年以前,由于其更为发达的农业和更为先进的技术,大部分亚洲国家比欧洲富有。究竟是为什么到了1850年时情况会发生逆转,亚洲开始变得贫困而落后于欧洲了呢?
第二章 世界历史的变革模式
“1700年以前在社会转型、技术或人口控制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是西方崛起的原因,然而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它们只是历史起伏循环的一部分,而且和同时期其他文明所发生的情况也没有多大区别。”
亚洲与欧洲的变革模式有所不同?
一些学者认为,欧洲的社会变革模式很久以前就开始与世界其他地方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早在中世纪就开始出现,至少也不会晚于文艺复兴末期即1600年后(eg. 马克思:阶级关系;其他:技术变革、人口增长)。
作者认为:都是不正确的,每一种观点都过分强调了1800年以前欧洲在阶级关系、技术或人口增长等方面与亚洲的差别。原因:1.对亚洲变革过于简单、模糊的理解;2.专注于某些特殊时期,如16世纪,忽略了上升阶段之后都会存在的下降;3.欧洲的技术变革看似可以证明创造性,但同时期的亚洲也发生了另一些作用同样重要的技术变革,例如16-18世纪中国出现了新的耕作技术;4.亚洲也会控制人口。——“直到1750年,东亚和西欧之间人口、农业、技术及生活水准的变化并没有出现什么根本性的差别。”
气候变化、疾病以及历史的长期波动
“全世界几乎没有哪个地区能够逃脱这种每三四百年一波的人口下降即随后的停滞与缓慢恢复,其结果就是全世界人口呈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人口的周期性变动是与物价、城市化以及收入的长期变得密切相关的。”
物价、人口、城市化及收入模式
1750年,英国和中国平均卡路里消耗量几乎相同,甚至英国人还要略低于中国人。有的读者或许会对两国几乎相同的收入水平感到震惊——欧洲不是在技术方面遥遥领先吗?英国17世纪的农业革命不是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吗?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是称霸于海洋吗?
1800年以前长时段及全球化视角下的技术变革
1800年前的技术变革,彼此独立地发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而不是连续生成或累积出新的变化;很难说哪个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能在这个时代独领风骚。——偶然性
变革还是革命
“多年以来,欧洲和美国的学生们都被灌输这样一种观点,即西方的崛起始于17世纪和18世纪的英格兰。按照这种说法,当时的英格兰地区发生了一场农业革命,使得农业产出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这种农业产出的增长进而为制造业工人提供了食物保障……”。
作者认为:“如果仅仅是农业产出的数量达到了历史新水平,则很难认为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早在中世纪时期……”1760年后,人口增加,农业产出很难提高。简而言之,我们这里所发现的是另一种循环而不是一场革命,1600-1760并未在农业耕作方式的创新和亩产水平的历史记录方面有所突破。大多数离开农业的人口没有将纳入新工业,而是传统手工业。中国同一时期也有农业的增长。
“英国1800年前的早期工业革命……这些对于英国来说都是惊人的进步,但从很多角度来看这不过是对亚洲先进国家的追赶而已,因为这些国家早已能够生产出优质的棉瓷器以及大量的铸铁制品了。”
“总而言之,到1800年时,无论是英国还是中国都经历了经济发展的最大变化,食物供给和棉纺织品的产量都大幅提高。但就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言,两国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还是处于几个世纪以来的长周期中。气候,人口以及工资的长期波动也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起伏波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也要等到1800年后才能出现。”
问题:1800年欧亚农业文明处于同一水平线,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两者的迅速分流呢?
第三章 主要宗教与社会变迁
世俗法则与宗教信条:宗教与王权的冲突
1.既服从于宗教信条也服从于世俗法则(中国);2.宗教人员退出日常政治经济,集中在特定场所(如寺院)修行或传道;3.使宗教领袖成为楷模,而将政治领袖的角色交给非宗教的统治者承担(印度教、犹太教);4.宗教领袖保有世俗法则之外的宗教权利,额外拥有政治管辖权。
宗教与经济增长:传统的观点
韦伯:宗教改革阻止了在整个欧洲建立沉闷的正统观念的欧洲帝国的出现;新教信徒不再向教堂捐献财富;强调阅读圣经,导致印刷术和识字率爆发式增长。
宗教与经济增长:进一步的观察
1.“东方宗教”和“西方宗教”的提法不恰当(伊斯兰的定位);
2.佛教鼓励探险行为、工程建设;
3.500-1500年了,中国、印度、阿拉伯的商人推动东西方贸易
4.竞争态势:欧洲并不独特;即便在欧洲,竞争未必促进经济进步;
5.新教削弱了原有宗教和哲学的权威,这是筛选出的史料。
自由信仰还是正统信仰: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的消长
特殊的兴盛时代的终结几乎总是以权威的官方正统宗教的回归或强制推行为标志。
举例:中国,宋朝,佛教、伊斯兰,甚至有基督教和犹太教;16世纪和17世纪的明朝涌现出大量的新思想和技术进步,17世纪晚期,清朝推行单一的儒教(理学),对很多领域的革新加以抑制。
“自17世纪以来,整个世界范围内宗教宽容的氛围大大破坏了。在中国、中东和印度地区,异教思想被统治者们视为对政权的威胁,因而日益加强了对单一的、僵化的正统宗教的推行。”在欧洲,也是如此(耶稣会),17世纪末期以来,只有英格兰、丹麦、普鲁士宗教自由度是不断提高的。1688,英国《宽容法案》。
结论:当有多种不同的宗教观点并存于一个多元化的、宽容的国家时,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往往是最高的;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强制推行单一、僵化的宗教思想, 经济发展往往受到束缚并逐渐衰退。
问题:既然宗教是中性的,难道是因为贸易和武力吗?
第四章 贸易与征服
1500年前后,葡萄牙进入欧亚贸易体系
葡萄牙胜利主要是能找到盟友对付某一孤立的国家,或是远离亚洲国家中心的地区。在面对陆地军事力量时,葡萄牙强大的海上军事优势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了。
葡萄牙人的主要优势至于,亚洲大陆的强大势力(莫卧儿、明朝)不介意谁在从事沿海贸易活动,只要税收和贸易商品能源源不断留到内地就可以了。葡萄牙的贸易规模从未达到威胁。
1500-1700年,欧洲势力在亚洲和非洲的扩张
欧洲人的不利地位:亚洲需要白银
欧洲的贸易地位看似提升的局面其实是不真实的——因为欧洲的商品没有大量流入亚洲,亚洲的商品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向欧洲。陆路贸易几乎没有欧洲的介入。
结论:直到1700年左右,欧洲在亚洲贸易还是小角色
1700-1800年:扭转局面的尝试
背景:亚洲商品不是来自异国的奢侈品,而成为了日常用品时,价值就降低了;中印获得白银越来越多,白银的价值下降;欧洲人口停止增长。
方式:仿制亚洲商品;转口商品贸易;直接控制亚洲的生产商(必须深入内陆)
18世纪,除了印度和印尼,欧洲人在亚洲和非洲强权攫取殖民地的行为不怎么成功;中国和日本的限制。
“只是到了19世纪以后,欧洲势力征服全世界的进程才算拉开序幕。”
1500-1600年,新大陆上的欧洲势力:西班牙的征服
1600-1800年,新大陆上的欧洲势力:殖民与奴隶制度
奴隶贸易获取的利润支撑了西方的崛起?(反例:法属海地、美国南方)
奴隶种植业和奴隶贸易的利润真的推动了西方经济增长或工业化进程吗?种植园主没有把资金投向工业,利润不得不填补奴隶起义
19世纪以前各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地规模与奴隶制经济与它们的经济发展与势力扩张没有太大关系。1800年以前西方的崛起不是以殖民地和奴隶制为支撑的——是西方的崛起(依靠技术力量)和其他地区的衰落才使得欧洲强权得以在全世界扩张。(举例:太平天国、倒幕运动)
帝国主义的代价和经济增长之谜
“纵然我们认定帝国主义给欧洲以外地区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也不应把发展中国家的所有痛苦都归咎于帝国主义。”利比里亚未被殖民也一样穷,拉美独立后发展不好。如果帝国主义不能解释,那么先看看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是在何处、如何实现的。和以后的时期和同期其他文明相比,1800前的欧洲有多富?
第五章 家庭生活和生活水平
1500—1700年,英国和中国同样规模的家庭中,能够长大成人的孩子的数量是非常接近的。因此,尽管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在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管理上有很大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没有带来人口总体增长率的不同。很难说婚姻模式或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造成了16-18世纪亚欧大陆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为了了解生活水平的差距,需要了解几个衡量生活水平的关键指标:
1.预期寿命和成年人的身高(营养状况);
2.城市工人工资和农场雇农工资(买得起多少食物)→直到1900年,西方的兴起还没有遍及整个欧洲;1800-1849年伦敦实际工资甚至和三个世纪之前持平,大部分城市只是小幅波动;伦敦是第一个突破欧洲前近代工资水平的城市→为什么伦敦如此快;为什么收入增长如此突然又这么迟发生;
无论是欧洲和亚洲,1500-1800年尽管有波动,但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欧亚差距甚至还要小于欧洲内部的差距。但是,亚洲的实际工资在1800年后没有继续增长,反而下降
3.消费水平和构成(饮食、衣着、日用情况);
4.城市人口数量(剩余产品)→1500-1800几个世纪中,亚洲拥有比欧洲更多的大都市;
5.劳动生产率(1600-1700长三角比任何欧洲国家都要高;欧洲国家间的差距大于欧亚差距;1600后英荷增速加快)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怎样增长的?
自然坏境;人口增加后密集型
为什么1850年后伦敦实际工资突然迅速增加?为什么亚洲的实际工资1800年后显著下降?(工业)
结论:
1.前工业时代,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生活水平有显著不同;欧洲内部生活水平也有巨大差异;
2.生活水平的变化周期性波动;
3.直到1800年前后,两大洲生活水平接近;1600年前后亚洲可能还要领先一些;1800-1950,大分流出现了;
4.大分流源于各国国内生产力的差异。
为了了解西方崛起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必须进一步考察政府的力量和工业技术的发展。
第六章 政府、法律、税收与革命
欧洲国家比亚洲帝国有更多的军事和宗教竞争吗?
亚洲也有竞争,而欧洲的竞争反而加强了对宗教信仰的控制;亚洲存在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儒教等不同宗教信仰间的竞争。
欧洲和亚洲革命与叛乱的周期
欧亚所有主要国家在1500-1800经历了周期性的社会转型,往往是由于社会和政治危机引起的,这种危机在欧亚均多有发生。
有观点认为,欧洲的反抗和革命与liberty和freedom有关,亚洲则相反。作者认为,欧洲的叛乱和革命除了英国和美洲殖民地,“基本都没有带来持久的自由和政治变革”(法国,1871年巴黎市民起义)。
法律、税收和商业制度
整个18世纪,英国一直是欧洲税收和关税最重的国家。对各类进出口产品的高关税和国内产品的高税收持续到19世纪,因此,认为低税收和自由贸易导致了工业革命的观点完全错误。
问题在于怎样使用这些税收的
1688年后,保证税收不会花费在国王的玩乐上,而是支付政府赤字和海军开支,良性循环。但不应该把商业和工业化混淆(反例:荷兰)。商人们在奴隶和蔗糖贸易或者亚洲贸易赚取的财富,往往用于家庭消费或者投资到了政府债券中,或者交税;英格兰银行没有对制造业企业发放贷款;早期棉纺织业、矿山、铁厂的资本投资几乎都来源于早期工业家自身的积累、朋友家人的借款。
简言之:从欧洲海外贸易公司和伦敦银行家们的活动中,我们都无法找到新式工业的起源或者一条即将开启工业化进程的明确道路。
信仰自由与多元化VS政府强制推行的正统信仰
18世纪的英国,拥有保持独立的普通法法院、活跃的议会、由法律保护的不同宗教信仰以及多种不同类型的官方教会。
第七章 改变变革的步伐:真的发生过一场工业革命吗?
17世纪早期开始,欧洲科技创新的数量迅速增加。这些变革没有使欧洲和其他地区间的生活水平发生大分流,绝大部分的变革只是帮助欧洲最发达的几个国家赶得上中国和亚洲的发达地区。
如果“工业革命”指生活水平提升到了以往世界历史从未出现过的高水平,1850年前没有出现。1850年后才改变了生产方式的面貌,使欧洲的生产工艺和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并广泛提高了生活水平。
如果把工业革命理解为过程,例如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地区的物质水平取决于新动力新机器新发明新技术,那么1750—1850年,欧洲的确发生了工业革命。
作为工业增长源泉的技术革新
改变了最基本的经济原则——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真正改变了欧洲和后来的全世界的,是诸领域长期不断扩大而且相互关联的革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广泛存在的对创新的渴望和能力?
英国形成了社会风气,自然哲学家的思想、技师和手工艺人的技术、企业家和工厂主相互交流。
这种风气如何出现并传播?
第八章 亚洲与欧洲的科学发展轨迹
科学发展的轨迹:从领先到停滞
为什么没有像欧洲现代科学那样产生工业化呢?
绝大多数前近代的科学传统都有共同点:1.对于自然界的科学理解嵌入在主要宗教或哲学思想而推导的宇宙观内;2.前近代科学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是相互割裂的;3.绝大部分地区,科学传统和主导性的观点地位稳固,于是进行修正性的研究,巩固和加强。
为了应对政治和社会危机,统治者推崇正统的传统宗教。
那么,新仪器和数学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发明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1500-1650年,欧洲不同寻常的发展轨迹:从拥抱古典到抛弃传统
160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新观测成果质疑古希腊的缺陷。而奥斯曼、莫卧儿、中国都在专注于解决内部问题,加强传统正统信仰。
“于是,欧洲人而不是其他主要文明,突然发现如果想要理解世界和宇宙的真正性质,现在就必须要抛弃那些他们一直拥抱着的古典传统。”
1650-1750年,寻找欧洲科学的新方向:笛卡尔理想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各种仪器贯彻要比传统的、宗教的、纯逻辑的、日常观察的更为精确。
1700-1800年,创造性的时代:从发动机驱动实验科学到发动机驱动工业
实验知识可以为商人、手工艺人、制造商所用的观点。实验方法和最新科学发现的易得性把手艺工人和仪器技师转变为工程师,商人和工程师促使雇佣或资助工程师——与此相反,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里,手工业、商业和科研工作存在巨大的分野。
仅有先进的数学或其他技术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发展的加速,而在1500年后的西方,一系列的新发现促使思想家突破传统,专注于通过数学/逻辑和经验主义研究自然界。然而,仅仅依靠先进的数学和逻辑,仍然会出现错误。要改变工业的发展模式,必须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实验性的研究方法,并且使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应有的组成部分。
结论:
创造了欧洲全新发展道路的是六个特殊因素的组合:
1.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促使欧洲人质疑并抛弃了古典思想和宗教文本的权威知识;
2.把实验研究和数学分析相结合;
3.培根过于论据、论证和科学目的思想;
4.仪器;
5.宽容和多元的文化而不是顺从政府强加的正统性;
6.企业家的资助和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和手工艺人之间紧密的社会关系。
现代经济增长的阻碍
1.过分依赖自然资源;2.投资教育种类的错误;3.缺乏创业机会;4.封闭经济;5.宗教。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