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猜猜这是哪儿?提示:曾是“传统重工业之城”他身价百亿,与12名女星有染,一顿饭花上百万,死刑前说了一句话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3 阅读数:人阅读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10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猜猜这是哪儿?提示:曾是“传统重工业之城”》的报道。

2020年,水鸟在太原汾河公园嬉戏(新华社资料照片 记者 杨晨光 摄)

“河面苍鹭连成排,鸭鹊闲适沐暖阳。

  远处夏蝉不解意,惊得鱼儿水中藏。”

  在太原市汾河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郭凡的个人微信上,如此生动的“汾河掠影”还有许多。

“公园成了这座城市的新标签,成了城市里最治愈的角落之一。”她说,从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到公园城市,太原的变化翻天覆地。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03年3月28日,一台挖掘机在承担着太原市汾河以东中心区域防洪排水任务的南沙河河道中清理淤泥(资料照片);下图为2020年5月2日拍摄的太原市汾河两岸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太原之变,是我国践行生态发展观的生动缩影。

太原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三面环山,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这里曾是一座传统的重工业城市,经济结构“畸黑畸重”,一度饱受环境污染问题的困扰。

  “近些年来,太原多措并举补齐环境短板,公园建设成为其中一大亮点。”太原市园林局绿化管理科科长李擘说。

在“以绿引资,因绿兴市,择绿而居”理念的引领下,太原着眼于提升群众获得感,推动公园数量大幅增加。据太原市园林局统计,截至2021年底,按原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太原已建成综合性公园54个,专类公园12个,带状公园7个,社区游园58个,街头游园(广场)309个,街旁绿地260块。其中,仅9公里长的太原市解放路,就“见缝插针”建设有游园绿地79个。

  公园遍布,风景如画。有着悠久历史的太原,向世人展现出了最美的一面。

图为雨中的汾河景区七星桥  (太原市汾河景区管委会供图)

  李擘告诉记者,与南方一些绿化条件好的城市相比,在太原栽活一棵树的难度更大,“太原春季气候干旱,冬季寒冷,海拔高、风大、少雨,这五种环境,无论哪一种,对于树木成活都是致命的。”

为了确保苗木成活,工作人员精心再精心,增加了修剪、带土球、立支撑等环节,再配以保湿剂、生成素……李擘说,有些品种,如雪松、法桐等,到了冬季更需要“百般呵护”,做好挡风措施。

“园丁”们的悉心照料之下,现如今,不光是“老牌”的迎泽公园、双塔公园迎来了新生;汾河景区、太原植物园、晋阳湖公园、稻田公园等也成为太原市的美景新地标。它们不仅满足了太原市民健身、出游、摄影等多种需求,还成了太原人接待外地朋友的“大客厅”。据太原市园林局统计,2021年,太原市公园年接待游客达67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2020年,候鸟在太原市汾河湿地公园觅食。(新华社资料照片 记者 杨晨光 摄)

太原市的小气候也随之改变,过去风沙大、工业粉尘多的情况改善明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儿就是感知大自然的先行兵。”郭凡说,栖息在汾河景区的鸟类越来越多,达到了165种,很多都是珍稀品种。

与城市里的“绿色氧吧”一同到来的,还有人们悄然改变的生活方式。位于汾河景区的太原市滨河自行车道于2021年5月建成开放,沿线85公里设有遮阳避雨观景平台,还有急救用品箱、打气筒等便民设备,以及自行车助力系统。人们轻轻松松,即可通过天桥进入自行车道。管理部门还在沿线开设了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沙滩排球场等赛场和设施,方便市民使用。

  夜幕下的滨河自行车道 (太原市汾河景区管委会供图)

沿太原市滨河自行车道骑行上下班,成为太原市民的出行新宠。据汾河景区管委会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太原市滨河自行车道骑行已达1300万骑次,创下了太原市的绿色通勤新纪录。

“很高兴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地方,能够心无旁骛地骑行,不用担心有机动车横穿马路,远离了汽车喇叭的噪音。”太原清控创新基地企业员工张百信说。人们说,现在生活在太原,步随景移,幸福感满满。到公园里去,在大自然中,看风、听雨、游船、放空、踩落叶,为奔忙的都市生活添了几许慰藉,几许静美。

太原公园一角 (太原市园林局供图)

李擘说,下一步,太原市的公园建设规划还有很多,包括市民出行500米见园、启动北齐文化公园等等,“通过布局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图书馆等各类文旅设施,举办草地、森林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进一步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

  这里是“公园之城”太原

  你猜对了吗?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