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峡的绵绵乡愁——台湾学者苑举正的山东寻乡之旅华晨宇两次做亲子鉴定,张碧晨一脸愁容,网友说:搁谁都会不开心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北京9月27日电 题:穿越海峡的绵绵乡愁——台湾学者苑举正的山东寻乡之旅
作者 朱贺
“我做的事情并不特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我不过用行动证明——家永远是内心深处最温馨的角落。”近日,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持续了一个夏天的山东寻乡之旅暂告一个段落。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他回顾了这场乡土情怀十足、阔别了33年的旅程。
乡音无改鬓毛衰
苑举正与弟弟自小在“山东味”浓郁的家庭中长大。父母早年从山东去往台湾,始终心怀对故乡的依恋。母亲隔几天就要包饺子,过年时也沿袭家乡习俗。数十年过去,一家人说得一口流利家乡话。
20世纪80年代末,两岸恢复民间交流,但台当局对民众探亲仍设限制。父亲苑觉非迫切盼望回到大陆,于苑举正留学比利时之际,向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递交了返乡申请。苑举正回忆,“使馆工作人员问父亲多久没回大陆,父亲用山东话答,‘有40年了’,说完叹了口气。”
手续办得相当顺利,父子二人从布鲁塞尔起飞,落地上海后辗转回到山东宁阳老家。作为知识分子,父亲苑觉非很受乡里尊重。刚到村中,有乡民备好文房四宝,请他题字。
年少离家,再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时,苑觉非已78岁。他写下了那句再恰当不过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返乡十几日,苑举正与父亲住在亲戚家里,他至今仍记得那种安稳、温馨的感觉,“父亲平日是个严肃的人,我们父子之间真正的交心就在这几晚,我能感受到他的高兴。”
“过了把山东人的瘾”
再次返乡,父亲已故去多年。今夏休假,苑举正带着两代人的绵绵乡愁,几乎复刻了父亲33年前的路线,“过了把山东人的瘾”。
7月以来,苑举正走访了山东青岛、济南、济宁、泰安等地。刚到青岛,他听到当地小孩子用方言同长辈交流,便移到这家人旁边坐着,静静感受乡音入耳。苑举正说,这就是方言的魔力,让他在山东这许多天从未产生客人的感觉。
来到泰安宁阳老家,苑举正和堂兄弟说起从前见面的情景。尽管时过境迁,亲戚们的淳朴和热情同他在几十年前随父返乡时感受到的别无二致,“他们没有因为我多年未归乡而加以责备,只是反复跟我说要常回来看看”。
“回家要在兖州下车”,是父亲晚年常对苑举正说起的话,“他怕没办法再带我回家,所以让我和弟弟一定要记得回家的路。”济宁兖州是鲁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火车客运发达,是苑觉非早年在山东求学、工作时必经之处。来到昔日的兖州火车站,想到父亲已经不在,苑举正有些鼻酸。
苑举正的父母自小生活在黄河边,行至济宁梁山,他将手掌印在河边细沙上,用家乡话喊出思念,“爸爸妈妈,正儿回来了。”
“希望像教授这样的人多一点”
阔别多年,乡音未改,家乡的样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苑举正在青岛乡村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看到济南章丘的社区保留了从前农村的社群关系,“维系住家的感觉”。
来到梁山,黄河滩区的改造工程给苑举正留下深刻印象。从小听父母说起黄河的故事,他常对这条随时“咆哮”的母亲河爱憎交加。如今,治理后的黄河不再泛滥,滩区民众也通过迁建摆脱洪水威胁。苑举正为家乡政府改善民众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感到敬佩。
寻乡的旅程,苑举正用视频记录下来,发布在大陆社交平台上,颇受年轻人欢迎,网友们感受到他的浓浓情愫,邀请他到各地旅游、品尝美食。系列视频也同步发到海外社交媒体,引得岛内同事连连羡慕,问候邮件“像雪片般飞来”;台湾年轻人同样充满好奇,有人留言说,在两岸关系紧张的时刻,“希望像教授这样的人多一点”。
“在山东度过了最有价值的暑假”,苑举正说,他做这件事没有任何外在目的,“只是作为山东人纯粹的思乡,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完)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