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如何感染细胞?Cell典藏版详述:Virus Entry!
2020年8月6日,Cell推出重磅级解析“SnapShot: Enveloped Virus Entry”,详细阐述病毒是如何进入细胞进行复制,进而感染人类引起疾病的。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拉荷亚免疫学研究所和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的科研人员以包膜(或囊膜)病毒为例,深度剖析病毒入侵过程。众所周知,为了成功启动感染程序,病毒必须将其基因组从一种宿主细胞或生物体传播或传递到另一种宿主细胞或生物体内。为此,包膜病毒必须首先将其膜与靶宿主的细胞膜融合。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依照代表性病毒发生入侵行为的细节顺序重点介绍它们为进入宿主细胞胞质而使用的策略(尽管它们有许多不同之处,并且融合的位置各不相同,但包膜病毒进入和膜融合步骤的共同原理在很大程度是一致且保守的)。Virus Binding 病毒吸附/粘附/结合病毒受体可分为两大类:粘附/附着因子(attachment factors)和入侵/进入受体(entryreceptors)。粘附因子会将病毒聚集在细胞表面,而入侵受体则是启动内吞作用(endocytosis)的真正信号蛋白。硫酸软骨素和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分别为CSPG和HSPG)是带负电荷的多糖,可作为大多数包膜病毒的典型附着因子。通过低亲和力、高活性的相互作用,这些聚糖促进了病毒结合以及随后与入侵受体的结合。入侵受体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它们必须与病毒接触,激活触发内吞作用的信号级联,并且对于病毒内化(internalization)至关重要(essential)。(补充:内吞(endocytosis)是指细胞外物质通过膜内陷和内化进入细胞的过程。内吞认为是细胞对微粒作用的主要机制,所有真核细胞都具有内吞功能。)大多数病毒使用多重入侵受体,这些受体可以起到促进病毒蛋白质结构改变的作用,从而使共受体结合,将感染扩展到不同的细胞类型或宿主,或者同时下调宿主的免疫反应。
Internalization 内化
虽然一些包膜病毒能够在细胞表面与细胞膜融合,但大多数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吞进入为病毒提供了许多优势。首先,在内体(endosome,内涵体/内含体,有膜包裹的囊泡结构,呈酸性,不含溶酶体酶等)中,病毒无需编码辅助蛋白以通过皮质肌动蛋白或基于微管的转运。其次,细胞表面没有留下感染的迹象,从而降低了免疫反应。第三,对于使用组成型内吞程序的病毒,无需主动触发摄取。第四,内体为病毒引发和融合提供了线索。另外,细胞具有多种内吞途径。就像试图进入的病毒一样,这些途径的大小和形状也有所不同(从100 nm网格蛋白包被的凹坑到10μm巨人瘤),从而允许小(流感,100 nm)和大(牛痘,370 nm)的病毒单独或多次感染的内吞作用。最后,每种途径都可以由不同的受体--由关键细胞因子(肌动蛋白,动力蛋白,胆固醇等)触发,以从质膜形成,封闭和分裂(或分离)初级内吞性液泡。往期热点
4.新冠疫苗12月底上市,保护率达100%,价格不到1000元
5.柳叶刀 | 广泛耐药性艾滋病毒株出现,多种治疗药物均无效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199024878微信学科群:病毒科学(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待小编拉入学科群):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