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日本当年真的是无条件投降?事后人们才发现,背后有个巨大的骗局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6-17 阅读数:人阅读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二战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其实并不是无条件。

这个投降,其实是日美两国联手导演的一场骗局,欺骗了世界长达的几十年之久!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正式发布声明,本国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规定:向盟军无条件投降。

(裕仁天皇)

然而有不少人注意到,在裕仁天皇的投降诏书中,竟然没有任何一处有“战败”或“投降”的字样。

而且对于本国在战争期间实施的暴行也是一笔带过,丝毫不像一个无条件投降的国家说出的话

这让许多人疑惑不解!

而多年后,随着尘封的真相逐渐被解密,人们惊讶地发现:

原来日本并没有无条件投降,而是和美国达成了某种“交易”,联手欺骗了世界!

但事实上,美国在罗斯福执政期间,并不想和日本谈条件。

(美国总统罗斯福)

1943年,罗斯福向全世界公开表示:“消灭德日意的战争力量,就是要他们必须无条件投降,这并不意味着彻底消灭德日意人民,而是要将以征服和奴役别国人民为基础的哲学,彻底毁灭!”

简而言之,便是要彻底抹杀德日意三国的战争力量,以及一切能在战后让军国主义复活的力量。

这不仅仅只是消灭战败国的军队,而是要彻底摧毁他们包括警察、法庭、监狱在内的一切国家机器!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冷酷的政策一经推出,便遭到了英苏等国的一致反对。

因为他们担心,德日意三国为了避免遭到如此悲惨的结局,会在战场上陷入疯狂。

这样盟国要想取得胜利,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不过,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1943年5月、6月,斯大林和丘吉尔分别公开讲话,表示支持无条件投降政策。

几国领导人的共同声明也就意味着,无条件投降,已经成为了盟国处理战后问题的基本方针。

但不幸的是,罗斯福在1945年4月12日去世,本来是板上钉钉的“无条件投降”,出现了松动的可能性。

果不其然,罗斯福的继任者杜鲁门一上台,便出于两个原因,决定改变策略,与日本“合作”。

(杜鲁门)

第一个原因:征服日本的代价过大

事实上,美国不是没有考虑过武力征服日本,迫使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条件。

1945年,美国曾制订过名为“没落行动”的登陆计划,这一计划分为两个阶段。

分别是进攻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计划,以及进攻日本核心地区的“小王冠”行动。

位于南亚、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出动,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117万!

但日本抵抗到底的决心,让美国放弃了武力攻占的想法。

为防备美国的进攻,日本决定集中全部兵力,进行本土防卫决战,仅在九州岛上的兵力就达到了14个师团、90余万人。

而除正规军外,日本还组织了“国民义勇战斗队”,只要是身体健康的适龄民众,都必须加入,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2800万!

这些平民除接受战斗训练外,还被训练在身上绑上炸药包,进行自杀式攻击!

美军在经过分析后,认为此次作战,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奥林匹克行动持续一个半月,将有45万美军伤亡。如果小王冠行动同样持续90天,伤亡总数将达到惊人的120万!

更糟糕的是,日军在太平洋岛屿防御作战中的疯狂表现,给美军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

因此,美军估计,战争结束之时,就是日本灭亡之日,美国只会得到一片废墟。

所以,美国叫停了没落行动计划,并决定尽可能和平征服日本,而“无条件投降”这种冷酷的方式,自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不仅如此,此时美国还有一个十分头疼的对手,这也是美国决定和日本谈条件的第二个原因:苏联的威胁

二战后期,随着战争的走向逐渐明朗,同盟国各成员逐渐貌合神离。

尤其是在德国投降、欧洲战场尘埃落定后,失去了最大对手的美、英、苏三国各怀鬼胎。

其中,由于二战的战火从未烧到美国本土。美国在战争期间大发战争财,军事经济实力飞速发展,打算称霸世界的野心也逐渐膨胀。

而杜鲁门本人是一个十分敌视苏联的总统,因此他在上台后便认为,美国称霸世界最大的障碍,就是苏联。

尤其是在远东地区,在中朝苏三国的影响下,这里已经几乎成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这对于美国称霸远东太平洋地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此时,同样位于远东地区的日本,已经如同风中残烛,占领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杜鲁门认为,相比于让日本无条件投降,如何利用日本,确定战后美国在远东地区的霸权,才更加重要。

而与此同时,美国部分高层在对世界局势进行分析后,也作出了与总统相似的判断。

1945年5月,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曾公开表示:对于俄国在远东的影响,我们要有一种力量与其对抗,而这个力量只能在中日之间出现。

(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

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相比于蒋介石政府,日本更加容易控制。

据此,他进一步提出:“在日本解除武装后,是否考虑重新接纳到国家大家庭中来?”

而这样的观点,与杜鲁门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在部分高层的支持下,杜鲁门决定,和日本谈条件。

(裕仁和麦克阿瑟)

然而,就在杜鲁门决定与日本商谈的时候,他尴尬地发现,自己面临的最后一道阻碍,竟然来自罗斯福。

罗斯福在任期间,在国际上代表美国,大力呼吁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甚至把英苏两国也拉下了水。

所以,如果此时杜鲁门公开和日本谈条件,无疑会给其他国家留下美国出尔反尔的印象。美国的国际声望将会一落千丈,日后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将会更加困难。

所以,美国的行动,必须要瞒着全世界秘密进行.而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让日本明白美国的想法。

因此,在德国投降的当日,杜鲁门便正式发布对日声明,要求“日本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

而这无疑是在暗示日本,只要他们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原有国家机器可以不被打破

不仅如此,1945年7月26日,在美国的主导下,与会各国联合发布《波茨坦公告》,言辞激烈地让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

(波茨坦公告会议)

但日本在研究后,却在其中发现了端倪。

时任日本外相的东乡茂德敏锐地发现,在这份公告中,“无条件投降”一词,只出现过一次,而且只适用于日本武装部队。

因此,他发现了美国的暗示,这便是他们已经放弃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主张,而是与日本在战后建立和平的关系,他马上便在会议上公开了自己的猜测。

(外相东乡茂德)

不过,此时他的想法并未引起重视,在主战派的坚持下,日本依然选择顽抗到底。

但随着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及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横扫关东军,日本明白大势已去,决定接受美国的暗示。

而在经过讨论后,日本向美国暗示了自己“无条件投降”的条件:维护国体”,即保留天皇。

日本的条件,引发了美国内部的激烈讨论,因为在罗斯福关于“无条件投降” 的言论中,曾明确保证要摧毁天皇的存在。

不过,曾任美国驻日大使的约瑟夫·格鲁,凭借自己的了解,公开表示:“美国的无条件投降原则,忽视了日本国家结构的特殊性,只有天皇颁布诏书,即日本人所认为神圣的文件,才能让投降真正生效。”

而杜鲁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同意日本的条件,他认为:美国可以在保留天皇的同时,消除日本的好战精神

因此,1945年8月11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正式答复日本:“在投降后,日本天皇必须听从于盟国最高司令长官。”

而这实际上已经暗示日本,只要能接受美国派去的“太上皇”,便允许日本天皇继续存在。

而日本同样心领神会。

8月14日,裕仁天皇决定同意美国的条件,在第二天宣读通篇都没有“投降”二字的“投降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至此,美日两国的交易正式达成。

美国达成了和平占领日本的愿望,还成功欺骗了世界,让日本主动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国际上挣足了两面。

(签署投降协议)

而日本则保留下了天皇制,国家机器也得以保留,为战后维持国家稳定,实现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只是不知道罗斯福泉下有知,将作何感想。

举报/反馈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