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迎风口机遇!战略优势资源,产业链龙头强者恒强
稀土是国家战略性优势资源,可与其他材料合成各种性能优异、品种繁多的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
价格方面来看,稀土价格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正逐步回升,有助于稀土及磁材全产业链健康发展。
需求端来看,变频空调、消费电子、传统汽车、风电等传统需求有望受益于宏观回暖;新能源车、工业节能电机、机器人等新兴需求或将持续增长,叠加行业相关政策的支持,稀土产业链利润有望释放。#稀土#
稀土行业发展历程
2014年初,由工信部牵头主导的“1+5”全国大型稀土集团的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明确包钢集团、中国五矿、中铝公司、赣州稀土、广东稀土和厦门钨业分别牵头推进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到2016年,六大稀土集团组建完成,各个集团内部基本形成稀土产业链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并集中进行我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
2021年,为依法规范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生产经营秩序,有序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推动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起草了《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建立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指标管理制度,以及对六大集团进行稀土资源整合。
2021年底,中国稀土集团的成立,标志着稀土行业进入第二轮大整合时期。中国稀土集团与北方稀土形成南北呼应,塑造“一南一北”两大稀土集团的新格局。
2022年两批稀土开采、冶炼指标分配给北方稀土集团、中国稀土集团、厦门钨业和广东省稀土集团四大稀土集团。
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稀土大集团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中国稀土发展历程梳理:
稀土产业链
稀土产业链完整,从上游稀土矿到下游钕铁硼,中国已在稀土永磁全产业链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资料显示,稀土矿产量占比在60%左右,而在稀土冶炼分离、稀土金属冶炼、钕铁硼制造环节占比均在90%左右,即便是高性能钕铁硼,中国的产量占比也已经达70%+,目前来看我国已基本实现钕铁硼产业链自主可控。
根据美国能源部2022年2月发布的《稀土永磁材料供应链深度评估》,中国在采矿、分离、金属冶炼和磁铁合金制造四个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分离、冶炼和磁铁合金制造环节在全球市占率约90%,处于龙头地位,有绝对话语权。
稀土产业链增值结构中,下游功能材料深加工贡献超50%价值。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指出,稀土矿开采产业占整个产业链价值17%,冶炼分离为27%,稀土功能材料56%。
稀土产业链上游:稀土矿
上游稀土矿分布呈“北轻南重”格局。北方为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储量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
西部四川冕宁和山东微山两地的稀土矿以氟炭铈矿为主。
内蒙古稀土储量占全国稀土总储量的75%以上,是中国轻稀土主要生产基地。
国内稀土矿资源对比: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数据显示,从全球储量来看,2022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30亿吨,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35.01%),越南储量为2200万吨(占比17.50%),巴西储量为2100万吨(占比16.71%),俄罗斯储量为2100万吨(占比16.71%),四国总计占全球储量的85.93%,其余国家占比14.07%。
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
常见的永磁材料通常分为三类,即金属永磁、铁氧体永磁和稀土永磁,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和铁氧体永磁材料是当前主流材料。
其中,稀土永磁是稀土下游产值最高的应用领域,全球稀土消费量35%来自稀土永磁材料,占91%的消费价值。
近年来显著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工业等领域的高速发展。
烧结钕铁硼号称“磁王”,属于第三代稀土永磁,是当前综合性能最高的磁体,也是应用最广的钕铁硼材料。
钕铁硼永磁材料按其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三类,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烧结钕铁硼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15%;粘结钕铁硼产量4490吨,同比增长2%;钐钴磁体产量1490吨,同比增长14.6%。
国内专注于高性能钕铁硼的企业包括中科三环、宁波韵升、金力永磁、正海磁材、英洛华、大地熊、安泰科技、金田铜业、有研新材、银河磁体等,此外上游企业也在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布局高性能钕铁硼业务,主要为北方稀土、厦门钨业、广晟有色、盛和资源。产业链布局还包括横店东磁、宇晶股份、中钢天源等优质厂商。
随着稀土行业资源、技术不断向头部企业靠拢,稀土大集团的优势将日益凸显,提升我国稀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之下,稀土行业能建立起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提高我国稀土行业的企业化程度,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将重回稀土行业自身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