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会“峰值”几何?
G7峰会一连三天在日本广岛举行,这里有让人铭记二战被投掷原子弹的和平纪念场所,但是在这里举行的这次峰会却似乎难言和平。多重议题中,不少都充满着火药味,面对当前世界局势又一次地逼迫各方“选边站”,东道主日本还大大扩大了这次峰会的参会国范围,名单被形容为“长得不同寻常”,这次不同寻常的G7峰会目的是什么?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01
5月21日,为期三天的G7峰会结束。本次峰会达成了多项共识,发布了《G7广岛领导人公报》以及多个独立声明。主要聚焦点在对俄制裁、核裁军、遏制中国经济以及台湾问题上。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刘英:“从G7的领导人联合声明来看,涵盖的内容可谓丰富,不仅包括乌克兰、裁军、印太,还包括全球经济与金融贸易、气变,环境、能源粮食安全、人口健康、教育科技、地区安全方方面面含及60多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张腾军:“这次G7峰会日本作为主席国,主要涉及到G7集团相关的元首,共同坐在一起来探讨一些对于这七个国家最重要的、最具有战略性的一些议题。虽然日本站在前面,但实际上它的很多议程的设置是有非常强烈的美方考虑在里面的。”会议发布了《七国集团首脑有关乌克兰的声明》,让俄乌问题成为最主要的关注点。国际问题专家 杨希雨:“如果说中国问题是美国的心脏病的话,俄乌冲突就是美国的火烧眉毛,所以说不管中国问题如何重要,俄乌冲突肯定是G7要讨论的最紧迫的话题。”泽连斯基原定线上参会,但19日,突然放出消息,他将要到场广岛G7峰会,并参加21日的讨论。此时,正是乌克兰春季大反攻的关键时期,泽连斯基的突访也带着明确的诉求。国际问题专家 杨希雨:“一方面是要钱要武器,另一方面就是想要进一步的对俄罗斯进行施压,封锁住俄罗斯的经济来源,想要在经济上绞杀俄罗斯。”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乘坐法国政府专机抵达广岛,刚下飞机,他就发了推特:“日本,G7,和乌克兰的伙伴与友人们的重要会议,为了我们的胜利,需要更进一步的合作及安全。今天将离和平更近一步。”在广岛,泽连斯基与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在内的与会首脑见面会谈。他此行的诉求,也基本得到了满足。《七国集团首脑有关乌克兰的声明》中提到“我们再次承诺提供乌克兰所需的财政、人道主义、军事和外交援助,无论需要多长时间。”乌克兰将获得由G7提供的F16战斗机,以及飞行员培训。同时,乌克兰还获得了财政支持。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王冲:“在乌克兰问题上,他们会形成一个一致的结论,就是坚定地支持乌克兰,虽然美国因为自己的债务问题给钱不一定像以前给的那么多,但是在乌克兰问题的原则性上他们会达成一致。”眼下,俄乌冲突僵持不下。泽连斯基的突访,进一步夯实了G7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七国领导人在峰会中表示,“实施进一步的制裁和措施,以增加俄罗斯和那些支持其战争努力的国家的成本”,以“让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挨饿”。会后声明布了对俄罗斯的一揽子制裁计划。包括切断来自俄罗斯和其它国家的大约 70 家公司对美国的出口。宣布对个人、实体、船只和飞机实施 300 项制裁。同时,提到了希望北京“敦促俄罗斯停止军事侵略,并立即、完全和无条件地从乌克兰撤军。”国际问题专家 杨希雨:“这个具体措施已经不太值得一条一条列出来了,因为它的边际空间很小。从去年到现在美国搞了很多轮制裁,欧盟也搞了差不多10轮。这十轮制裁,能用的措施基本上已经都用了。没用的,要么就是效果很一般,要么就是真的不能用。”02
G7加码制裁俄罗斯,让俄乌冲突的和平曙光,遇到了新的障碍。东道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一直试图在广岛峰会上推动“无核化”,并将和平作为峰会理念。峰会举行当天,岸田文雄夫妇还在和广岛平纪念公园,迎接到访的各国元首。G7首脑以和平的名义,在这里献花纪念。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于核战争的担忧在世界不断蔓延。美国人曾说,在常规战争范围内,永远不会出现一个核大国被彻底打败的场景。国际问题专家 杨希雨:“现在国际上热议的就是一方面俄罗斯的核战略打击部队处在最高级别的状态。俄乌冲突就存在着越来越令人担忧的会升级为核冲突的风险。而另一方面英国也准备用贫铀弹、‘脏弹’。因此现在如果一定要谈核武器,最应该谈的是现有的核军备。核裁军是一个谈了很多年的话题,那是一个人类的美好追求,但是现在有比核裁军更加紧迫的话题——核武库的使用问题。”事实上,会后的声明也寥寥带过了核裁军问题,G7领导人表示:“要实现我们理想的世界,需要全球努力,无论道路多么艰难,我们将致力于从严酷现实走向理想世界。“但会议没有做出任何具体承诺。本次峰会首设“印太”议题,这一战略在过去几年被频频提及。为此,日本史无前例地扩大了本次参会国名单。除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欧盟等传统G7成员国外,日本还邀请了巴西、澳大利亚、科摩罗、库克群岛、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和越南。国际问题专家 杨希雨:“赞同、支持、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的国家,在这个标准之下,日本邀请进来的,首先就是价值观跟美国有相似或者趋同的。第二,就是突然加入的乌克兰,以及努力挤进去的韩国,都在不同的热点问题上,都要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刘江永:“这次为什么让一些全球南方的国家参加,就是让这些国家也认同它的印太构想,并且制定国家战略,来进一步对冲‘一带一路’,同时对中国形成更大范围的安全方面、军事方面的威慑。”受邀的八国,各有身份背景。越南是新兴经济体,巴西是今年G20的轮值主席国,同时也是金砖国家组织成员,它最后一个回应了日本首相的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张腾军:“比如说澳大利亚,它本身就是西方联盟的重要成员,也是重要的发达国家,日方显然是为了进一步的团结澳大利亚,尤其是加强与南太地区的联合。这里也涉及到库克群岛,它是太平洋岛国的主席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印度是今年的金砖主席国,印尼是今年的东盟主席国。还有科摩罗是非洲联盟的主席国,所以这一系列的安排,其实还是日方希望通过G7峰会来进一步提升,它在西方阵营,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在新兴市场,在广大的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的影响力。”在印太战略下,中国作为主要关注点,也在峰会中被重点讨论。早先的部长级会议中,台海问题与中国的“经济胁迫”就曾被多次提及。在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更是关键议题。03
广岛G7峰会发表的声明等文件,炒作涉华议题,在声明中,G7称反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化”。
对此,中国外交部严正回应,七国集团口口声声称维护台海和平,却绝口不提反对“台独”,这实质是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其结果只会对台海和平稳定造成严重冲击。除了涉台问题,七国领导人最关心的莫过于中国不可忽视的经济势头。据世界银行报告,过去十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G7的总和。既想要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又在全球产业链中无法离开中国,矛盾摆在了各国领导人面前。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刘江永:“美国要求这些国家,特别是在芯片领域对中国实行封堵,要人为的把世界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产业链进行切割,垄断芯片以及其它和各个产业相关的产品技术,导致这些国家和中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些国家的一些经济界人士,企业家,其实对此忧心忡忡。”在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上,显然不同立场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想法。日本和英国紧跟“老大”美国的步伐,欧盟国家却持有保留意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张腾军:“以法德为首,它们更强调的是欧洲的战略自主,更强调的是欧洲不应该作为大国博弈的棋子,而要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来发挥作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马克龙一直在讲,不应该跟着美国走,尤其是在中美关系中不应该选边站队,不应该贴靠美国,这其实是法国方面长期以来的想法,这也是反映了欧洲许多国家的心声。”G7内部的制衡更多地体现在了会后声明中。声明提到,希望降低对中国的贸易依赖,降低各国在关键供应链上对中国的依赖,但不想与中国脱钩。七国领导人表示,不想伤害中国,不想阻挠中国的经济发展,呼吁与中国大陆维持稳定且有建设性的关系。“一个按国际规则行事的增长中的中国将符合全球利益”。G7峰会召开期间,广岛和平纪念公园附近就不断有民众抗议。人们高喊“七国集团才是战争元凶”。这些反对声音,对七国领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G7峰会每次举办,都会遭到举办国民众的抗议。G7的前身,是七十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与西德、英国、法国财政部长讨论应对危机策略,举行的非正式会议。后来,随着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加入,七国集体的架构正式形成。并且形成了每年固定举行会议的峰会模式。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刘江永:“它是西方几个发达工业国家研究如何稳定自己的经济,以及讨论世界主要经济议题的组织。开始不是一个政治安全的平台,到了1983年是第一次把政治议题也纳入到西方七国的讨论范围,这主要是当时日本的首相中曾根康弘针对欧洲裁军的结果,担心影响到日本的安全。把这个问题提到了1983年的西方七国峰会上。”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落下帷幕。由七大工业国组成的G7集团,成为了地球上最富裕的国家集团。仅1991年,G7的GDP份额,就占到全球GDP总和的66%。此后,七国集体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19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从此,G7变成了八国集团。全球治理也成为历年会议的重点话题。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王冲:“G7成立以来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一个就是2008年经济危机,当时经济危机那么严重,G7其实没做成什么来稳定整个国际金融。新兴经济体的加入,后来才有了G20。G7它们发现有些问题它们解决不了,因为这个世界的问题太复杂了,尽管它们的GDP占世界的一半,但是还有那么多其他国家,它们的经验不能适用于全球。后来G7派生出G20,G20成为一个国际主导力量,对G7的重要性是一个重大的改变。”随着G20逐渐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八国集体的影响力就开始逐年下滑。2014年3月,俄罗斯因为克里米亚问题,被八国集团冻结了成员国资格。当年,原本由俄罗斯主办的八国集团索契峰会,也改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G7架构再次形成。到特朗普上台后,G7的威望跌到谷底。几乎所有美国的盟友,都对G7失去了信心。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刘江永:“像默克尔,德国的领导人,还有欧盟的主席都重视经济,相互依存,某种意义上他们对中国也好,对俄罗斯也好,并不是那么咄咄逼人,但是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2021年,民主党籍的拜登拿回总统宝座,不断退圈的美国也开始找回盟友,重新整合。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王冲:“俄乌开战成了一个催化剂,G7也是这个状况。本来大家各怀心事,但是因为要共同援助乌克兰,要共同对付俄罗斯,要共同谋取自己的利益,所以G7现在明显是在拜登时期比特朗普时期更团结了。”04
重新整合的G7,虽然再次聚到美国身边,但早已没有当年的风采。截止到2021年,G7的GDP份额,已经下降到的44%,不到全球GDP的一半。曾经不可一世的富国俱乐部,逐渐变成了美国的后援会和朋友圈。原本,拜登有七天的行程,将于峰会后去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访问。此时,美国深陷美债危机的困扰,悬而未决的债务上限问题在美国两党间争执不下。为了尽早回国处理债务问题,拜登缩短了亚太行程,在峰会结束当天即返回美国。这让本来期待拜登到来并筹备半年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失望不已。《华盛顿邮报》指出,拜登取消部分亚太行程显示出美国国内的功能失调继续破坏外交协议。国际问题专家 杨希雨:“这次澳大利亚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心里有好多懊恼,接待美国总统来访不是一般的准备,拜登只要一出访,整个团队有3000多人以上。澳大利亚我设想还可以,巴新那国家接这大盘子真有点吃力,从通信到安保,从运输到军事,各方面都准备好了,但是对方又没来。对战略信心是产生什么影响呢?美国连自己家里的事都搞不清楚。这不是澳新的苦恼,这是整个美国在印太的伙伴们的顾虑。”未能访问澳大利亚,拜登只能在峰会的最后一天与日印澳四国机制成员举行了会谈。又单独找日本和韩国开三边会谈,力图巩固印太同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张腾军:“现在7国集团具有高度美国主导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是美国领导之下的团伙,显然它就会有意无意的去推进美方的相关议程。所以这些年来,其实七国集团的影响力在不断的下降,甚至在一些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上,7国集团已经难以发挥它有效的声音了。由于它是这样一个比较排他的集团,导致诸多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认同G7的影响力,或者说不愿意听从他们的指令。”先于G7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决心以发展促安全,而G7的发达国家曾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中赚得盘满钵满,这次反倒高喊起“经济胁迫”,不免让人感觉到历史的讽刺。这次G7峰会宣称不忘和平,但一些分析却认为它越来越像“经济版的北约”,当中超出边界的过度政治化的议题即使是在G7的西方富豪俱乐部内部都有争议,对地区和全球来说则更是引发深深的不安。制片人:宋阳编导:夏莎编辑:王津捷今日视频推荐:大家都在看·未获征召心结难解?郭台铭赴日散心返台,或暂时不会与国民党接触·港专家:香港此轮新冠确诊已见顶,很多人一生会不断重复感染·拜登:七国集团达成共识,无意与中国“脱钩”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