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微 : 爸爸的民国恩师,你们可好?
(年轻时代的黄一龙先生)
“几幅题词的内容,我从小到老记在心里。而一看那些熟悉的笔迹,几位老师的音容笑貌,也立刻浮上心头。” 吕济川先生、锺翰先生、卢剑岑先生、刘骏达先生……
作者:黄微
我翻箱倒柜找到这几张残缺的纸片,原来是我爸爸的中学老师给他的题字。第一幅是物理老师写的;第二幅是国文老师写的,一个中学语文老师,还是前清秀才!第三幅是数学老师写的。
我在想,是不是国民党的那个时期,不重视人才啊?现在的语文老师能写得这么好的字都不多见了,还是理科老师能写这么好的字!这么高级的人才去教中学?轮到现在,是不是应该是博导了?!
问到这个问题,84岁的父亲,书面写了很长的文章以怀念他的老师:“几幅题词的内容,我从小到老记在心里。而一看那些熟悉的笔迹,几位老师的音容笑貌,也立刻浮上心头。”爸爸读的学校叫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公立学校“文翁石室”传承下来的千年名校。
[ 吕济川先生 ]
吕济川先生,教物理教员兼初中部主任,山东人,“日寇侵华山东沦陷,他和太太在流亡途中失散,先生只身辗转来到成都教我们。及至抗战胜利,裹着小脚万里寻夫的妻子终于站到夫君面前。”我爸爸说,知道这个故事时,“我们这些幼稚娃娃才从这位目不识丁的师母身上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伟大的爱情。”
(中学物理老师吕济川先生题字)
[ 锺翰先生,前清秀才 ]
国文教员锺翰字紫沧,前清秀才,本事了得;说他不算名人也不妥当,因为成都武侯祠里诸葛亮殿的大门两旁,至今尚挂着他撰写的一副对联:“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注:习凿齿,东晋史家,所著《汉晋春秋》叙事以蜀汉为正统。此联喻后代均如习氏一样推崇蜀汉丞相诸葛亮),署名“鹃城锺翰”(四川郫县,锺先生的籍贯)撰联而悬诸葛殿,名莫大焉。我爸爸说他带着客人游览武侯祠时总会在殿前指着他写的对联说:看,这是我的老师写的!用先生“显”学生呢!”
(中学国文老师锺翰先生题字)
[ 卢剑岑先生 ]
卢剑岑先生,数学教员,是训导主任,竟然是带领学潮的人!
(中学数学老师卢剑岑题字)
我问,那他们以后呢?
我爸爸说,他记得的是他们在接受改造以前的形象。他们同所有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一样,在进入新社会以后开始被当作“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尔后又干脆划入资产阶级队伍和老板们一起接受“利用限制改造”。三位老师任教的,究竟只是普普通通的中学,不算“著名”的什么,他们被新政府一再改造以后是何下场,已无从查考;他记得的是和现在的研究者介绍的民国学界很多著名人物一样,亲切和正直,当然也博学和敬业的形象。
我想爸爸的这三位恩师如果看到他们的学生的孩子在夜以继日地写着文稿,在这幼稚的文稿里,也有他们的一撇,他们一定会慈祥地笑了,暖暖的,他们定会这样告诉我:我们安然了,放心吧,不管风雨再不再来!
[ 刘骏达先生 ]
在我小的时候,几乎每年都去十二桥烈士墓园去给一位“刘骏达”送鲜花。爸爸说,那是他的老师,被国民党活埋了的。我一直不知道,他做了什么要被活埋?
看了《随笔》2015年第四期爸爸的文章后才知道。
“那时内战已经打到最后关头,共产党领导的文武两条战线,人民解放军打赢了淮海战役,正在准备渡江;在各大中城市已于头年实行‘疏散隐蔽、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地下党在首都南京则策反各江防要塞的将领,即将促成大军顺利渡江、首都南京和平解放。
“而在远处西南的成都,此时忽然在大中学校里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罢课运动。
“起因乃是连年内战下经济濒临崩溃,特别是在长期通货膨胀后已经耗尽储蓄的教员们,又不断遭受拖欠薪金的折磨,于3月中旬开始“请假”要求补发欠薪,进而激起学生的支持,形成规模巨大的罢教罢课。”
热情支持这次运动的有两个老师,一是卢剑岑先生,数学教员;二是刘骏达先生,历史教员兼级任老师(班主任)。
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卢剑岑先生,是训导主任。而训导主任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都是和学生作对的,可是这位老师却恰恰是个有独立思想不买“党和政府”帐的人,他对我爸爸的训词“不遭人嫉是庸才”其实正是他的自况。
爸爸写道:“卢剑岑先生是数学教员,他从初中教到高中都教我的数学。”“那门学科讲究‘假设/然则’、‘∵/∴’(因为/所以),只认逻辑,不认权威;接近于毛主席提倡的‘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了。这点学问,虽然几乎害我一生,我仍不以为悔,反以为荣。”
就在内战造成的生活困境下,先是四川大学教师于1949年3月14日罢教,接着成都公立中学教师于18日集体‘请假‘,要求补发欠薪、增发食米、按薪资标准折发银元。卢先生作为学校教师代表自然参与其事,且在向教育厅请愿时当众面斥接谈官员。教师的行动立即引发学生的支持。继川大学92个学生团体成立“尊师运动大会”之后,石室中学、省女中、省女师等18所公立中学学生自治会也联合成立“尊师运动委员会”,上街宣传、募捐,组织义卖、义演,去官府静坐、请愿,还于4月17日在少城公园举行“尊师大会”,参加者上万人。
爸爸那时16岁,参加了同学们所有的这些活动,并成为该校尊师会文书股的成员,被推主编十八校尊师运动委员会的会刊《尊师快报》,自集稿自编审自刻蜡板天天报道运动进展。参加这次运动的还有我认识的和蔼可亲的几位叔叔:吉铁肩、陈远谋、曾伯炎、蒋先进、曾宪治等等。
最后的结果是,老师被抓,同学和老师们积极声援,4月24日当局派出大批武装警察包围学校,以机枪一挺封锁校门,强迫复课,“否则予以解散”。罢课由此被迫结束。但是学生和老师的声援越来越猛烈。最后,6月23日当局放了卢剑岑老师、刘骏达先生的妻子,女师教员马力可先生也因怀孕假释出狱。而作为中共党员的刘骏达先生终于未能获救,于12月7日与其他34名革命志士遇害于成都十二桥。
六十七年后的今天,我说,爸爸,你们还是很有成就啊,放出了这么多人出来!他非常遗憾的说:我们当年矢志救助恩师的热望和努力,仅仅实现了一半!刘骏达先生他是共产党的身份是被人告密了的。”
青春,容易被点燃的岁月被埋葬在那里,骏达先生死了,而我们活着——这就是历史。
(1956年 黄一龙,23岁,成都市团委宣传部长)
[ 黄一龙自述 ] 黄一龙,1933年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四川华阳。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前随教书的父母逃难回老家。长大后不安分,参加学生运动,从此接受中国共产党争自由争民主的教育,至今念念不忘。上世纪50年代奉调从事青年工作,旋在青年团成都市委宣传部长的任上被划为右派分子,和工农结合22年。“改正”以后进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编研当代地方史,当过该院研究所所长、编审,编写过一些四川当代历史著作。又不安分而写杂文,有文集《希望断想录》《中国人的梦》《黄一龙阅世美文》《我的中国胆》《老问题闯新世纪》等问世。
黄微Jamina 川报观察特约作者。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专栏作家。
欢迎转发、转载。转载时请保留署名原文照登。无需征得作者授权
该稿已在亚洲最大的华人网“凯迪网”上首发。UC头条大鱼号、新浪微博、原创基地、一点资讯等知名网络上将陆续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凯迪网”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